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阿蘭·羅布-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
生辰:1922年8月18日--2008年2月18日
籍貫:法國布勒斯特
職業:作家
星座:獅子座
其他譯名:
阿蘭·羅布·格里耶 /阿蘭·羅伯-格里耶
個人生平
阿蘭·羅布-格里耶1922年生於法國布勒斯特,就學於巴黎,是法國“新小說派” 代表作家之一。 羅伯-格里耶1922年生於法國西部重要港口城市布勒斯特,他之所以踏上文學創作的生涯,實系偶然。青年時代,他在巴黎農藝學院求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他在農學院畢業,取得農藝師的稱號,隨後在全國統計院謀生,1949年進入生物學研究機構工作。50年代初,在法屬殖民地果品柑橘學院擔任農藝師,先後在摩洛哥、幾內亞和拉丁美洲等地從事熱帶果木種植栽培的研究工作。1951年,他得病於非洲,在歸國途中,突然萌發了從事文藝創作的念頭。他的第一部小說《橡皮》,就是在從非洲返航的輪船上開始構思、創作的。自1955年起在法國午夜出版社擔任文學顧問,專心致力於文藝創作。羅伯-格里耶的文學創作是嘗試性的、全新的,他主張對傳統小說的揚棄,多少受到當時出現的一些存在主義小說的刺激,也不無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但當評論界列舉西門農、卡夫卡、格雷厄姆.格林等人的名字時,作家卻否認這些聲名顯赫的教父式人物對他有什麼影響。他只是自由自在地、不受約束地追求自己的創作道路。在羅伯-格里耶出任午夜出版社顧問的同年,他發表了第二部小說《窺視者》 。這部書獲得1955年度的“批評家獎”,從而使作者羅伯-格里耶名聲大振。
1957年,他的第三部作品《嫉妒》誕生了,這部作品較之前兩部,新小說的特徵更為明顯。作品中的一切事情都是在一個內心蘊藏著某種激情的人的目光下進地的。這雙窺視的眼睛在觀察、分析、記記錄,在猜測、推理、想像一樁似是而非的姦情。最終,這樁姦情是實有其事還是無中生有,讀者仍然無從知曉。儘管小說的主題是心理分析的一種更新,卻由之達到了一種失去人性的小說的境地。羅伯-格里耶的文學主張並非一下子就成熟的。正如他自己所說 :“我已經發表的三部作品與我對於未來小說的理論觀點之間,只有泛泛的一致。”準確些說,這三部小說正好畫出羅伯-格里耶探索的軌跡,或者說它們是按照時間的順序,漸漸地與那種“未來小說的觀點”趨於一致的。《橡皮》與《窺視者》中的人物還是有名有姓的,而《嫉妒》中的主角卻只剩下一個“A”,甚至成了一個影子(敘述者)。如果說前兩者還以比較完整的情節的話,到了《嫉妒》中,情節便完全解體了,而且呈現現了一種很平滑的迴旋結構。作品的客觀性與喑示性也在《嫉妒》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連書名也是一語雙關的。
《在迷宮裡》(1959)是羅伯-格里耶50年代的最後一部小說,作品描寫一個從軍中逃走的士兵退隱後的歷險生涯。他在一座埋在積雪下面的城市迷了路,在一個街口轉角處偶然地被一梭子掃射過來的子彈打死。這部小說把程式攤進到荒誕的地步。其描寫之極其細緻入微和無比精確一點也不能把關於主人的心理、關於他想走出“迷宮”的願望或他害怕倒斃在城內的恐懼告訴我們。羅伯-格里耶為了打破讀者追求“真實”和意義的閱讀幻覺,在前言中告誡道:“這個敘述是一種虛構,不是一種見證。本小說中涉及的是純粹物質意義上的現實,也就是說它沒有任何寓意。讀者在這裡要看到的僅僅是書中寫到的事物、動作、語言和事件,不必費心在自己的生或自己的死中給它們加上既不多也不少的含義,”(羅柏-格里耶《<在迷宮裡>前言》)這種寫作方式對傳統現實主義文學觀的打擊是致命的,小說不再是對現實的再現,而是自我指使的語言遊戲,是寫作過程不斷的自我反射;不是語言表征現實,而是語言構造了現實,現實在這裡遵循的不是自然的邏輯,而是寫作的邏輯。
