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菌蓋直徑2.5~15cm,半球形至平展,中部微凸起,呈臍狀,並有輻射狀皺紋,光滑,濕時微粘,淡褐色、茶褐色、暗褐色。菌肉白色,薄。菌褶白色,離生或貼生較厚,稀疏排列,不等長。菌柄近柱狀,長5~18cm,粗0.3~1.1cm,淺褐色,近光滑,有縱條紋,常見扭轉,表皮脆骨質,肉部纖維質且鬆軟,基部稍膨大且延生成假根。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光滑,近卵圓形至寬橢圓形,有明顯芽孔, 12~18μm X 9~15μm。囊狀體近梭形, 75~175μm X 10~29μm。褶緣囊狀體與上同。
生長條件
1.營養
長根菇對營養要求不苛刻,可以在木屑、棉籽殼、玉米芯粉等多種原料上生
長,以此為主料,加入適量麥麩即可滿足其營養需要。
2.溫度
菌絲生長適溫20~25℃,出菇適溫也在這一範圍,這是與多數食用菌不同的。
3.溫度
菌絲適宜的基質含水量65%~70%。出菇需要85%~95%的大氣相對濕度。
4.光照和通風
出菇期從100~300勒克斯光照為最適,二氧氣化碳濃度要控制在0.3%以下。
5.酸鹼度(pH值)
菌絲生長的基質pH值以5.5~7.2為好。
6.覆土
長根菇子實體形成多需要覆土,覆土後子實體發生更多,生長更健壯;也有關於長根菇不覆土能出菇的報導,但在生產中不常見。
栽培技術
1、配方。母本為PDA培養基,原種栽培種培養基為:棉籽殼5%,闊葉樹木屑60%,麥皮33%,糖和碳酸鈣各1%,含水量55%。栽培袋配方為:棉籽殼35%,麥皮25%,闊葉樹木屑38%,糖和碳酸鈣各1%,含水量68%。 2、季節。長根菇屬高溫型品種,一般出菇時間在4-11月(在福建三明的氣候條件),它的成熟周期一般要求適溫下菌齡達60天以上。事實上長根菇接種一般被安排在秋末冬初。如此安排有三個好處:一是可提高單產;二是可提早出菇(在氣溫更低的條件下出菇);三是因為那時氣候更適於菌絲生長,同時,養菌溫度適合可大大降低污染率。
3、制袋。先將棉籽殼預濕,至含水量為75%左右,再把蔗糖溶於桶裝的水中。在夏季預濕棉籽殼應加放1%的石灰,預濕後的棉籽殼不可堆放,只能攤開,以免發酸,第二天,按照配方,把預濕的棉籽殼、木屑、麥皮、糖水和碳酸鈣混合攪拌均勻,把含水量調至68%。制袋時採用17×33聚乙烯塑膠袋,裝料應壓裝至料高15厘米,乾重約在0.4-0.45公斤。料中間須打一直徑約1.5-2厘米的洞,以利接種時菌種塊掉進洞中,使菌絲更早吃透料,從而達到縮短培養期和減少污染的目的。
4、栽培管理。在室溫22-27℃下培養60天,一般菌袋料面的氣生菌絲會轉成褐色,此是菌袋生理成熟的標誌。若發現菌袋料面有革質菌皮,則是菌絲在培養期遇到高溫產生黃水,由黃水長期浸泡料面菌絲形成的。革質菌皮在開袋時應被耙掉。開袋前,應先取透氣性良好的菜園土先曬乾曬透備用。若遇長期處於潮濕狀態的菜園土,則應先曬乾,後噴0.5‰的甲醛溶液,拌勻後用塑膠布悶一天,然後打開塑膠布,將菜園土攤開,消除氣味。準備工作做好後,把已生理成熟的長根菇菌袋選出來,拔去棉塞套環,並把袋口拆開,折成邊緣比料面高3-4厘米,再把曬好的菜園土略調濕,覆在長根菇菌袋料面厚約1-2厘米,然後把覆土調成含水量約65%左右的濕土。最後在靠近料面的塑膠袋在不同側面割2-3個滲水口,以防積水於袋內。開好的菌袋排放於地板或層架上,由於夏季炎熱,袋與袋之間最好有2厘米的距離,在催蕾期,為保持覆土的濕度,應勤噴水,噴輕水,以防泥土太濕或結塊。在溫度適合時,約15-30天就可現蕾,在子實體生長期間,噴水應掌握"乾乾濕濕",因為長期高濕菇蠅和蟎蟲極易繁殖,容易招蟲害,長期乾燥自然不利於子實體的生長。另外,噴水還應噴霧裝水,以免泥土濺到子實體上影響商品價值。採摘時掌握菌蓋6分成熟,不能讓菌蓋展平只能內卷,這樣有利於包裝託運。採摘時應注意少讓泥土粘上子實體。採摘一兩批後袋面菜園土減少後要及時補土。
