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自1956年開始展開現代火箭的研製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中程火箭試飛成功之後,即著手研製多級火箭,向空間技術進軍。經過了五年的艱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誕生,首次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中國航天技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現在,“長征”系列火箭已經走向世界,享譽全球,在國際發射市場占有重要一席。歷史
“長征1號”運載火箭是一種三級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小型有效載荷。火箭全長29.86米,最大直徑2.25米,起飛重量81.6 噸,起飛推力112噸,能把 300千克重的衛星送入440 公里高的近地軌道。1970 年4月24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東方紅1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奠定了長征系列火箭發展的基礎。
“長征1號D”運載火箭是“長征1號”火箭的改進型。 主要的改進有:提高一子級發動機推力;提高二、三子級性能;採用“平台-計算機”全慣性制導。經過改進,“長征1號D”火箭可以發射各種低軌道衛星,並已投入商業發射。
“長征2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的航天運載器的基礎型號。在“長征1號”的技術基礎上,發展了“長征2 號”、“長征3號”和“長征四號”系列運載器。
“長征2號”火箭是一種兩級火箭,全長31.17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 190噸,能把1.8噸的衛星送入距地面數百公里的橢圓形軌道。1975年11月26日, “長征2號”火箭完成了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發射任務。
改進型“長征2號C”火箭,採用了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箭長增加到35.15 米,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增加到2.4噸,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長征2號D”火箭,也是一種兩級液體火箭。主要在“長征2號” 火箭的基礎上採取增加推進劑加注量和增大起飛推力的方法,使運載能力進一步提高。火箭全長38.3米,起飛重量232 噸。
“長征2號E”捆綁火箭,是以加長型“長征2號C”為芯級,並在第一級周圍捆綁四個液體助推器組成的低軌道兩級液體推進劑火箭。火箭總長49.68米,直徑3.35 米。每個液體助推器長為15.4米,直徑2.25米,芯級最大直徑4.2米。總起飛重量461噸,起飛推力600噸,能把 8.8噸至9.2噸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經適當適應性修改後,還可以用來發射小型載人飛船。
“長征3號”運載火箭是在“長征2號”火箭基礎上於1984年研製成功的,增加的第三級採用低溫高能液氫液氧發動機。火箭全長44.86米,一、二級直徑3.35米,三級直徑2.25米,起飛重量 204.88噸,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1.6噸。“長征3號”火箭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運載火箭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是中國火箭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首次採用了液氫、液氧作火箭推進劑;首次實現火箭的多次啟動;首次將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長征3號A”火箭長 52.52米,最大直徑3.35 米,起飛重量240噸,主要運載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也可以運載低軌道、極軌道或逃逸軌道的有效載荷。
“長征3號B”火箭是在 “長征3號A”和“長征2號E”火箭的基礎上研製的大型三級液體捆綁火箭,芯級基本上就是“長征3號A”,而助推器及其捆綁結構則與“長征2號E”相同。“長征3號B”火箭的主要任務是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重型衛星,亦可進行輕型衛星的一箭多星發射或發射其它軌道的衛星。 火箭長54.84米,最大直徑8.45米,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為5.0噸。
“ 長征3號C ”則是在 “長征3號B”的基礎上, 減少了兩個助推器並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其主要任務是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可以進行一箭多星發射或發射其它軌道的衛星。 火箭長54.84米,最大直徑 8.45米,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為3.7噸。
“長征4號”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風暴1號”、“長征4號”、“長征4號A”、“長征4號B”等火箭。
“風暴1號”為兩級液體火箭,主要用於發射低軌道衛星,並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發射任務。火箭長32.57米,最大直徑3.35米。1982年停止使用。
“長征4號”是在“風暴1號”基礎上研製的三級常規運載火箭,作為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運載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後改型為 “長征4號 A ”,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火箭長41.9米,最大直徑3.35 米。
“長征4號B”是在“長征4號A”基礎上發展的一種運載能力更大的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的對地觀察套用衛星。火箭長45.58米,最大直徑3.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