進入60年代以後,羅伯-格里耶的風格出現了某種變化。物的地位降低了,人物形象變得清晰了,色情與暴力的場景取代平淡冷漠的瑣事描繪。這位革新家似乎要離開自己的“新小說”,去探求另一種新小說。這一階段的主要作品有《幽會的房子》 (1965)、 《紐約革命計畫》 (1970)、 《一個幽靈城市的拓撲結構》 (1976)等長篇小說、以及短篇小說集《快照》 (1962)。同時,羅伯-格里耶開始熱衷於電影事業,於1961年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去年在馬里昂巴德》,並由著名導演阿蘭?萊斯尼攝製成影片,在第22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劇本描寫了一個少婦在某地休養,與一陌生男子相遇,男子堅持說他倆曾經相識,並約定今年在此相見,最後女方確認此事。作品中現實生活客觀的確切性也完全消失,整個事件呈現出出了不可理解的性質。此外,他自編自導的影片《不朽的女人》 (1963)曾獲得路克電影獎。重要的電影小說尚有《跨躍歐洲的快車》、《伊甸園及其以後》等等。
在新小說的理論建樹方面,羅柏-格里耶也卓有成效。1963年出版了他的文藝評論集《走向新小說》,其中《未來小說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義與悲劇》這兩篇文章,被認為是法國新小說派的理論綱領。在《未來小說的道路中》,作者一開頭就借用娜塔麗.薩洛特的一句話作為自己論述的核心命題:“小說被貶為次要的藝術只是因為它固守過時的技巧。”他接著說道,小說藝術正在衰落 ,20世紀業已過了大半,今天唯一流行的仍然還是巴爾扎克的小說觀念,這便是世界文壇的現狀。為此,他主張捨棄傳統,從小說觀念和小說技巧方面努力革新與開拓。作者提出的這些觀點,在當時就引起激烈的爭論,整個評論界幾乎異口同聲的反對,許多懷有善意的讀者也紛紛提出異議,即使是知交也都有所保留,認為羅伯-格里耶的理論行之過遠,操之過急。兩年後他又撰寫《自然、人道主義與悲劇》一文,據理力爭,進一步闡明了他的藝術觀點。作者首先針對“世界,是人”這種傳統觀念,提出了人與物分離的新見解,確認一部“非人的”小說存在的價值標準。其次,他認為,悲劇應該力圖拯救人與物之間的分離,並賦予這距離以一種新的價值。再次,在小說的藝術手法上,羅伯-格里耶孜孜不倦即反對傳統的鏡子說,也反對“物我交流”或“物我中心”說,他主張在描寫物件時,必須毅然決然在站在物之外,或站在它的對立面,既不能把它們變成自己,也不能把某種品質加諸於它們,而應表現它的外部存在及其獨立性。他的這些觀點顯然富有爭鳴性質。
2005年第24屆伊斯坦堡國際電影節(International İstanbul Film Festival)獲得終身成就獎。2004年,羅伯-格里耶入選法蘭西學院,成為40位終身院士中的一員。2008年2月18日,法蘭西學院宣布,羅伯·格里耶於當地時間18日凌晨因心臟病在法國西部城市卡昂逝世,享年85歲。作為法國“新小說”流派的創始人,格里耶反對傳統敘事,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先鋒作家之一,而這名文壇“壞孩子”的辭世,讓中外文學人士哀悼“法國新小說時代結束了”。
大事年表
1922年8月18日
生於法國布雷斯特。父親加斯東·羅伯—格里耶是國小教師之子,曾就讀於克呂尼的工藝美術學校,後與人合辦了一家小型紙板廠。母親伊馮娜·卡努是一個海軍士官的女兒。
1928年——1933年
就讀於巴黎十四區布拉爾街的市鎮國小,與父母和姐姐安娜—麗茲居住於同一區的加桑迪大街。
1933年——1939年
就讀於巴黎布封中學直至高二。
1940年——1942年
在巴黎聖·路易中學就讀農藝學預科。
在國立農藝學院攻讀農藝師學位。
1943年7月至1944年8月
作為镟工在紐倫堡豹式坦克工廠受強制勞動,結識克洛德·奧里埃和貝爾納·杜弗。
1945年——1948年
任國立統計與經濟學院特派員,參與由阿爾弗雷德·索維創辦的《行情與分析》雜誌的工作。
1947年8月
作為國際重建旅的志願者,在保加利亞參加修建佩爾尼克至沃魯伊克的鐵路。
1949年
離開國立統計與經濟學院,開始從事寫作。隱居在塞納—馬恩地區布瓦—布德朗的一家人工授精與荷爾蒙研究中心,製作受閹雌鼠陰道組織的塗片。工作間隙,在一幅荷蘭公牛的系譜樹示意圖背面寫作《弒君者》。手稿後來交到伽利瑪出版社,但被退回。不過稿子受到了讓·波朗的注意,由多米尼克·奧利將其轉到當時任午夜出版社顧問的喬治·朗布里奇手中。
1950年——1951年
