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慕爾·本·歐拜德

阿慕爾·本·歐拜德

伊斯蘭教穆爾太齊賴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與瓦綏勒·本·阿塔(700~748或749)同為該派的領導人。青年時代在庫法(今伊拉克境內)學習宗教知識,師從著名聖訓學家、教法學家哈桑·巴士里,原為聖訓派成員。

伊斯蘭教穆爾太齊賴學派
伊斯蘭教穆爾太齊賴學派

阿慕爾·本·歐拜德(‘Amr ben‘Ubayd,?~762)

伊斯蘭教穆爾太齊賴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與瓦綏勒·本·阿塔(700~748或749)同為該派的領導人。青年時代在庫法(今伊拉克境內)學習宗教知識,師從著名聖訓學家、教法學家哈桑·巴士里,原為聖訓派成員。他從事政治、學術活動的年代,主要是在伍麥葉王朝哈里發希沙姆(Hisham,724~743在位)至哈里發瓦利德二世(al-Walid I,743~744在位)時期。當時什葉派、哈瓦利吉派和阿拔斯派都在醞釀著推翻伍麥葉王朝的起義,不同教派、學派之間亦經常發生激烈爭論。因此前發生的刺殺哈里發阿里和稱之為“駱駝之戰”的流血事件,在穆斯林中間引發出有關犯大罪的穆斯林是否仍為信士的爭論。哈瓦利吉派持否定態度。穆爾吉埃派持肯定態度,認為犯有大罪的穆斯林仍不失為信士。哈桑·巴士里學派認為,這樣有罪的穆斯林為“偽善者”(Munafiq)。但哈桑·巴士里的弟子瓦綏勒·本·阿塔提出,《古蘭經》里提出的信士和叛教者的概念不適用於犯有大罪的穆斯林,這種人的地位介於信士和叛教者之間,稱之為“伊爾提扎勒”(I'tizal)。後在瓦綏勒的說服下,阿慕爾也贊同此說,故與其師之說(偽善者在未被揭露前仍不失為信士)相左,遭師訓斥後離去,共同創建了一個獨立的穆爾太齊賴學派。阿慕爾改變觀點後,又把聖訓派中蓋德里耶派的大量反宿命論的觀點帶入穆爾太齊賴學派,壯大了該派的力量,不久以瓦綏勒為首領的蓋德里耶派與穆爾太齊賴派合而為一。該派反對宿命論的前定說,認為人有“意志自由”,可以安拉賦予的能力,用理性主義觀點檢驗宗教信仰及人類行為的善惡,以決定自己的行為。反對“安拉與人同形同性”之說,認為安拉無影無形,除本體外,無任何屬性;相信《古蘭經》系“受造之作”,不可與安拉本體相提並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