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開都河源自天山山系的阿爾明山,上源有大、小珠勒都斯河,經過尤爾多斯盆地,在焉耆回族自治縣西會合,稱開都河,全長530千米,年徑流量33.8億立方米,經博湖縣注入博斯騰湖,有名的巴音布魯克天鵝湖保護區就位於該河上游的高山盆地中。
維吾爾語將開都河譯為“曲折之意”。開都河的確曲折,山澗大的曲彎處就達188處,平原的曲拐處就達54處,如果將它每一個小折、小曲、小拐、小彎都算,可達1142處。
開都河《山海經》稱敦薨之水,唐稱淡河,《西域水道記》稱海都河,俗稱通天河,極言河之廣,上通天山之意,《西遊記》中的通天河即指開都河,從此開都河天下聞名,引得無數文人墨客來此觀瞻。
發源
開都河蒙古語稱“開都郭勒”源出天山山系的阿爾明山,上源有大、小珠勒都斯河,流淌在水草肥美的尤爾多斯盆地中,在焉耆回族自治縣西會合,稱開都河,東南流注博斯騰湖,全長530千米,年徑流量33.8億立方米。該河就是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傳說的“通天河”,傳說唐僧取經的“曬經島”就在和靜縣境內,充滿神秘氣息,全國聞名的巴音布魯克天鵝湖保護區就位於該河上游的高山盆地中。春天,河兩岸楊柳發新,草吐新綠,是踏青的好時節,夏天,兩岸樹林蔥蘢,綠水盈盈,水天一色,片片沙洲像鑲嵌在碧波中的翡翠,沙洲上灌木芳草,密集叢生,飛鳥飄落,唧唧相鳴,妙趣橫生。這裡是夏日休閒納閔的好去處。到了冬季,開都河河面成了天然“溜冰場”,活躍著一群群喜愛滑凍的男女老幼,冰面上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別有一番情趣。開都河流入博斯騰湖的河口稱為大河口,是國家5A級景區博斯騰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理位置
開都河位於新疆天山南坡和焉耆盆地的北緣,東經82°58'-86°55'E、北緯41°47'-43°21′N之間。
源頭
開都河的源頭在海拔4000米以上,屬於雪冰融水和雨水混合補給的河流。在開都河年徑流補給源中,積雪和冰川及地下水補給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開都河源流之水並不大,但是一路走來,有了巴音郭楞河、依列克西河等12條支流的匯入,就由潺潺溪流變得浩浩渺渺,波瀾壯闊。
開都河的源頭雲霧繚繞,特別是盛夏,雲涯水暖,雲水難辨,仿佛河水從天而降。開都河上遊河流由小尤勒都斯盆地,經過巴音布魯克,到大尤勒都斯盆地,水流平緩,河谷開闊,四周牧草豐茂,是天然的優良牧場。特別是在小尤勒都斯盆地平坦遼闊的草原上,開都河蜿蜒流淌,形成九曲十八彎的壯麗景象。那模樣,像一個大寫的蒙古文字,有一種鬼斧神工的靈氣。
特徵
水源特徵
開都河屬典型降雨和冰雪融水混合型地表徑流,降雨主要集中於4月-9月之間;冰雪融水集中於4月-5月,隨氣溫升高於-4.5度,地表形成徑流,冰雪融水多源於天山中部艾爾賓、依連哈比爾尕、那拉提、科克鐵克等山脈。
開都河將天山南坡的薩爾明烏拉山648條冰川滋潤的乳汁盡收口中,山口四周環山、高山終年積雪,形成天然的固體水庫,使得開都河年經流量變化不大。
流域線路
開都河上游經尤勒都斯盆地,向西約60公里,經巴音布魯克折向東南至大尤勒都斯盆地長240公里,沿途匯集眾多支流,並有地下水、冰雪融合補給,水流平緩,水量豐沛,兩岸牧草豐茂。
從大尤勒都斯至大山口為開都河中游峽谷段,長160公里,兩岸多為懸崖峭壁,水流湍急,河道陡峻,平均比降6.7%,落差1300米,九曲十八彎多在於此,水力資源也多集中於此,為巴音郭楞提供了水利能源,中游多為暴雨中心,是雨量及融雪混合補給區,是開都河供水的主要來源。
開都河出山口後,進入和靜縣、焉耆縣、博湖縣,沿途流域灌溉面積達148萬畝。
開都河下游長116公里,水流平緩,平均比降為2.3%,地勢平坦,兩岸土地肥沃,是焉耆盆地的中心,巴音郭楞主要的農業區,
開都河到寶浪蘇木後分東西兩支流入博斯騰湖,這一分水閘最為壯觀,大河截為兩段,浩浩蕩蕩之水頓時暴怒起來,浪花飛濺,驚濤拍岸,漩渦深陷,流沖滾滾,寶浪蘇木水閘可謂開都河上最為壯觀的旅遊景點。
水域特徵
