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句麥

中藥,釋名 瞿麥、大菊、大半、石竹、南天竺草。氣味 (穗)苦、寒、無毒。主治 小便不利,眼睛紅腫、生瘡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60厘米,有時更高。莖叢生,直立,綠色,無毛,上部分枝。葉片線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3-5毫米,頂端銳尖,中脈特顯,基部合生成鞘狀,綠色,有時帶粉綠色。花1或2朵生枝端,有時頂下腋生;苞片2-3對,倒卵形,長6-10毫米,約為花萼1/4,寬4-5毫米,頂端長尖;花萼圓筒形,長2.5-3厘米,直徑3-6毫米,常染紫紅色暈,萼齒披針形,長4-5毫米;花瓣長4-5厘米,爪長1.5-3厘米,包於萼筒內,瓣片寬倒卵形,邊緣繸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上,通常淡紅色或帶紫色,稀白色,喉部具絲毛狀鱗片;雄蕊和花柱微外露。蒴果圓筒形,與宿存萼等長或微長,頂端4裂;種子扁卵圓形,長約2毫米,黑色,有光澤。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3 700米丘陵山地疏林下、林緣、草甸、溝谷溪邊。

分布範圍

產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新疆。北歐、中歐、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蒙古(西部和北部)、朝鮮、日本也有。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有清熱、利尿、破血通經功效。也可作農藥,能殺蟲。

主治

1、石淋。用瞿麥子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後可下石

2、小便不利用瞿麥二錢半,栝樓根二兩,大附子一個,茯苓、山芋各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如無效。每服可加至七、八丸,以小便通暢、腹中溫暖為見效。

3、下焦結熱(小便淋閉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用瞿麥穗一兩、甘草(炙)七錢五分、山梔子仁(炒)五錢,共研為末。每次取七錢,加連須蔥頭七個、燈心草五十根、生薑五片、水二碗,煎至七成,隨時飲服。此方名“立效散”。

4、子死腹中,或發作後幾天還生不下。用瞿麥煮成濃汁服下。

5、眼睛紅腫、生瘡。用瞿麥炒黃、研細。以鵝涎調勻塗眼邊。用瞿麥搗汁塗眼亦有效。

6、魚臍疔瘡(按:此瘡初起時,隆腫狹長,一端有白色突出點,形狀象魚臍,因此得名。是一種險症)。用瞿麥燒灰,調油敷患處。

7、咽喉骨鯁。用瞿麥研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竹木入肉。用瞿麥研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或用瞿麥煮汁服。一天服三次。

附方

瞿麥的主要功用是清熱、利水、通淋。亦治難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