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姓

陡陡、阧,讀音作dòu(ㄉㄡˋ),亦可讀作tóu(ㄊㄡˊ),但不可讀作dǒu(ㄉㄡˇ),陡姓是中國百家姓之一,姓氏起源較為悠久。

姓氏淵源

姓氏---源於偃姓

源於偃姓,出自春秋時期軫國陡崗鎮,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陡崗,指今湖北省澴水西畔的陡崗鎮,為古軫國的一個軍鎮,距孝感城十五公里,南與臥龍鄉相連,北與孝昌縣白沙鎮相接,東與肖港鎮、朋興鄉隔河相望,西與雲夢縣伍洛鎮、吳鋪鎮毗鄰。

軫國,為偃姓國,國君為皋陶的後裔。在春秋時期的周惠王姬閬二十年(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5年),軫國被楚成王羋頵派大軍所滅,其地歸於楚國,陡崗從此成為古老的楚國雲夢文化故鄉之一,有“孝南西北門戶”、“雲孝要衝”之稱。

陡崗又名陡崗埠,始建於明朝中葉,因是當時南北水運商船停泊的重要碼頭而得名。鼎盛時期,陡崗埠商家雲集,貨船如織,市場活躍,經濟繁榮,有“小漢口”的美譽。

古軫國滅亡後,有故國軍民以原住地陡崗為姓氏者,稱陡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該支陡氏讀音作dòu(ㄉㄡˋ)。

姓氏---源於地名

源於地名,出自秦朝水利工程靈渠陡門,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陡門,是桂北地區著名秦朝水利工程靈渠入口處,故名。其地處湘江與灕江分水而形成的巨大“人”字的右夾角。靈源山下,海洋河邊,一片平地,是靈渠主體工程集中的地段,在兩千二百餘年前,修渠三將軍曾設工程指揮部於南陡口。

靈渠,古名秦鑿渠、靈渠、陡河,近代又稱作湘桂運河、興安運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東北六十公里處興安縣境內,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並稱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郭沫若稱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靈渠分南北二渠,北渠流入湘江,經界首、全州進入湖南洞庭;南渠經嚴關、溶江,進入灕江,可經珠江達南海。它與四川的都江堰,陝西的鄭國渠並稱為秦朝時期三大水利工程。靈渠全長三十七公里,建成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靈渠設計科學,建造精巧,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灕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是中國古代水利建築中一顆璀璨的明珠。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的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準南子·人間訓》中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國在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對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地區的百越發動了大規模的“統一百越”之軍事征服活動。秦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唯獨在兩廣地區苦戰了三年仍毫無建樹,原因不僅是推進的秦軍遇到了越人的頑強抵抗,“三年不解甲弛駑,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而且廣西地區複雜地理導致秦軍運輸補給供應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證交通補給成了這場戰爭的成敗關鍵。

於是,秦始皇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命監御史祿督率士兵、民夫劈山鑿渠,史祿通過精確計算後,經過五年努力,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終於在興安地區開鑿了靈渠,奇蹟般的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線了起來,從而使秦軍援兵和補給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推動了桂北戰事的發展,迅速統一了整個嶺南,之後設定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這三個郡制,最終把嶺南廣大地區正式劃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壯舉起到了重要作用。

靈渠水利樞紐工程雖然簡單,但所有設計和施工的參與者皆忠誠守責,精細嚴謹地開鑿每一塊石料,榫接每一道石縫,才使靈渠的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長期風雨的侵襲、流水的衝擊,以至歷經兩千二百多年而屹立不朽。靈渠能夠保存到現在,除了它自身的堅固之外,顯然還與一代代人對它的精心保護分不開。

靈渠上的陡門,亦稱為斗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船閘,是又一個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建築史上的驚世之作,它對世界水利航運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實際上,靈渠的陡門要先於巴拿馬運河和伏爾加-頓河運河的水閘上千年,是世界“船閘之父”。清朝學者陸綸在《陡門口號》中描述:“陡門彎彎三十六,二水湘漓一派分”,說明當年靈渠有三十六座陡門。陡門最早的記載見於唐寶曆初年(公元825年)大臣李渤主持重修靈渠時,初為竹木結構,到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由魚孟威主持修渠時改為“悉用堅木排豎”,遲至明朝初期,才改為石結構。靈渠陡門,是使船隻在水淺流急的運河上航行的一項創造,是中國古代一項極為科學的工程設施,靈渠因此又稱之為“陡河”。

