簡介
晉攻前秦之戰,東晉永和十年(前秦皇始四年,354年)二月至六月,東晉征西大將軍桓溫率軍進攻前秦(都長安)的戰爭。
經過
永和十年正月,東晉中軍將軍、揚州刺史殷浩因北伐失利被廢為庶人,朝中大權盡落桓溫之手。二月,桓溫親率步騎兵4萬從江陵(今屬湖北)北上;水軍從襄陽(今屑湖北)沿沔水入均口(今湖北均縣西),至南鄉(今河南淅川東);步兵從淅川趨武關(今陝西商洛西南丹江北岸);命梁州刺史司馬勛由梁州(今陝西安康西北)出兵子午道(自今陝西安康穿秦嶺至長安縣子午鎮)北進,合擊秦軍。三月,桓溫先頭部隊攻克上洛(今陝西商州)和青泥(今陝西藍田南),俘秦荊州刺史郭敬,司馬勛攻掠秦之西邊部分地區。前涼秦州刺史王擢也舉兵回響,進攻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
東晉大軍壓境,秦帝苻健派太子苻萇、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碩率軍5萬屯於蟯柳(今陝西藍田縣南)抗擊東晉軍。四月,桓溫率軍在藍田(今屬陝西)與秦軍交戰。苻生驍勇善戰,單騎突陣十數次,殺傷東晉將士甚眾,桓溫督眾力戰,擊敗秦兵;將軍桓沖在白鹿原(今陝西藍田西灞河、產水之間)又敗苻雄軍。桓溫軍邊戰邊進,進抵長安城東灞上(今陝西西安市東北)。
苻萇退守長安城南,秦主親率6000老弱堅守長安小城,悉發精兵3萬,派大司馬雷弱兒等與苻萇合兵共拒桓溫軍。長安城外的三輔郡縣紛紛投降桓溫。關中百姓牽牛擔酒,歡迎東晉軍。是時,順陽太守薛珍力勸桓溫進軍長安,桓溫不從,貽誤戰機。前秦適時組織反攻,苻雄率騎兵7000在於午谷襲敗司馬勛軍,司馬勛退守女媧堡(疑今陝西秦嶺北麓戶縣或周至縣)。
五月,王擢部克陳倉,殺秦扶風內史毛難。苻雄率軍在白鹿原大敗桓溫,斬東晉士卒萬餘人。此時東晉軍糧食緊缺。桓溫指望關中麥熟補充軍糧,但秦人堅壁清野,已將小麥割完,使桓溫軍糧秣供應困難。六月,桓溫被迫撤軍,隨軍遷徙關中3000餘戶百姓。苻萇等緊隨追擊,桓溫屢敗,及至潼關時,逃亡及戰死以萬計。苻雄等於陳倉擊敗司馬勛、王擢之兩部軍,迫其分別逃往漢中(今屬陝西)、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北)。九月,桓溫還至襄陽。
點評
此戰,桓溫軍初期取勝,但在相持階段,猶豫觀望,加之糧秣供應不足,最終失利撤軍。
晉朝戰爭列表
涼州之戰 | 晉滅吳之戰 | 八王之亂 |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 | 陳敏反晉之戰 |寧平城之戰 | 杜弢起義| 襄國之戰 |幽州之戰| 長安之戰 | 滎陽之戰 | 浚義之戰 | 棘城之戰 | 趙平大秦之戰 | 晉平蘇峻之戰 | 洛陽之戰 | 晉平成漢之戰 | 前燕滅冉魏之戰 | 晉攻前秦之戰 | 魯口之戰 | 廣固之戰 | 野王之戰 | 晉攻前燕之戰 | 前秦滅前燕之戰 | 呂光攻龜茲之戰 | 淝水之戰 | 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 | 大界之戰 | 杏城鎮之戰 | 北魏滅劉衛辰之戰 | 呂光攻西秦之戰 | 後燕滅西燕之戰 | 參合陂之戰 | 北魏攻後燕之戰 | 孫恩起義 | 盧循起義 | 覆舟山之戰 | 劉裕擊桓玄之戰 | 劉裕滅南燕之戰 | 劉裕滅後秦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