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鑿壁借光](/img/f/9c0/nBnauM3X1UTM5kTM4ITN2kTM0QTM3kzN4ADNzQTNwAzMxAzLyU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譯文
不逮:燭光照不到。
逮:到、及。
乃:就。
穿壁:在牆上鑿洞。
邑人:同縣的人。
大姓:大戶人家。
與:幫助
傭:僱傭。
傭作:做僱工,勞作。
償:報酬。
怪:感到奇怪。
資給:借,資助。
以:用。
遂:於是。
大學:大學問家。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裡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想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語法現象
文中”怪“字,多做意動用法。意為感到奇怪。
文中最後一句“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中,後倆分句均為省略句,前面省略賓語(匡衡),後面省略主語(匡衡)。
”資給以書“除了是省略句還是介詞結構後置句,解釋為“以書資給(匡衡)”,即把書借給匡衡讀。
含義
![鑿壁借光](/img/1/602/nBnauM3XwcTM3MDO5ITN2kTM0QTM3kzN4ADNzQTNwAzMxAzLyU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出處
![鑿壁借光](/img/b/367/nBnauM3XzQDN0gTN5MTN2kTM0QTM3kzN4ADNzQTNwAzMxAzLzU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用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辨析
【詞義】形容勤學苦讀、十分刻苦。
【同義】囊螢映雪、焚膏繼晷、鑿壁借光。
【反義】不學無術、目不識丁、胸無點墨。
示例
【造句】學習是很艱苦的事,沒有鑿壁偷光、鍥而不捨的精神是不行的。
【用例】(元·喬吉《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第三折》):“枉了你窮九經三史諸子百家,不學上古賢人囊螢積雪,鑿壁偷光,則學 《金錢記》。”
啟示
由於匡衡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乾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我們要學習鑿壁借光的精神,學習匡衡不怕艱難好學的恆心與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