相傳在當年修築好靈渠後,秦始皇特別恩準一個季姓軍官帶著隨從士卒、家眷們在靈渠入口的第一座陡門“南陡口”安居下來,世世代代守護著靈渠以及三十六座陡門。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陡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陡氏、門氏等。該支陡氏讀音作dòu(ㄉㄡˋ)。

姓氏---源於姬姓

源於姬姓,出自唐朝時期郇國公韋陡,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陡,即阧。唐朝時期“陡”、“阧”二字通假。

韋阧,一稱韋陟,字股卿,公元697~761年,京兆萬年人(今陝西西安)。韋阧是唐朝開元盛世時期的著名大臣,在唐開元中期世襲郇國公爵位,累授吏部尚書。

史籍《舊唐書》中記載:韋阧為人風格方整,善文辭,書有楷法,一時知名士皆與游。韋阧常以五采箋為書記,使侍妾主之,其裁答受意而已,皆有楷法。韋阧唯署名,自謂所書阧字若五朵雲,時人慕之,號郇公五雲體,並奉楹聯為“紅袖書箋,五雲散彩”。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韋阧制加皇子榮王以下官爵,與張九齡等十三人各寫告身以進,使唐玄宗李隆基大悅。

由於出生於官宦世家,韋阧憑藉父兄的權勢而平步官場,在政績上雖無什麼建樹,但對飲食卻十分有研究。他窮奢飲食,竭力找尋和發明美味飪食,因此被人們稱為“郇公廚”、“郇廚”。在韋阧家的廚房裡,山珍海味無所不有,時人云“人慾不飯筋骨舒,黃線項人郇公廚。”

一日,韋阧想吃既酥又嫩的雞肉,便命家廚立即烹製。第一位廚師絞盡腦汁想出一種烹酥雞之法,先清煮再油炸。韋陡品嘗後覺得沒達到酥嫩的口味標準,大為惱怒,於是命家丁將廚師重打五十大板。之後韋阧再命另一廚師烹製,這名廚師採用先煮後蒸,再油炸的方法烹製,雖達到了酥嫩的要求。但由於經過三道烹製工序,雞已骨肉分離成了碎塊。韋阧見雞不成形,認為是廚師先偷吃過了,不容分說便又命人將廚師活活打死。

攝於韋阧的淫威,廚師不得不繼續為其烹飪。第三位廚師心想前兩位受害於雞不酥和雞不成形、他苦苦思索後,把雞綑紮起來,然後先煮、後蒸,再油炸,雞不僅香醇、酥嫩,而且雞身完整,形似葫蘆,形美味佳,韋阧這才滿意。

以後,這種雞肉的烹製方法傳入民間,人們就稱之為“韋阧家雞”、“長安葫蘆雞”、“囫圇雞”、“郇公香酥雞”,並一直流傳至今。

在“安史之亂”時期,韋阧跟隨唐玄宗倉皇出逃至四川,並在四川亡故。當時居於郇鄉(今山西臨猗)未及逃走之家眷後裔中,有人取韋阧的名字為姓氏,稱阧氏,後有寫作陡氏者,讀音作tóu(ㄊㄡˊ)。

郡望堂號

郡望

江夏郡:西漢高祖時設定,治所在安陸(今湖北安陸),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安陸市、鍾祥縣、潛江市、鈣陽縣東部,以及河南光山縣、新縣西部、信陽市東部、淮河南部一帶地區。三國時期的曹魏、孫吳各置江夏郡:吳國孫權在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廬陵三地設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帶地區;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雲夢西南)。西晉滅吳後,還治舊地,改為武昌郡。南北朝時期宋國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兩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安陸郡:安陸置縣始於戰國中期。南北朝時期的宋國孝建元年甲午(公元454年)置安陸郡。唐朝時期改郡為州。宋朝時期改州為府。明、清兩朝時期為德安府安陸縣,辛亥革命以後歸屬江漢道。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9年己亥屬武漢市,1961年辛丑復屬孝感專區,1970年庚戌屬孝感地區。1987年丁卯9月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7]154號)撤銷安陸縣,設立安陸市(縣級),以原安陸縣的行政區域為安陸市的行政區域。

堂號

江夏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