在“殖民地水果和柑桔類研究所”任農藝師。到過摩洛哥、幾內亞、瓜特盧普和馬提尼克。1950年,由於健康原因被迫從安的列斯群島返回法國,在回國的船上開始創作《橡皮》,回國後辭去工作以完成小說創作。
1952年
將《橡皮》的手稿帶給朗布里奇。極受讚賞,手稿轉給了午夜出版社社長熱羅姆·蘭東。在以極大的熱情閱讀完書稿後,蘭東約見了羅伯—格里耶,並向他提出了簽訂出版契約的建議,他們之間的友誼自此開始。第一部分注釋登在《批評》雜誌上。由於讓·皮耶爾的幫助,進入農業會常務理事大會工作。
1953年
《橡皮》由法國午夜出版社(以下簡稱午夜出版社)出版,反應普遍平淡。新聞界表現出敵視態度或者保持沉默。然而羅蘭·巴特和讓·凱洛爾則表示出了興趣。羅伯—格里耶失去他在農業會的職位。
1955年
1月1日起成為午夜出版社的審讀員。出版《窺視者》,印行的一萬冊直到1957年才售完。由於巴塔耶、波朗和布朗肖的推薦,作品獲批評家獎。這次評獎引發了一場著名的爭吵:加布里埃爾·馬塞爾大發雷霆;亨利·克洛阿怒沖沖辭去評審一職;埃米爾·昂里奧威脅羅伯—格里耶要查禁作品,並在《世界報》上聲稱該書更應該交給輕罪法庭而不是給文學獎的評審會;而羅蘭·巴特和布朗肖則分別在《文學批評》和《新法蘭西雜誌》上撰文讚揚該書,加繆和布勒東也向獲得戴爾·杜伽基金會資助的羅伯—格里耶表示了鼓勵,《快報》則為他開闢專欄,以“今天的文學”為題刊登了他的九篇文章。這些發表於1955年10月至1956年2月的文章先是作為系列宣言轉載於《新法蘭西雜誌》,後來又以《為了一種新小說》為題匯集成冊。當年盛夏,羅伯—格里耶結識了布魯斯·莫里塞特,由於後者的推介,他在60年代的一些美國大學裡成了一個時髦的話題。
1957年
《嫉妒》由午夜出版社出版,第一年只賣出了746冊。此前不久羅伯—格里耶成了蘭東的文學顧問,與卡特琳娜·赫斯塔季昂結婚,他們相識於1951年夏天一次為大學生組織的土爾其之旅。
1959年
《在迷宮裡》由午夜出版社出版。這部小說第一次得到了主要報刊略帶好感的分析評論。相反,羅蘭·巴特批評它使用了太多的形容詞來形容白雪。
1960年
在“121人宣言”上籤名。時值對簽名者的迫害愈演愈烈之際(午夜出版社後來甚至被人安放了一枚炸彈),馬爾羅向羅伯—格里耶表示了半官方的支持,允許他一個月之後獲得了執導其第一部影片所必須的預支款。
1961年
在影片《去年在馬里安巴德》的腳本和對白基礎上開始撰寫同名電影小說,由阿侖·雷乃執導的該片在慕尼黑外景地拍攝。在一次小範圍看片時,布勒東反應強烈,認為影片在屬於他的超現實主義領地犯了瀆君之罪。該片被威尼斯電影節選作法國代表片,目的在於嘲弄法國當局,因為它剛剛禁演了由義大利人拍攝的對阿爾及利亞戰爭表示出敵意的《你決不會殺人》。經過評審會一個星期激烈的爭論後,《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獲得了金獅獎,風行一時。儘管一些人在背後將其戲稱作“馬里安巴鬍子”,影片還是立刻贏得了所有報刊的長篇評介文章,其中不僅有《世界報》,而且也包括《費加羅報》、《巴黎競賽畫報》和《女士快報》,等等。與這些報刊相反,《現代》雜誌對影片進行了猛烈攻擊,而薩特則在一次小範圍看片時向羅伯—格里耶表示了完全的支持。同名電影小說由午夜出版社出版(1961)。
1962年
唯一的短篇小說集《快照集》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63年
《為了一種新小說》由午夜出版社出版。羅伯—格里耶執導的第一部影片《不朽的女人》上映。該片在伊斯坦堡外景地拍攝,獲路易·德呂克獎,但在商業上遭到失敗。同名電影小說當年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65年
《幽會的房子》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66年
執導《橫跨歐洲的快車》。該片在巴黎和昂維爾外景地拍攝。沒有獲獎但取得了巨大成功。
1968年
執導《說謊的人》,該片在斯洛伐克上塔特拉斯山區拍攝,1969年獲柏林電影節編劇獎,但在商業上遭到失敗。
70年代
在美國的幾所著名大學任訪問教授。
1970年
《紐約革命計畫》由午夜出版社出版。巴特稱讚它具有萊布尼茨式的完美但又變幻不定。
1971年
