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南書院

開南書院

開南書院建於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至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歷時204年。清雍正二十年(公元1734年)在開南書院設立鄉試考棚,成為清代雲南鄉試的一個考點,結束了普洱府生員(秀才)赴大理考棚應考的歷史。“開南書院”是景東乃至普洱教育歷史上辦院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成就最高的書院,是古思普地區人才崛起的搖籃,在滇西南書院群體中享有較高知名度,是景東古代一座重要的歷史人文地標。

基本信息

簡介

開南書院位於雲南景東。開南書院建立後,在歷史的風風雨雨中,歷經多次變遷,
開南書院開南書院
直至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三月,繼任景東直隸廳同知鄭鼎纓把開南書院房屋附入黌宮(今文廟),財產提作廳立高、初兩等國小堂和籌辦中學堂的經費。至此,建院204年的開南書院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和清王朝的衰亡而最終被荒廢了,但在景東文化教育史上,開南書院留下了厚重的一筆。為傳承和弘揚歷史民族文化,打造景東文化新地標,提升景東文化品位,景東縣赤資實施了開南書院恢復重建工程。工程自2009年10月開工,占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2500m²,投入資金400萬元。現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以及綠化等附屬工程建設,待完善室內展覽和設施配套。
新建成的開南書院與景東文廟左右呼應、相得益彰,由講堂、過廳、庫房、廂房、藏書閣等組成,內設景東傣族陶氏土司墓出土文物、景東文物史跡、景東歷史文化名人、中國書院及開南書院、中國科舉文化與景東科考等5個專題展覽,功能初步定位為歷史文化的傳承基地、民族文化的展示平台,對外交流的視窗,文化旅遊的門戶。建成以來已有30餘個國家、省、市黨政團體蒞臨參觀指導,頗受上級部門和領導好評。

書院歷史

據史料記載,景東縣最早的書院是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6年)署知府胡光建的“明治書院”,該院建於景東縣城西北,至清朝初期已廢棄;其次是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景東府通判尹學孔倡建的“新城書院”,該書院至清朝雍正年間亦已廢棄;爾後是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建的“開南書院”。“開南書院”是景東教育歷史上辦院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成就最高的書院,培養了許多有成就的人才,在滇西南書院群體中有較高的知名度。景東歷史上出的進士、舉人、貢生有很多是開南書院培養的,如:翰林劉琨、巡撫程月川、詩人戴家政等。另外,清朝景東直隸廳同知吳怡豐還聘請過雲州(今雲縣)著名詩人劉大紳任山長,程含章也受其影響走上詩歌創作之路;同知黃炳堃曾聘請過宣威州進士張寅旦,曲靖府舉人湯增美任開南書院山長。以上人士皆為當時雲南政聲、詩文卓著的歸隱官員,知名度高,曾為景東造就了不少人才,同時寄情於景東的山水,吟詩唱和,形成了一個在當時較有名氣的文人群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