病蟲防治
長根菇的病害主要有細菌、粘菌和真菌中的木霉。細菌主要由袋內積水和土壤沒處理有關。粘菌則主要是長期在高濕度環境下發生的,只要經常通風控乾就可控制住,或者用草木灰溶液噴於感染處;木霉則是在長根菇菌絲生活力較弱的情況下覆土時發生的,菌絲生活力弱時搔菌和覆土都可引起感染木霉,所以要注意長根菇接種後培養期間的溫度,並確保在菌絲未老化前開袋。
長根菇的蟲害主要有蟎蟲和菇蠅。它的蟲害主要靠綜合防治。首先注意環境衛生,排袋前地面先噴殺蟲劑或撒生石灰,栽培過程注意隔斷四周的蟲源,一發現有爛菇應及時清理掉,待到長蟎蟲和菇蠅時只好分別噴施1‰的噠蟎靈和殺滅菊酯等殘留量較低的農藥。
營養
長根菇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管理
(1)菇場設施選擇土壤肥沃、腐殖質含量高、團粒結構好、有水源、不積水、無污染源的田地作菇場。將田地整理成寬1 -1.2米、高15厘米的畦床,畦床南北向,四周做10厘米高的土埂,兩畦之間留寬50厘米的作業道。在菇場四周開排水溝,溝深20厘米。畦上搭拱形蔭棚,搭棚的方法與大田蔭棚要求相同。脫袋排放之前,要在畦床上撒石灰粉進行消毒。
(2)排場覆土將菌袋用小刀割開,取出已培養好的菌絲塊,又稱菌筒,緊密臥放在畦床上。菌筒之間的空隙用破碎的菌絲塊填滿,或用肥沃的土壤填充,然後覆土。
覆土材料應在排場之前提前準備。山區栽培可選用含腐殖質豐富的山地表土作覆土材料;平原地區則可選用疏鬆的肥沃土壤,或在土中加人1000-15%的煤渣或浸濕的碧糠,以改善覆土的通透性。覆土上床之前,按常規進行土壤消毒。
畦床覆土厚2-3厘米,並保持濕潤。塑膠拱棚在排場覆土後搭建,並加蓋草苫遮蔭。塑膠薄膜先蓋在土面,出菇後將塑膠薄膜蓋在拱棚支架上,再蓋草苫。
(3)出菇管理菌筒排場覆土之後,管理的關鍵是經常保持覆土的濕潤,每天揭膜通風換氣,並利用加大溫差的方法催蕾。晝夜溫差在10℃以上時,有利於子實體發生。若於脫袋之後,在菌絲塊表面噴施酸性蛋白酶抑制劑1-2次,促使菌絲體內酸性蛋白酶轉化為中性或鹼性蛋白酶,從而可抑制菌絲生長,使營養生長過渡到生殖生長,亦可加速子實體的發生。
覆土之後,菌絲得到恢復生長,並延伸到覆土層。當覆土表面有少量白色菌絲出現時,應早、晚在覆土表面噴水,並加大通風量,控制菇棚內溫度在23℃-25℃,空氣相對濕度為85%-90%。一般在覆土後的25天左右,即有大量幼蕾破土而出;自然氣溫較低時,從覆土到現蕾需45-60天。在形成原基之前,埋在土內的培養料表面先形成一層褐色菌膜,然後在菌膜表面形成原基,再以假根形式向土層表面生長。出土之前假根尖端膨大形成白色菌蕾突出於土面,而後菌柄迅速伸長,菌蓋很快展開,並開始釋放孢子。從現蕾到子實體成熟,一般需7-10天。但因受自然氣溫的影響,子實體的生育期會縮短或延長。
菌種培養
(1)母種分離菌種分離宜採用組織分離法。每年7-10月份是野生長根菇發生的季節。因出土後的子實體常被菇蠅蛀食,菌柄和菌褶中常有小蛆,故利用開傘後的子實體作分離材料,很容易造成污染,分離成功率低。因此,最好選擇幼蕾供分離之用。在進行分離之前,要注意檢查菇蕾上是否有被蛀的蟲孔,若有蟲孔則不宜作分離材料。
