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1893年6月14日,錢大鈞出生於江蘇省崑山正儀鄉(現為真議鄉)的商人家庭。他的祖父錢伯熊,是前清貢士。父親錢自梅,母親江氏,兄弟4人,他排行老末。4歲時,他父親帶著全家遷居蘇州。6歲時,他進入私塾讀書,讀完四書五經。1902年,他轉入英華學校學習,後又轉入新創立的初等國小就讀;翌年,考入蘇州城內羊王廟長洲高等國小堂,學習成績很好,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師喜愛。14歲時,其父病故,他家境更為清寒。兩年後,母親去世,為生活所迫,隨次兄去上海經商。他以志趣不投為由,返回蘇州,復讀於長洲高等國小堂,1909年因成績優異而被學校保送入南京的江蘇陸軍國小第四期。從此,他和軍旅生活結緣。學習三年,正值1911年,爆發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陸軍國小也在這場政治變動中停辦了。錢大鈞隨即去上海參加學生軍,投身於反對清政府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活動。當時,上海革命黨人鈕永建在淞江軍政分府創辦了一所淞軍幹部學校,他與蔡熙盛、薛棟等一起進入該校學習,6個月後畢業,被派到弁目隊當班長。
1913年,江蘇陸軍國小堂改為學校。錢大鈞回校補訓,完成陸軍基礎教育,半年後畢業,回淞軍任別動隊排長。孫中山"二次革命"錢大鈞時,江西的李烈鈞和南京的黃興出兵討伐竊國大盜袁世凱,錢大鈞隨淞江鈕永建組織的學生軍和敢死隊攻克上海郊區龍華,進而攻打上海製造局(現為江南造船廠),失利後,退到吳淞、嘉定一帶,遂解散。1914年,錢大鈞被鈕介紹去日本。至東京,他認識了孫中山,並加入了東京大森浩然學社,聆聽孫中山的教導,親承孫中山的革命薰陶。這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出兵青島和膠濟鐵路沿線,奪取了德國在山東的侵略地盤。中國留日學生憤而歸國從軍,抵禦外敵。錢大鈞也於同年年底回國,應召赴武漢南湖,入陸軍第二預備學校。
1915年元旦,袁世凱復辟帝制,引起全國人民的義憤。錢大鈞聯契約志,積極從事倒袁運動。而袁世凱則加強軍閥統治,不斷派兵鎮壓,到處搜捕革命黨人。他被湖北都督王占元懷疑,無法留在武漢,於是秘密轉到上海,先在《時事新報》擔任日文翻譯。一個月後,鈕永建在淞江重建舊部,錢大鈞便赴淞江,幫助鈕組訓新軍,來往於上海及其附近地區,配合蔡鍔等在雲南發動的"護國"運動。第二年6月,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可恥地結束了罪惡的一生。錢大鈞又回到湖北軍校,恢復學業,於同年12月畢業,遞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7年4月,他以學習成績優異被選送日本士官學校,在中國學生隊第十二期炮兵科深造。
1919年6月,錢大鈞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後,任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第四隊分隊長。正逢直奉戰爭,學業遂陷於停頓。次年10月,他奉命參加復校工作,任第九期炮兵隊隊長。在籌備復校期間,錢大鈞深感北洋軍閥只重視權力之爭,而不講辦學目的,因此深為厭惡。聽說孫中山為了重建革命政權,於1921年4月在廣州召開了國會非常會議,通過了《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被選為"非常大總統"。