影片《伊甸園及其後》上映,1969年拍攝於布拉迪斯拉瓦和德耶巴。《少女之夢》由拉封出版社出版,配有大衛·漢密爾頓的攝影作品。
1972年
《漢密爾頓的貴婦們》由拉封出版社出版。
1974年
在巴黎和卡特萊外景地執導《慾念浮動》。影片由於有傷風化和淫穢的罪名在義大利遭到起訴和禁映。在巴黎,有“特殊愛好”的觀眾先是被廣告的誘人性質所吸引,後來很快意識到那是個花招(並非有意的),於是就把電影院讓給了“知識分子”。同名電影小說當年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75年
執導《玩火遊戲》。《瓦那德女神廢墟上的寺廟建設》由洗衣船出版社出版,配有保爾·戴沃爾的蝕刻插圖。《N.已經擲了骰子》作為拍攝於1972年的《伊甸園及其後》的另一剪輯版本在FR3播出。
1976年
配有馬格利特所畫插圖的《漂亮的女俘虜》出版(藝術出版社),《一座幽靈城市的拓樸學結構》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77年
《鏡中的禮拜堂》由瑟蓋爾斯出版社出版,配有伊利娜·尤奈斯戈的照片。
1978年
出版配有勞申伯格所作石板畫的《表面的可疑痕跡》。《金三角的回憶》和《弒君者》由午夜出版社出版。《羅伯—格里耶談自己》在正式出版前先行登載於《午夜》雜誌第31期。
1981年
與美國大學女教員伊沃娜·勒納爾合作的《約會》出版,這一教學性質的著作最終以《吉娜》為書名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82年
執導《漂亮的女俘虜》。
《重現的鏡子》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87年
《昂熱麗克或迷醉》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92年
被沃爾茲堡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6月)。“羅伯—格里耶在70年代”國際討論會在華盛頓大學舉行(10月)。
1994年
《科蘭特的最後日子》由午夜出版社出版。
1995年
影片《一種讓人發瘋的聲音》上演。該片在西德拉島外景地由羅伯—格里耶與迪米特里·德·克萊爾克合作導演,成為柏林電影節正式評選影片,但在商業上遭到失敗。
1997年
籌劃執導影片《要塞》,按照構想,讓—路易·特蘭迪尼昂將在該片中扮演一個腿部受傷的龍騎兵軍官的角色。
2008年2月18日
因心臟病在法國病逝。
理論觀點
格里耶在文學世界中選擇孤獨,卻被世界奉若神明,雖然大部分人並不能將自己的耐心堅持到書的一半,而格里耶也樂意享受這樣的名聲。羅伯-格里耶承認自己的命運“出乎意料”。“在文學中我所感興趣的是布朗肖和雷蒙·盧塞爾。他們的作品在所謂的文學中沒有或者幾乎沒有位置,然而,我欣賞的正是這些作品。當我開始寫作時,我感到自己注定處在這沉默的、嚴肅,而艱苦的以及半秘密的狀況中。然而,所發生的一切卻完全相反。我的書確實引起了震動,致使我立即出了名。不過人們並不怎么讀我的書,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這類文學很難懂吧。”羅伯-格里耶說。“世界沒意義也不荒謬,只是存在著”
羅伯-格里耶認為,“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著,如此而已。”按照他的看法,這個世界是由獨立於人之外的事物構成的,而現代人是處在物質世界的包圍中,人只能通過視覺看到它的外表,不應憑主觀賦予它任何意義,因此他主張小說要把人與物區分開來,要著重物質世界的描寫。他認為小說的主要任務不在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場、道德觀念等,而是在寫出“一個更實在的、更直觀的世界”。
羅伯-格里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1953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橡皮》,最新版的《橡皮》去年7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小說講一個發生於24小時之內的、槍擊與死亡之間的故事。作家借偵探故事以揶揄傳統現實主義善於製造的“真實幻覺”。在小說結構上,作者打破了按時間順序發展情節的格式。
