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阿爾喀山](/img/0/ca7/nBnauM3X1YTOyMTN4EDN0Yz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xQ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地形地貌
褶皺山:地表岩層受垂直或水平方向的構造作用力而形成岩層彎曲的褶皺構造山地。新構造運動作用下形成高大的褶皺構造山系是褶皺地貌中最大的類型。
![阿爾喀山](/img/7/439/nBnauM3XzgjNxITO3IDN0Yz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yQ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褶皺構造山可以按構造成因分為:靜態褶皺構造山地和動態褶皺構造山地。靜態褶皺構造山地是指背斜或向斜構造受外力侵蝕作用後形成的山地。由於侵蝕作用的增強與時間長短的區別,又可分為:①原生構造地貌未完全破壞,地貌形態與構造一致的,稱為順地貌。②原生構造地貌基本被破壞,地貌形態與構造不一致的,稱為逆地貌。③逆地貌面經侵蝕破壞,使地貌形態再一次與構造一致的,稱為再順地貌。逆地貌類型主要有:單斜構造基礎上發育的單面山;發育於背斜軸部或節理較發育處的背斜谷;發育於向斜構造上的向斜山。動態褶皺構造山地是指新生代以後的新構造活動形成的隆起或凹陷構造形成的山地地貌。多在水平擠壓力的作用下,地表褶皺隆起而形成山地。如中國西部的一系列橫向山地。板塊碰撞是其動力作用的基礎。
褶皺構造山地常呈弧形分布,延伸數百千米以上。山地的形成和排列都與受力作用方式關係密切。某一方向的水平擠壓作用,使弧形頂部向前進方向突出。有些弧形山地不僅地層彎曲,而且常有層間滑動或剪下斷層錯動,使外弧層背著弧頂方向移動,內弧層向弧頂方向移動,因而在褶皺構造山的外側形成剪下斷層,一端是左鏇運動,一端是右鏇運動。中國寧夏南部褶皺山地的弧形頂突向東北,層面傾向西南,第三紀地層向東北推擠或仰沖斷層為壓性、壓扭性,西北段為左鏇水平運動。寧夏南部褶曲山地成因與青藏高原隆起有密切關係。
![阿爾喀山](/img/a/f22/nBnauM3XxMTM5gjNzEDN0Yz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xQ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阿爾喀山與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間均以深大斷裂相隔。阿爾喀山地區以前震旦係為基底;古生代時為強烈下沉的海域並伴有火山活動,古生代末期經華力西運動褶皺上升,構成阿爾喀山中軸和山脈的中脊;中生代產生拗陷,經燕山運動構成主脊兩側4000米以上的山體。阿爾喀山脈與構成分隔中國南部與北部的緯向山脈。
阿爾喀山脈的新構造運動極其強烈,晚第三紀以來上升大約4000~5000米;葉爾羌拗陷中的礫石層厚度2500餘米,河谷高階地上則分布有第四紀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岩;克里雅河與安迪爾河的上游均保存有中更新世玄武岩流與火山口,1951年在阿爾喀山中的卡爾達西火山群的一號火山曾爆發,並伴有現代火山土石流。東部阿爾喀山第四紀以來上升了2800餘米,其相關沉積物在柴達木盆地中的埋藏深度達2800米。阿爾喀山的新構造運動具間歇性,葉爾羌河、喀拉喀什河、尼雅河均形成4~5級階地;各河出山口形成4~5級疊置的沖積扇。
主要山峰
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的最高峰,位於崑崙山中阿爾格山東端與博卡雷克塔山西頭交接處,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縣境內,為新疆、青海的界山。地處東經90.9°,北緯36.0°。
![阿爾喀山](/img/d/1aa/nBnauM3X4IjN1UzMzMDN0Yz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zQ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布喀達坂峰,維吾爾語意為“野牛嶺”,山峰四周分布著數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布喀達坂峰高聳於群峰之上,與東面的一座6671米高峰遙相對峙,高原綿亘,氣勢磅礴。
山峰深居大陸內部,屬大陸性暖溫帶高原氣候,空氣乾燥涼冽,全年最低氣溫低達-30°C,颳風期間風力常為十一、二級。登山季節一般定在六月至九月,這段時間風和雨少,常常是藍天白雲,晴空萬里。
山區地處溫帶草原邊緣,牧草繁茂,遍地是芨芨草、白利果等叢生矮禾草和矮灌木。常有野牛、藏原羚、黃羊、白唇鹿、藏羚羊、野驢等野生動物出沒其間。高原牧場上的駱駝昂首闊步,牛、羊、馬群比比皆是。這裡的地下還蘊藏著豐富的銅、鐵、煤等礦物資源。
登山路線:從洛爾木市乘車向西行程200公里先到烏圖美仁鄉,再換乘畜力往南經布倫台約200公里就到達冰川末端的布喀達坂峰山腳。
