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凡達伊卡蘭翼龍頭部復原圖。](/img/4/bb1/nBnauM3X3cDOzkDOwEzN3UDMxQTM5kjM5ADMxADMwAzMxAzLxc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新發現的翼龍比電影中的伊卡蘭小很多,它的翼展僅1.5米左右,而伊卡蘭的翼展可達12米,與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翼龍相當 。
形態特徵
![電影《阿凡達》中的飛行翼獸](/img/8/122/nBnauM3X4czN5kzM0kjN3UDMxQTM5kjM5ADMxADMwAzMxAzL5Y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它們的頭骨頂部平直,而下頜腹側發育出一種奇特的刀片狀半圓形的骨質脊,還有鋒利的牙齒。這些特徵都與科幻電影《阿凡達》中的飛行翼獸伊卡蘭的頭部極其相似,“不過它們比電影中的伊卡蘭小很多,翼展僅1.5米左右”。
汪筱林介紹,阿凡達伊卡蘭翼龍有一些獨特的形態結構,在已知的翼龍中從來沒有被發現過,在現生動物中也沒有實例——“伊卡蘭翼龍與其他已知的翼龍的最大不同在於它只發育了下頜骨脊,沒有上頜骨脊;而且在下頜骨脊後側發育有明顯的鉤狀突”。
捕食方式
![阿凡達伊卡蘭翼龍生態復原圖](/img/4/d57/nBnauM3XyQjMxEDOzAzN3UDMxQTM5kjM5ADMxADMwAzMxAzLwc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如果這一推論成立,我們認為伊卡蘭翼龍在淡水湖泊捕獵食物的方式可能和現生剪嘴鷗的捕食方式類似,它們會貼近水面飛行,將薄薄的下頜骨脊部分或全部切入水中,一旦發現水面附近的魚類就迅速將其捕獲。”
而伊卡蘭翼龍發育出的鉤狀突,很可能說明它們具有類似現生鵜鶘的喉囊。汪筱林說:“不過功能略有不同,鵜鶘利用喉囊進行捕食,而伊卡蘭翼龍很可能利用喉囊來儲存連續捕獲的食物。”這樣的捕食行為能夠節省體能,很可能是一種全新的翼龍捕食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