於是,他便辭去第九期炮兵隊長之職,於1921年南下廣州,投入粵軍第一師,師長是鄧鏗。錢被任為少校參謀,先後參加了西江戰役、贛州戰役、討伐沈鴻英、林虎戰役。這些戰役的作戰計畫與命令均出自錢大鈞之手,因而深得師長鄧鏗的信任,遂於1923年晉升為中校參謀。自此,他與何應欽共事,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為日後的升遷打下了基礎。1924年6月,黃埔軍校正式開辦,錢大鈞是建校籌備成員之一。
他因精於兵器學,被任為中校兵器學教官,不久,升為代理上校總教官,同年,升任校本部參謀處少將處長,得到了蔣介石的信任。
錢大鈞具有儒將風度,他有兩方面才能:一是具有較堅實的軍事基礎知識,步炮射擊和器械體操,均有較高技藝;二是具有較高文學素養,尤其對古文有較深造詣,深受蔣介石寵愛。蔣介石的作戰文書多出自他的手筆。他和何應欽、顧祝同、蔣鼎文、陳誠、陳繼承、劉峙、張治中八人被人稱為蔣家王朝的"八大金剛"。
1925年1月,第一次東征時,錢大鈞為校本部少將參謀長。東征途中,他協助蔣介石、周恩來指揮部隊與陳炯明部進行了英勇的戰鬥。2月12日,東征軍進攻淡水,受敵鉗制,態勢不利。第二教導團團長王柏齡缺乏指揮作戰能力,沒有掌握好部隊,貽誤了戰機,遂被撤職。錢大鈞代理該團團長,終將敵軍擊敗。3月12日,棉湖戰鬥快結束時,第一教導團千餘人,在棉湖的西北山地,遭到敵軍林虎部主力的圍攻,傷亡慘重。錢大鈞率領第二教導團趕到,拼力奮戰,粉碎了敵軍的攻勢,並乘勝翻越猴子嶺,追擊潰逃之敵,相繼攻克了林虎部的後勤基地五華及司令部所在地興寧。是年4月底,錢大鈞被調回黃埔軍校訓練新兵,組建第三教導團,代理教育長並代行校長職務,鏇出任黨軍第一旅第三團少將團長,6月,參加了平定軍閥楊希閔和劉震寰叛亂的戰鬥。
1925年10月,舉行第二次東征,錢大鈞親率第三團防守博羅。22日,他率部攻打海陸豐,配合主力,將陳炯明部徹底消滅。12月22日,錢大鈞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少將副師長兼參謀長。
1926年1月,蔣介石辭去第一軍軍長職務,任命何應欽為第一軍軍長,晉升錢大鈞為第一軍第一師中將師長。隨後,錢大鈞與王柏齡對換,任第二師師長。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介石命錢大鈞留守廣州,任廣州警備司令,負責治安。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錢大鈞遂於第三天在廣州積極配合李濟深,逮捕、屠殺共產黨員和工人中的積極分子。白色恐怖籠罩廣州上空。隨後,他又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北路軍總指揮,受命鞏固北粵,遣散改編部隊。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後,錢大鈞奉蔣介石之命,力圖堵截。8月25日,錢大鈞率部在瑞金的壬田與起義部隊發生激戰,結果,錢部兩個團被擊潰;8月30日,又在會昌激戰,又有4個團被起義部隊消滅。但錢仍不甘心失敗,又多次堵截、戰鬥,始終未能消滅起義部隊。10月初,起義軍勝利突圍。由於他"剿共"有功,他的部隊改編為三十二軍,錢晉升為上將軍長。
1928年,錢大鈞被任命為淞滬警備司令兼上海市黨部常委,1929年春,又擔任總司令部上將總參議。1931年1月,錢大鈞調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長兼八十九師師長,適逢教導第三師100多名傷兵鬧餉和武昌第一紗廠、震寰紗廠工人要求增加工資。錢大鈞不顧傷兵與工人的死活,蠻不講理地說:"這是有共產黨支持的。"派兵逮捕了一部分傷兵和工人,並秉承蔣介石的旨意,槍斃了多人。同年秋,武漢發生大水,錢大鈞不思抗洪,挽救人民的生命財產,卻拿著蔣介石的手諭說:"防共比防水更重要。"不準軍隊參加防汛,遂使漢口造成有史以來的最大慘案。
1932年春,錢大鈞調任第十三軍軍長,指揮湯恩伯的八十九師、孫元良的八十八師,仍駐防武漢。蔣介石"圍剿"紅軍的計畫、方略、命令均出自錢大鈞之手,而且他所轄的八十八、八十九兩師,也是"圍剿"蘇區的主力。