對分離材料表面滅菌處理,然後從菌蓋中取一小塊組織或一小片菌裙,用無菌接種針接種到PDA斜面培養基的中央,在24℃-28℃條件下培養,經6~8天,菌絲在培養基斜面長滿。再經轉管純化培養,即可獲得純母種。長根菇菌絲體白色,氣生菌絲旺盛,絨毛狀,培養基不變色,菌絲層後期邊緣帶褐色。
(2)母種培養基配製母種採用以下培養基配方。
配方1;胡蘿蔔100克,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2:馬鈴薯20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氫鉀3克,硫酸鎂15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3:酵母膏2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氫鉀1克,磷酸氫二鉀0.5克,硫酸鎂0.5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4:雜木屑200克,麥麩20克,蔗糖20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5:馬鈴薯200克,麥戴50克,葡萄糖18克,磷酸二氫鉀2.5克,硫酸鎂1.5克,維生素3,10毫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上述培養基按常規方法製備、滅菌,接種後,在25℃~26℃條件下培養6-7天,菌絲較為潔白長滿料面培養基。
(3)原種和栽培種製作培養基配方常用以下幾種。
配方1:小麥94%(浸泡過夜,翌日煮沸15分鐘),雜木屑5%,石膏1%,料與水比1,.2-1.3,pH自然(以下同)。
配方2:棉籽殼78%,麥麩20%,蔗糖1%,石膏1%。
配方3:雜木屑78%,麥教20%,蔗糖1%,石膏1%。
按常規裝瓶、滅菌、接種,置於25℃±1℃培養。750克瓶裝原種35-40天長滿;15厘米* 26厘米袋裝栽培種35天左右長滿。在雜木屑、麥麩培養基生長的菌絲潔白,絨毛狀,氣生菌絲較為發達。
配方製作
(1)培養料配方常用配方有以下幾組。
配方1:雜木屑75%,麥麩20%,玉米粉3%,蔗糖1%,石膏粉1%。
配方2:棉籽殼78%,麥麩20%,蔗糖1%,過磷酸鈣1%。
配方3:棉籽殼80%,麥麩15%,玉米粉3%,過磷酸鈣1%,石膏粉1%。
配方4:玉米芯62%,豆秸粉30%,麥麩7%,石膏粉1%。
配方5:雜木屑50%,甘蔗渣25%,麥麩20%,玉米粉3%,蔗糖1%,石膏粉1%。
配方6:雜木屑72%,麥麩20%,玉米粉5%,蔗糖1%,過磷酸鈣1%,石膏粉0.5%,尿素0.5%。
(2)配製方法按上述配方,調含水量至60%-65%,料水比1,1.2-1.4,pH為6.5-7o通常在配料後直接裝袋。有些地方採取發酵料栽培,在裝袋前預先進行堆制發酵,一般堆制12天,翻堆3次。
栽培袋採用規格為15厘米*30-33厘米* O.05厘米或17厘米*30-33厘米*0.05厘米的低壓聚乙烯塑膠袋裝料。裝料時分層將培養料壓實。為提高裝袋質量,最好採用裝袋機分裝。後一種規格的長袋,兩端用繩索扎封袋口;前一種規格的短袋,在料袋上端套無棉體蓋封口。
袋滅菌通常採用常壓滅菌,在100℃溫度下保持15-20小時。高壓滅菌,在0.147兆帕壓力下保持1.5-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