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覺是感覺器官缺乏客觀刺激時的知覺體驗,並且與真正的知覺體驗有相同的特徵。幻覺是產生於外界(或軀體內部)的一種類似知覺的體驗,而不像意象是內心的體驗。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發生眼見非實的情況。例如,在快速騎著腳踏車時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朋友,打完招呼才知道認錯了人,或經常回頭察看是誰跟蹤自己。這些都是發生在視覺或聽覺器官上的錯覺。在照明不良、視覺減弱、身體疲乏、精神緊張和恐懼的情況下以及期待心理的支配下,常常會出現錯覺,這種錯覺是知覺障礙的一種,經重複驗證後可以認識糾正。在病理情況下產生錯覺,眼見非實的情況就更多了。如有些人得了某種病處於高熱譫望或半休克時,常常會將聽診器看成是蛇,將親人誤認為是自己的仇敵,將窗外的花草視為是鬼怪等。
簡介
這些圖片是利用人眼錯覺製成的.

視覺後項
視覺後項[1]
視覺後像:
盯著燈泡看三十秒種以上,盡力不要移動目光。然後把目光移任何白色的區域。
看到燈泡發光了嗎?
這就是經典的“視覺後像”。
這是怎么回事?!
視覺系統對變化的刺激更敏感。當刺激變成白色時,原來注意黑色的細胞,反應比其它細胞更強烈,產生更亮的後象,好像是一盞點燃的燈。
這是一個負後象,當然,正後象也存在。
光刺激作用於視覺器官時,細胞的興奮並不隨著刺激的終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段短暫的時間。這種在刺激停止後所保留下來的感覺印象稱為後象。
視覺後象分正後象和負後象兩種。正後象是一種與原來刺激性質相同的感覺印象。負後象則是一種與原來刺激相反的感覺印象。如光亮部分變為黑暗部分,黑暗部分變為光亮部分。正負後象的發生是由於神經興奮所留下的痕跡的作用。
我們看的電視、電影就是正後像的套用。膠片以24張/秒的速度放映,視覺的殘留使我們產生錯覺,誤認為畫面是連續的。
如果看到的是一個有顏色的光刺激,則負後象是原來注視的顏色的補色。
後象的持續時間受刺激的強度、作用時間、接受刺激的視網膜部位及疲勞等因素的影響。
深度錯覺
看看左邊的圖形,黑色表面是朝上還是朝下?
你稍微注視這個圖形,你將會感受到深度的倒轉。這個圖形也許是所有深度不明確的圖形中最具代表性的,這種深度不明確的圖形還有很多。這就是深度錯覺。為什麼會這樣?現實的立體物體,是以平面的形式反映在視網膜上。視覺系統強迫地將一個平面的圖形在感知為一個立體的圖形。然而,在視網膜上,不同的立體物體可能會有相同的平面圖像。這時,視覺系統就將平面圖形感知為其中一個立體圖形,但也可能會感知為另一個。同時,你的大腦在某個時間只能感覺到一種圖像,而不可能同時感覺到兩種圖像。這一點跟“知覺模糊”類似。
種類分析
幻覺:這個正方形看起來變形了嗎?
解析 這確實是一個完好的正方形。但是放射線會歪曲一個人對線條和形狀的感知。雖然它被稱作奧畢森幻覺,但其實它是黑林幻覺的一個變體。

黑林圖形
黑線看起來是不是向外彎曲的?解析 黑線完全是筆直而平行的。這種經典幻覺由19世紀德國心理學家艾沃德·黑林首先發現。

梯形幻覺.
哪條線顯得長一點,紅線還是藍線?解析 紅線比藍線顯得長一點,儘管它們的長度完全相等。小於90°的角使包含它的邊顯得短一些,而大於90°的角使包含它的邊顯得長一些。這就是梯形幻覺。

棋盤
解析 棋盤完全是平面的,這個棋盤以瑞典藝術家奧斯卡·路透斯沃德的一個設計為基礎,又布魯諾·危斯特創造。
節約時間的暗示

長度與透視

埃斯切爾盒子

兩個圓解析 兩個內部的圓大小完全一樣。當一個圓被幾個較大的同心圓包圍時,它看起來要比那個被一些圓點包圍的圓小一些。
扭曲的圓

韋德螺鏇:這真是一個螺鏇嗎?
解析 英國視覺科學家、藝術家尼古拉斯·韋德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弗雷澤螺鏇幻覺的變體形式。雖然圖形看起來像螺鏇,但實際上它是一系列同心圓。
愛之花.