1936年1月,蔣介石正式成立了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下設兩個處,錢擔任第一處主任兼侍衛長,其工作直接對蔣負責,負責全國的政治、軍事、黨務等各項工作。侍從室的地位凌駕於國民黨政府各部門之上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寇大舉侵華。12月,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遷都武漢。由於錢大鈞嗜財如命,得罪的人多,蔣介石不得不將他調離了侍從室。但由於有宋美齡的支持,他仍在航空委員會撈到了肥缺,擔任了秘書長、參謀長之職。1938年2月,他又接任航空委員會主任職務,專門指揮對日作戰。
5月中旬,為了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窮兵黷武、害人害己的暴行,錢大鈞組織空軍遠航日本本土夜投"紙彈"(即宣傳彈)。當時有人問錢大鈞:"為什麼不用炸彈轟炸日本東京而用紙彈?"錢說:"炸彈不如紙彈來得意義大。加之炸彈太重,掛上炸彈,飛機飛不了那么遠。"經過細緻的研究,奇襲日本本土的行動計畫報經蔣介石批准,最後確定由駐成都的十四中隊隊長徐煥升率本中隊8人,執行這項艱巨而又危險的任務。當時,中國空軍力量薄弱,如果從武漢起飛,燃料載量不夠回程之用。他找徐煥升商量,徐說:"東海之濱,有個麗水機場,略加修整,就可起航。"錢大鈞同意此案,立即布置修整麗水機場。
5月17日,十四中隊由成都飛到漢口。18日,在武昌官邸,他們受到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接見,在座的有錢大鈞等陪同。同日下午,錢又召見徐煥升等8人,鄭重地對他們說:"此行任務艱巨,但絕不是命令,必須出於自願,你們還可以再考慮一個小時,而後答覆我。"錢的話音剛落,徐等8人異口同聲地答道:"我們弟兄都願意這樣乾,請看我們的決心。"8人當場寫了志願書。19日晚上,徐煥升等駕駛"馬丁"號飛機,起飛之前,他們從起飛基地給軍事委員會發來電報,內稱:"職謹率全體出征人員向領袖暨諸位長官行致敬禮,以示接受此項工作之莫大榮幸,並誓以犧牲決心盡最大努力,完成此非常之使命。"起飛後,機上不斷與地面電台聯繫。錢大鈞通宵守在電話機旁,不時與電台互通電話。飛機進入日本本土後,躲過探照燈的照射和高淞滬抗戰期間,中國空軍轟炸日軍據點。在東京、大阪、長崎等地上空,將大量宣傳品投擲下去,最後勝利返航。此事弄得日本朝野皆驚,防空部隊也慌了手腳。
它激勵了中國兵士的士氣和民心,並獲得國際上的讚譽。徐煥升等返回武昌時,錢大鈞等特地到機場歡迎,並讓他的女兒向英雄們獻花。中國共產黨在武漢的領導人董必武等也到機場歡迎,並向空軍英雄贈送了錦旗。
1939年初,錢大鈞因私分軍火被人告發,遭撤職查辦處分。錢在四川落拓,他便到銅梁縣虎嶧鎮西溫泉創辦西泉中學,自任校長,並制訂了校訓、校規。直到1940年,在何應欽的說情下,錢大鈞才被安排到運輸統制局任參謀長,接著改任秘書長。
1945年,抗戰勝利後,錢出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長兼淞滬警備總司令。在職期間,他與英國多次交涉,收回了跑馬廳(即現在的人民廣場),禁止了賽馬、賭博等活動;又擴建了南京中路,修築了吳淞海堤,為上海的發展做了一些好事。在第三次國內戰爭全面爆發時,他已不像從前那樣受到蔣介石的器重了,後來雖然被蔣介石聘為"總統府"戰略顧問,但已沒有實權在握了。
1950年,他隨蔣介石逃到台灣,掛了一名資政,有虛名而無實權,經常與何應欽、白崇禧、顧祝同、黃鎮球等來往。蔣介石仍視他們為老友,蔣經國仍尊他們為長輩。
1982年7月21日,錢大鈞病逝於台北的"三軍總醫院",終年90歲。
評價
