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鋤草怨》【年代】晚唐
【作者】司馬札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鋤草怨種田望雨多,雨多長蓬蒿。
亦念官賦急,寧知荷鋤勞。
亭午霽日明,鄰翁醉陶陶。
鄉吏不到門,禾黍苗自高。
獨有辛苦者,屢為州縣徭。
罷鋤田又廢,戀鄉不忍逃。
山門吏相促,鄰家滿倉谷。
鄰翁不可告,盡日向田哭。[1]
作品鑑賞
《鋤草怨》是司馬札詩作中較成功一首。全詩通過一個貧苦百姓在連陰雨剛過、天氣初晴時既要搶時間鋤草滅荒,又為官賦徭役相催逼,被迫放棄中耕的矛盾心理和怨憤不平之情的描寫,反映了唐末繁重的賦稅徭役給百姓帶來的苦難。“種田望雨多,雨多長蓬蒿”兩句,寫老百姓久旱盼雨,而雨多又釀成澇災的矛盾心情。禾苗無雨不長,一個“望”字,表達了農民心中對豐收的無限希冀之情;兩個“雨多”的聯珠使用,則把旱象解除,澇災又上升為主要矛盾的境況給突出出來了。這兩句寫的是人願與天災之間的矛盾。
“亦念官賦急,寧知荷鋤勞”,意思是說:百姓但掛念著官府逼賦甚急的痛苦,哪裡把草滅荒的辛勞放在心上。官賦之苦甚於荷鋤之勞,這實際上抒發的是人禍烈於天災的怨恨。
“亭午霽日明,鄰翁醉陶陶”,採用對比的方法,把百姓“鋤禾日當午”的辛勞與統治者縱情宴樂的懸殊差別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一方面是搶時間滅荒,一方面卻在浪費寶貴光陰,醉生夢死,突出地表現了農民對不勞而食的統治階級的怨憤之情。
“鄉吏不到門,禾黍苗自高”,這兩句是說:你鄉間的官吏即使不登門關照,田裡的莊稼在老百姓汗水的浸泡下也自然會茁壯生長,這裡,老百姓對鄉吏的憎惡之情含蓄深沉,躍然紙上,表現出老百姓朦朧的反抗意識。
“獨有辛苦者,屢為州縣徭”,這兩句承上四句而來,表達了農民對鄉吏等遊手好閒者的怨責,和對自己被迫拋家舍田去服徭役的不滿之情。“獨”字在“辛苦者”與統治者、鄉吏之間劃出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壕塹,“屢”字則從數量的角度揭示出徭役的頻繁,這是導致百姓怨謗的原因之一。
“罷鋤田又廢,戀鄉不忍逃”,寫出了百姓欲為逃避徭役流落他鄉而又受愛田戀土之情相牽的矛盾心理。據《新唐書》記載,安史亂後,徭役繁多,“百姓竭膏血,鬻親愛,旬輸月送,無有休息。吏因其苛,蠶食於人。是以天下殘瘁,盪為浮人,鄉居地著者百不四五。”“浮人”即流浪者,百姓紛紛出逃,在本鄉本土居住的人不到百分之四、五,足可見出“苛政猛於虎”也。
“出門吏相促,鄰家滿倉谷。鄰翁不可告,盡日向田哭”,不僅寫出了農民和統治者沒有共同語言的嚴重對立,而且更寫出了農民有苦無處訴的現實的黑暗。這首詩歌通篇充滿貧苦農民對天災人禍的怨憤之情,詩中並未著一個“怨”字,而是把深廣的怨恨寄寓在可感的形象中,通過形象展示情懷。如對天災的怨艾以“雨多長蓬蒿”來狀之;對統治者的怨責用“亭午霽日明,鄰翁醉陶陶”、“鄰家滿倉谷”來寫之;對鄉吏的諷刺、怨憤則通過“鄉吏不到門,禾黍苗自高”、“出門吏相促”來繪之,從而使人感得怨得入情入理,真摯感人。
其次,詩人很善於刻寫百姓矛盾的心理狀態。第一、二句盼雨多和怨草長的矛盾心理,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三、四、十一、十二等四句,展示了賦稅徭役逼人流離失所與鄉民愛田戀土的矛盾。正是通過這種多層次多側面的刻畫,才充分表現出百姓內心世界的痛苦、怨憤之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