挑釁巴爾扎克,評論集成先鋒藝術聖經
“小說被貶為次要的藝術只是因為它固守過時的技巧。”羅伯-格里耶在評論集《未來小說的道路中》開頭這樣驚世駭俗地挑戰巴爾扎克們,這遭到同行和整個評論界口誅筆伐。
1963年,羅伯-格里耶最重要的文學評論集《為了一種新小說》出版,格里耶運用其異類的思維方式對傳統的小說創作觀念進行了非難,試圖為未來的小說發展指出一條新路。這部評論集後來被譽為法國先鋒藝術聖經,羅伯-格里耶因此跨入左岸知識分子群星的行列。
對來自各方面的非難,羅伯-格里耶在《自然、人道主義與悲劇》一文中進一步闡明了他的藝術觀點。他首先挑戰“世界,是人”這種藝術創作觀念,提出了人與物分離的新見解。羅伯-格里耶孜孜不倦地反對傳統的鏡子說,也反對“物我交流”或“物我中心”。羅伯-格里耶這種“物本主義”是他的獨特主張。以往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不見了,作品從頭至尾是對景物的冷靜、細緻、反覆以至繁瑣的描寫。小說的情節降到了極其次要的地位。
物本主義
不滿於小說技巧的“過時”,反對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小說觀念,是“新小說”派作家的共同的出發點。但羅伯-格里耶的“物本主義”是他的獨特主張。針對那種將物質世界人格化的、“泛人的”、“萬物一源”的人本主義,他認為“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誕的。它存在著,如此而已”,“事物就是事物,人只不過是人”。因此,創造新的文學,就是要反對那種在傳統小說中統治一切的人本主義。從這一立場出發,羅伯-格里耶在寫作手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以往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不見了,作品從頭至尾是對景物的冷靜、細緻、反覆以至繁瑣的描寫。作者通過筆下人物冷靜客觀地觀察,不加任何評價、不帶絲毫感情色彩地將這些感受傳達給讀者,引導讀者自己去聯想,去發揮。小說的情節降到了極其次要的地位。而且作者故意打亂時空順序,使故事情節愈發變得模糊不清。小說的陳述方式很像樂曲“無窮動”,往往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他的作品所使用的語言,儘量保持一種冷漠的筆調,正如他所聲稱的那樣,摒棄任何“人格化”的描寫,特別著意“清除”“以人為中心的比喻”。
新小說背景
新小說也被稱之為“反傳統小說”,是20世紀50至60年代盛行於法國文學界的一種小說創作思潮,在哲學上則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柏格森生命力學說和直覺主義以及胡塞爾的現象學的影響。雖然嚴格說來“新小說派”的作家們並不承認不是自己是一個創作團體而只是有一種創作傾向,但評論界還是根據其間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理念和特徵,將某些作家歸為“新小說派”。一般認為,“新小說”派有四大幹將:阿蘭·羅伯—格里耶、娜塔麗·薩羅特、克洛德·西蒙、米歇爾·布托爾;名氣稍小一些的,還有羅貝爾·潘熱、克洛德·莫里亞克,而名氣較大的貝克特、杜拉斯則被認為是外圍作家。當時,這些作家分別創作出一大批跟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傳統寫實小說風格迥異的小說,而且這些作品大多在以熱羅姆 林東為經理的午夜出版社出版,後來被人們泛稱為“新小說”。
這些“新小說”作家,在反傳統、追求小說藝術革新方面態度是一致的。其理論主要體現在薩羅特的《懷疑的時代》、羅伯-格里耶的《未來小說的道路》等作品中。一但在寫作上,他們又各有各的手法,很難找到共同的特點。簡單地概括,羅伯·格里耶比較強調對物描寫的非主觀性;薩羅特擅長人物內心意識的對話;西蒙則以畫家般的想像,把畫面融入時間的流動中。從這一方面來說,“新小說”似乎又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流派。
