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潭公路
1913年,湖南人修建了中國第一條公路——長潭公路,使長沙、湘潭這兩個當時湖南最大的城市之間除了有水路交通的便利外,又有了陸路交通的便利。它是中國第一條標準汽車公路,在我國公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還標誌著湖南現代公路運輸的開端。辛亥革命後,南北軍閥在縣域混戰多年,競相搜刮民財,農田水利失修,糧食歉收,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但工業交通事業有所發展,架通長潭電話線,開工修築長潭公路。
長潭公路全長50公里,總計全路完成基土石56.6萬立方米,鋪砂3.4825萬立方米,修成大小橋樑31座,涵洞86座,東岸碼頭一處,駁岸5處,總耗資90萬銀元。
飽經風霜
這條公路在未修建完成就已飽經風霜,從開工到竣工,經過四興三輟,歷時9年。1913年春,都督譚延以軍事運輸為目的設立了湖南軍路局,主持修建長沙至湘潭的公路,開中國按汽車通行標準修築公路的先河。當年就在原驛道上改建成長沙至大托鋪一段。
同年,繼任督軍湯薌銘下令停修。
1916年譚延第二次督湘,促成復工,至1917年1月建成大托鋪至易家灣路段;9月傅良佐督湘,因軍閥混戰再次停修。
1918年恢復修建,因經費困難,進度緩慢。
1919年4月張敬堯上台,撤銷軍路局,改設路政科,6月從湖田處撥部分經費修建朝陽橋、暮雲橋,不久又因經費拮据停工。
1920年6月譚延第三次督湘,才又繼續修築,至1921年11月終於全線竣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