解析 瑞士藝術家桑德羅·戴爾·普瑞特創作了這幅充滿浪漫情調的、有歧義的、含義模稜兩可的幻覺作品
身體的紫羅蘭

隱藏的拿破崙

解析 拿破崙就藏在兩樹之間。兩樹的內側樹幹勾勒出了站立的拿破崙像
比澤爾德幻覺

解析 語境會影響你對顏色的感知。所有的紅色都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是比澤爾德幻覺。
盒子幻覺

盒子幻覺:看立方體外側面上的這個圖形。哪條線與豎線垂直?哪條線不與豎線垂直?把立方體的邊線遮住,你將發現你的感知發生了變化。
解析 盒子幻覺的感知提示為你確定圖中心線段的位置提供了一個背景。離開盒子你的視覺系統就必須使用其他背景。這就是盒子幻覺
赫爾曼·格瑞德幻覺

【解析】英國視覺科學家、藝術家尼古拉斯·韋德創作了這幅精彩的幻覺產生幻覺圖。
共時對照幻覺

解析 白色方格看起來更白一點,儘管二者並沒有區別。小白格看起來好像位於黑色背景上,這強化了每一個小方格和它背景之間的亮度對比。
米勒·萊爾幻覺

解析 信不信由你,兩條紅線完全等長。透視的運用大大地增強了傳統的米勒·萊爾幻覺版本的效果。相形之下,傳統的米勒·萊爾版本遜色不少。
方格幻覺

晃動的方格幻覺:這些方格是不是看起來有點彼此傾斜?
解析 這是一個定位對照幻覺的例子。兩個方格鄰邊的定位差異,很可能被視覺系統的神經連線部分誇大了。神經連線部分有時候強化了感知的差異,這有助於我們察覺另外的微小事物。心理學家保羅·斯諾登和西門·沃特於1998年發現了晃動的方格幻覺
魯賓的面孔/花瓶幻覺

魯賓的面孔/花瓶幻覺:你看的是一個花瓶還是兩個人的頭的側面像?
解析 兩種解讀都能看到。但是,在任何時候,你都只能看見面孔或只能看見花瓶。如果你繼續看,圖形會自己調換以使你在面孔和花瓶之間只能選擇看到一個。格式塔心理學家愛德加·魯賓是這個經典的圖形/背景幻覺圖廣為人知。魯賓是從一張19世紀的智力玩具卡片上獲取的靈感。 花瓶/人臉圖形是一個主體/背景可互換的兩可圖形。它既可以看成是白色背景上兩張對視的黑臉,也可以理解為黑色背景上白色的花瓶。
在這幅主體/背景可互換的圖形里,線條有兩種外形。輪廓的外形取決於線條被認為圖畫的哪一方面--背景還是前景。視覺系統依據物體的輪廓來對其進行編碼的。同時,視覺系統必須能夠將物體從它的背景中區分出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這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某些時候,當有偽裝存在時,事情就變得困難了。
觀察者的知覺狀態和個人偏好也會有所影響。對輪廓或是外形的偏好會導致對某一方面的加強。對於同一圖形,一些人偏向於看做花瓶,一些人則更容易將其看成是臉龐。
這個兩可圖形非常重要,它表明了視覺並不是僅僅由視網膜上的圖象決定的。大腦參與了這一過程。它對視覺信息的組織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花瓶/人臉兩可錯覺的起源
1915年,丹麥心理學家Edgar Rubin使這一花瓶/人臉兩可圖形大揚其名,但追溯這一兩可圖形的家譜卻遠早於1915年。我們可以在18世紀法國的印刷品中找到例證,那些印刷品中的肖像畫不僅描繪了通常自然狀態下的花瓶,而且兩個側面像是不相同的,每個側面像代表了一個特定的人。
弗雷澤螺鏇

解析 每一個小圓的“纏繞感”通過大圓傳遞出去產生了螺鏇效應。遮住插圖的一半,幻覺將不再起作用。1906年英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弗雷澤創造了以整個系列的纏繞線幻覺圖片。
瘋狂的螺帽

解析 兩個螺帽實際是中空的,雖然它們看起來是凸面的,所以兩個螺帽並不互相垂直。螺帽被下方光源照到(一般光線應來自上方),這給人們判斷他們的真實三維形狀提供了錯誤信息。美國魔術世界里·安德魯斯創造了這個精彩的幻覺作品。
曲線幻覺

完好的圓

托蘭斯肯彎曲幻覺

解析 這三個圓弧看起來彎曲度差別很大,但實際它們完全一樣,只是下面兩個比上面那個短一些。視覺神經末稍最開始只是按照短線段解釋世界。當線段的相關位置在一個更大的空間範圍延伸概括後,彎曲才被感知到。所以如果給定的是一條曲線的一小部分,你的視覺系統往往不能察覺它是曲線。
舞者與手勢

三角長度幻覺

三角長度幻覺:哪個顏色的線看起來更長?
解析 綠色線看起來比紅色線長,雖然它們其實一樣長。
lov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