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簡介
銅山,隸屬江蘇省徐州市,古稱“大彭氏國”,相傳在原始社會晚期,堯封顓頊後裔籛鏗(彭祖)於此,稱大彭氏國,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秦統一中國後,置彭城縣。此後,此疆彼界,分隸變化無常。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為府,始置銅山縣,因境內微山湖中的銅山島而得名。
隨著銅山建制與隸屬的調整更迭,銅山縣法院名稱及院址也數度變遷。1949年2月,銅山縣設立司法科,1950年5月撤銷銅山縣司法科,改編為銅山縣人民法院,1952年5月,根據華東軍政委員會的批覆和山東省人民政府的通知,撤銷銅山縣建制,銅山縣人民法院亦隨撤銷。1953年4月8日,江蘇省人民政府遵照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指示,撤銷銅北縣、邳睢縣和徐州市郊區,恢復銅山縣建制,同時成立銅山縣人民法院。1967年2月,銅山縣公、檢、法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徐州軍分區和六〇七四部隊接管。1974年1月,銅山縣軍管會撤銷,縣人民法院恢復原建制,法院駐地徐州市海鄭路,後改為徐州市和平路50號。2006年11月搬遷至現址,2010年9月,隨著銅山撤縣劃區,更名為徐州市銅山區人民法院。
銅山法院現址占地面積25畝,審判綜合大樓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地面8層地下2層共10層,設有大法庭1個、中法庭2個、小法庭20個。院下轄三個人民法庭,各建有120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全院現有在編幹警167人,本科以上學歷占95%以上,碩士研究生32人。
機構設定
銅山法院現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行政審判庭、少年家事審判庭、執行局(下設執行實施一庭、執行實施二庭、執行裁決庭),立案一庭、立案二庭、審判監督庭、辦公室、政治處、研究室、司法行政裝備科、司法鑑定科、審判管理辦公室、司法警察大隊等16個部門。下設張集、茅村、鄭集三個人民法庭。另按有關規定設定紀檢監察室。
法院建設
銅山,四千年歷史源遠流長。與共和國同年誕生,相伴成長,銅山法院走過了六十餘載春秋。在這片厚重多彩的土地上,幾代銅山法院人堅持黨的領導、牢記司法為民、恪守公平正義,譜寫了一曲曲奮發向上的壯歌,湧現出“全國優秀法官”李開華和“全國法院集體一等功”三堡人民法庭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引領著後繼者為了社會安定與和諧,不辱使命,不懈進取,不斷超越。
圍繞“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銅山法院創新發展的腳步鏗鏘有力。從結對聯繫農村、社區號角的率先吹響,到訴訟信息有限披露的全國首創;從破產審判的交口讚譽,到涉黑審判經驗的全省推廣;從司法鑑定的陽光操作,到聽庭評審的民意溝通;從人民法庭的改革創新,到執行聯動的機制構建……銅山法院人登高望遠,負重前行,迎來了和諧銅山法治銅山的盎然春天,交出了一份份人民滿意、民眾認可的答卷,獲得了“全國優秀法院”的殊榮。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國家級媒體100多次報導銅山法院工作,銅山法院審判和執行的典型案例在央視《今日說法》《經濟與法》《經濟半小時》《道德觀察》《一線》等欄目播出30多檔。“江蘇最美法官”陳魏辦理贍養案件時“與不孝子同坐垃圾池”的換位體驗式執行,2014年母親節前被全國各大媒體廣泛報導,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點“贊”。
和著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強勁東風,銅山法院人把一個個榮譽作為新的起點,為捍衛法律的公平公正,為實現奮發有為的中國夢,不斷續寫著壯麗華章,構築更加輝煌的明天。
所獲榮譽
2008年以來,銅山法院連續五年在徐州市法院系統綜合排名第一,先後被徐州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授予全市法院唯一的“法治徐州建設示範點”,被徐州市政府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被江蘇省文明委授予“江蘇省文明單位”,被江蘇省紀委等9家單位命名為“全省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被省婦聯授予“巾幗文明崗”稱號。江蘇省高院表彰為“全省法院基層基礎建設先進集體”“全省法院訴調對接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涉訴矛盾糾紛化解先進集體”“全省法院審判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審判績效先進集體”“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新聞宣傳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信息化促進規範化示範點”“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等榮譽。銅山法院先後被省高院記集體二等功、集體一等功、全省優秀法院。
2013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優秀法院”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