代表作品
■導演電影作品:
《不朽的女人》Immortelle, L' (1963)
《橫跨歐洲的快車》 Trans-Europ-Express (1966)
《說謊的人》Homme qui ment, L' (1968)
《éden et après, L'》(1970)
《N. a pris les dés...》(1971)
《慾念浮動》Glissements progressifs du plaisir (1974)
《Jeu avec le feu, Le》(1975)
《漂亮的女俘》Belle captive, La (1982)
《藍色別墅》Un bruit qui rend fou (1995)
《Gradiva》 (C'est Gradiva qui vous appelle)(2006)
■ 文學作品
《弒君者》(1949)
《橡皮》(1953)
《窺視者》(1955)
《嫉妒》(1957)
《在迷宮中》(1959)
《快照》(1962)
《為了一種新小說》(1963)
《幽會的房子》(1965)
《紐約革命的計畫》(1970)
《漢密爾頓的貴婦們》(1972)
《漂亮的女俘虜》(1976)
《一座幽靈城市的拓樸學結構》(1976)《吉娜》(1981),與美國大學女教員伊沃娜·勒納爾合作
《重現的鏡子》(1984)
《昂熱麗克或迷醉》(1987)
《科蘭特的最後日子》(1994)
■短篇小說集
《快照集》(1962)
■理論著作
《新小說闡明》(1963)
■電影小說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
■藝術作品
《少女之夢》(1971),與攝影家大衛·漢密爾頓合作的照片配文的書
《漢密爾頓的貴婦人》(1972),同上
《表面的可疑痕跡》(1978),與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勞申伯的一套限量印刷的作品
他與中國
1984年、1998年和2005年,羅伯-格里耶曾三次來到中國。
1980年代初,我國翻譯研究界對法國“新小說”進行了系統的翻譯介紹。羅伯-格里耶的小說《窺視者》最早在19
79年出版,可以說是法國“新小說”在中國最早的出版物。1984年羅伯-格里耶來中國訪問,先後在北京大學和北京電影學院做講座。羅伯-格里耶的《橡皮》,西蒙的《佛蘭德公路》是我國創作界、評論界後來每每談到“新小說”時必定要引述到的兩部作品。驀然接觸到那些“嶄新理論”的中國讀者和作家紛紛有“豁然開朗”之感,他們的小說也觸動了不少中國作家的寫作靈感,對中國許多年輕作家產生影響,先鋒作家余華也是其中之一。1980年代中後期,多家出版社陸續翻譯出版了“新小說”派四大幹將的小說,尤其是羅伯-格里耶的作品,幾乎是有一部就譯介一部,有些譯本還不止一種,以至於連作者本人都大為驚訝自己在中國的名氣竟會那么大,居然贏得了跟巴爾扎克差不多的聲譽。
影響評價
“上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可能也是在法國之外最知名,卻最不得法國人喜愛的作家”——法國《世界報》
“有兩類作家能被人記住,一類是如卡夫卡、馬爾克斯他們這些偉大作家;一類是獨特的作家,羅伯-格里耶稱不上偉大,但他非常獨特。”——余華
“ 在表達私密的幻想和進行流暢冷靜的概念分析時同樣拿手”——法國總統薩科齊辦公室在一份官方聲明
在“新小說派”作家裡,羅伯-格里耶雖然沒有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但不論在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上,還是在理論著述上,都是公認的對文學貢獻最大的作家之一。在為新小說開拓未來道路的過程中,羅柏-格里耶的確是一個導向者,在理論上,他是真正的奠基者 。總之,羅伯-格里耶的獨特藝術風格不僅開了新小說的先河,他本人也被後人稱為新小說的“加爾文”,成為法國文學史上閃亮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