![阿爾喀山](/img/7/4b6/nBnauM3X1QTM5gTO3kDN0Yz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5Q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木孜塔格”為維吾爾語,意為“冰山”。此峰變為“烏拉格峰”,意即“偉大”。在其方圓200公里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坐落著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54座,主峰木孜塔格峰首尾相邊。恰似擎天的玉柱。
木孜塔格峰翹首兀立,岩壁橫截,常年為冰雪覆蓋。西北坡坡度緩而長、暗冰裂縫多;南山坡則有45度的坡面,順玲瓏河道而上,穿越三道冰川和粒雪盆亦可登頂。
東南坡和東北坡有兩條路線,均要通過5823高地才可直達頂峰。雖坡度在60度左右,但只要避開懸崖峭壁,在岩石裸露的山坡上攀登,當天即可登頂返回。
這個峰區的現代冰川極為發育,冰川類型也咬齊全。有大小冰川93條,總面積達1200平方公里。最大的冰麟川長達成8公里,冰厚300米左右。巨大的冰川固體水庫為河流提供了充沛的水源,新疆最大的車爾臣河就發源於木孜塔格峰的西北冰坡。冰川的活動性很強,冰、雪崩頻繁,經常發出可怕的爆裂聲。
這一地區的氣候最為變幻莫測。由於受季風和西風帶的影響,風力有時竟達12級左右,氣溫在最冷時可達-30度以下。登山的最了季節宜選擇在6—8三個月,以7月份為佳,其時好天氣的周期較長。由於這一地區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惡劣的自然條件,方圓數百公里的範圍內交通又十分閉塞,所以人跡罕見,一直處於原始神秘的狀態,也正因為如此,這裡的冰峰、雪原、草地、湖泊,不僅形成了獨特自然風光,也形成了完整典型的原始生態系統和生物群落,在這裡仍生活著數十種珍貴動物,經國務院批准,這一地區於1983年建立了中國最大的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面積達4500平方公里。這裡從來都是探險家、登山家和中外學者的嚮往之地。早在19世紀末葉,俄國人就曾到此作過探測,以後也有人在這一地區進行活動。1984年,中國科學考察隊先後兩次進入該地區考察。1985年,中國和美國組成聯合登山隊,中方5名隊員(胡峰嶺、馬木堤、鄔前星、張保華、阿爾達)沿西坡首次登上峰頂。
旅遊須知
![阿爾喀山](/img/c/645/nBnauM3X2ITM5MDO3QDN0Yz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0Q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布喀達坂峰無數珍稀瀕危之野生動物棲息其間,奇特之自然景觀令人目不暇給,往登途中尚有高原地區獨特之溫泉浴可供享受,為登山健行尋幽訪勝之理想目標。
進山路線:從格爾木市乘車向西行程200公里先到烏圖美仁鄉,再換乘畜力往南經布倫台約200公里就到達冰川末端的布喀達坂峰山腳。
另一條線路是自青藏公路之楚瑪爾河沿(2、984K)與五道梁兵站(3、007K)間有小道西入可可西里地區卓乃湖(又稱霍通湖)之南;或自格爾木市亦有小道轉折進入,繞經卓乃湖北、西兩岸後西行經可可西里湖北岸及亂石溝,至新青峰西南麓之太陽湖南側。故由五道梁西入至卓乃湖畔轉入湖北岸小道西行為入山途徑。
攀登歷史:布喀達坂峰由於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乏人往訪,1992年已為日本喜馬拉雅登山隊首登成功。
布喀達坂峰活動日程:
1、北京(上海、廣州)--西寧--飛機--青海賓館
2、西寧--格爾木--(汽車、火車)--格爾木賓館
3、格爾木--五道梁(汽車280)野營
4、五道梁--卓乃湖(霍通湖)汽車(120)野營
5、卓乃湖--亂石溝(汽車80)野營
6、亂石溝--太陽湖(汽車70)野營
![阿爾喀山](/img/b/533/nBnauM3X4cDMyMDO3UDN0Yz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1Q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7--21、登山徒步野營
22、太陽湖--亂石溝(汽車70)野營
23、亂石溝--卓乃湖(汽車80)野營
24、卓乃湖--五道梁(汽車120)野營
25、五道梁--格爾木(汽車280)格爾木賓館
26、格爾木--西寧(汽車、火車)青海賓館
27、西寧--北京(上海、廣州)飛機
中國主要山脈
山脈是地形的骨架,眾多高大雄偉的山脈按照不同走向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並形成許多山系。江河的流向、各種地形的排列,甚至氣候的差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山脈的制約和影響。中國的山脈縱橫錯列,非常複雜;但從山脈走向來看,卻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中國的山脈走向主要可以歸納為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和南北走向三大類。認識山脈的形勢,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