新疆河流受季節水量的影響,有豐水和枯水周期性循環的自然規律,開都河豐水期為4─9月,枯水期為10─3月。流域面積為2萬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為883立方米/秒,年徑流量34億立方米。
天鵝湖
獨特的河流地理,在此營造出了一片新疆面積最大的濕地,濕地中就是著名的天鵝湖。天鵝湖是一個高山湖泊,湖東西長30多公里,南北寬10多公里,面積3000多平方公里,四周為冰山雪峰所環抱,是天鵝及各種禽鳥理想的棲息之地。
天鵝堪稱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世襲貴族,每年4月成群結隊地從南方歸來,那景致如同九天落玉,蔚為壯觀。天鵝來了就不想走,它們眷戀這裡安靜祥和的優美環境,愉快地尋覓心儀的伴侶,繁衍生息,哺育幼雛,教它們游泳、覓食、飛翔、遷徙。
斷流
2007年7月間,開都河曾斷流15天左右。
2012年3月份以來,由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至今未落一滴雨水,致使開都河下游的水位持續下降。至2012年5月初,開都河80%的河床已經裸露,如果來水量繼續減少,開都河出現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第二次斷流可能性極大。
流域民族分布
開都河水曲折迂迴,經烏蘭恩根由西向東緩緩地流淌,滋潤著中國第二大高山草原巴音布魯克,同時也養育了姑師、月氏、匈奴、突厥、鮮卑、鐵勒、柔然、回紇、瓦刺、準噶爾等古老民族和蒙古、哈薩克等現代民族。
事實上,開都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生息繁衍的重要區域。早在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戰國時敦薨人在此遊牧,從西漢到元朝時期,匈奴、突厥等許多古老民族都曾在開都河流域紮下過他們的牙帳,拉鋸式地爭來奪去。征服、驅逐與被征服、遷徙,像駿馬一樣,在四季的草原上奔騰跳躍、來回穿梭。明代,準噶爾部在此遊牧,因河流彎曲悠緩的姿態,稱它為開都河,沿襲至今。
公元1771年,蒙古族土爾扈特部落從伏爾加河流域回歸祖國,譜寫了壯麗雄渾的愛國主義詩史。祖國母親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將遠方的遊子攬入懷中——清政府將東歸的土爾扈特部落安置在巴音布魯克草原遊牧。
開都河兩岸的草原是一塊養育胸懷的地方。浮舟滄海,立馬天山,馭馬手與奔騰的駿馬演繹著渥巴錫汗當年率部東歸的勇猛,馬頭琴訴說著歸途之路的艱辛歷程。無韁的馬群賓士在無垠的草原上,牧人在馬背上跳躍、翻騰,一次次將繩套拋向狂奔的頭馬,這種驚險和壯美的氣勢常常強烈地震撼著我們的心。
今天,開都河流經的草原是一幅美得讓人震撼的圖畫。河兩岸潔白的氈房炊煙升起,盪氣迴腸的一曲《蒙古人》在黃昏的草原上響起,馬頭琴如泣如訴的樂章,在奶茶的清香中漸漸融進夕陽的餘暉。
重要作用
發源於我國最大高山牧場--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的開都河是對新疆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的河流。它上連我國唯一的天鵝自然保護區--巴音布魯克天鵝湖,尾閭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作為塔里木河的源流,國家恢復塔河綠色走廊的生機,實施北水南調工程的關鍵河流,一直承擔著向塔河下游生態應急輸水的重要任務,因此開都河不僅是南疆綠洲的生態源,還是重要的生命源。開都河上中游地區植被保存較好,水土流失不是很嚴重,中下游沿途有40餘條山溪性小河長年有水匯入,因河谷植被稀少,山體風化嚴重,洪水期河水泥砂含量較大,區劃內的植被是生態環境脆弱急需治理和嚴格保護的重點地區。為保護好現有的各種植被,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率,改善生態環境,國家將這裡納入了重點公益林建設的範圍。
開都河區域內的生態植被保持完好,天然荒漠植被鬱閉度和覆蓋度不斷得到提高,野生動植物種群逐年增加,並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良好局面。
梯級開發