錢大鈞擬制的作戰計畫,不僅為蔣介石所欣賞,也使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和"半個軍事家"的劉斐等折服。錢大鈞,字幕尹,國民黨元老,黃埔軍校建校初期的老教官。他早年積極參加反清倒袁活動,後在軍閥混戰中,為蔣介石賣命,被蔣委以重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主任,陸軍上將,是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一。蔣介石的八大金剛
所謂八大金剛,是指何應欽,顧祝同,陳誠,劉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他們都是從廣州黃埔軍官學校教官出身而起家的。在蔣介石集團中掌握兵權的,大都是八大金剛門下黃埔一,二,三期的學生。八大金剛皆由蔣一手提拔,逐漸由帶兵官躍升為封疆大吏。 | |
何應欽 | 黃埔軍校總教官,長期是蔣手下的二號人物,歷任陸海空三軍總參謀長,軍政部長,後來簽定的《塘沽協定》,被指為賣國賊,親日派,但依舊權柄在握,聲勢不改,直到到台灣後,才退出了決策層。 |
顧祝同 | 曾任黃埔軍校教官、教導團營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師長,素有“馭將之才”聲譽。先後參與東征、北伐、軍閥混戰,“圍剿”紅軍。抗戰期間,奉蔣介石密令,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黃埔嫡系將領中,顧祝同初為“八大金剛”之一,後又列名“五虎上將”,國民黨軍政高層“軍中聖人”。 |
陳誠 | 蔣介石的主要助手。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北伐軍團長、師長等職。1946年6月出任國防部參謀總長。1948年5月去職。同年12月任台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後又任“行政院長”、“副總統”、國民黨副總裁等職。 |
劉峙 | 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歷任黃埔軍校戰術教官、第一軍團總指揮、河南省主席等職。北伐時是福將,中原大戰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是長腿將軍,到了內戰時,主持徐州,為蠢豬將軍。 |
張治中 | 蔣介紹一直是很器重張治中,在中原大戰時,張治中被委以重任,危局過後,便回到軍校當教育長練兵,在後來的凇滬抗戰,平定十九路軍,凇滬會戰的戰役中莫不如此,不爭兵權,也因此張在抗戰開始後長伴在蔣的身邊,擔任政治部長和三青團書記長等要職,他還促成了兩次和談,第二次和談時留在了大陸。 |
錢大鈞 | 國民黨元老,黃埔軍校建校初期的老教官。他早年積極參加反清倒袁活動,後在軍閥混戰中,為蔣介石賣命,被蔣委以重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主任。錢大鈞擬制的作戰計畫,不僅為蔣介石所欣賞,也使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和“半個軍事家”的劉斐等折服。 |
蔣鼎文 | 國民黨“雙料”高級將領,在國民黨軍隊內部,他不僅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而且還被稱為是何應欽的“四大金剛”之一。早年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學堂。曾參加討伐陳炯明、北伐戰爭、蔣桂戰爭、蔣馮閻戰爭,第三、第五次對中共“圍剿” ,並參與過鎮壓福建事變。 |
陳繼承 | 此人受蔣的重用,參與了諸多事件,卻沒什麼關鍵的地方。正是沒有什麼大功,也沒有什麼大過,不出彩,唯一著名的一次是鎮壓青年學生的“七五”慘案,後來也是去台,52年退役,到招商局擔任顧問,善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