開都河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發源於天山南麓中部的伊連哈比爾尕山,流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焉耆、博湖三縣,最終流入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河流全長525Km,多年平均徑流量32.89億m3,天然落差1843m,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420MW。開都河上游山間盆地段,長242Km,河道比降0.74‰穿越大、小尤爾都斯盆地,有全國著名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和世界著名的大天鵝繁殖地—天鵝湖;自大山口以下為下游平原段,長139Km,渠道平均比降2.2‰,兩岸土地肥沃,人口相對稠密,氣候條件較好,是新疆的主要糧、棉、甜菜基地之一;中游峽谷段,自呼斯台西里至大山口,長144Km,河道平均比降7.19‰,落差1036m,是開都河水能資源最集中的區域,其水能理論蘊藏量約910MW,占全流域的61%,有新疆的“小三峽”之稱;中遊河段是新疆最早規劃的第三大水電開發基地之一,也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授權國電集團公司水電開發建設及經營的“富礦區”。根據規劃,開都河梯級開發方案為二庫九級,自上而下為阿仁薩很托亥、馬爾蓋提、哈爾嘎廷郭勒、霍爾古吐、滾哈布齊勒、滾哈布齊勒二級、察汗烏蘇、柳樹溝和大山口,將阿仁薩很托亥作為龍頭水庫和察汗烏蘇作為調蓄水庫,其它梯級採用不同形式進行水電開發。總裝機容量1510MW,聯合運行梯級總保證出力639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總計65.7億KW·h。
開都河公司先期開發建設開都河察汗烏蘇水電站和開都河柳樹溝水電站項目。
察汗烏蘇水電站
開都河察汗烏蘇水電站是開都河中遊河段九級規劃中的第七個電站,現已投產發電。該電站總裝機30.9萬千瓦,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效益。水庫大壩為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高110米,壩頂長337.6米,壩底最大寬度約400米。水庫總庫容1.25億立方米,調節庫容0.724億立方米,為不完全年調節水庫。工程規模為大(Ⅱ)型工程。工程總投資為19.55億元。開都河察汗烏蘇水電站項目於2005年3月通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准(發改能源[2005]478號);2005年11月22日,實現河道截流並舉行了開工典禮,主體工程正式開工;2007年10月31日下閘蓄水,2007年12月22日首台機組提前併網發電;2008年4月15日第二台機組提前併網發電;2008年7月10日第三台機組提前併網發電。
柳樹溝水電站
開都河柳樹溝水電站是開都河中遊河段水電規劃中的第8個電站,2008年2月3日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項目核准(新發改能源[2008]118號)。2009年9月導流洞(兼泄洪洞)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以發電為主,水庫正常蓄水位1494.55m(與察汗烏蘇水電站尾水銜接),總庫容0.77億m3,電站設計裝機容量為180MW,總投資為14.56億元。總工期45個月。
內流區河流
內流河多分布在降水稀少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發育在封閉的山間高原、盆地和低地內,支流少而短小,絕大多數河流單獨流入盆地,缺乏統一的大水系,水量少,多數為季節性的間歇河。溫馨提示:“郭勒”是河流的意思,大家在創建詞條時XX郭勒搜不到的話可用河代替一下,如:高力罕郭勒搜不到資料時試找高力罕河,但切記仔細辨別郭勒與河是否講述的是同一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