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運用各種不同的針具刺入腧穴,或刺激腧穴、經絡,以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稱針法、刺法。針刺療法和灸法共同組成針灸療法,是中醫針灸學的重要技術和治療手段。臨床常用的針具有毫針、三棱針、皮膚針、皮內針、火針、鍉針、圓利針等。還有一種芒針,又稱長針,是毫針長度的延長,同屬於毫針類。
基本分類
根據針具的不同形制、用途、刺激方式等,針刺療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毫針療法。用毫針(包括芒針)刺入皮內。
②皮膚針療法。用多支短針淺刺人體皮膚。
③皮內針療法。以特製的小型針具固定於腧穴部的皮內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埋藏。
④火針療法。用特製的針,針尖用火燒紅,迅速刺入人體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療疾病。
⑤水針療法,又稱穴位藥物注射法。用注射針刺入皮膚後,推注相應藥物治病。
⑥鍉針療法。用鍉針按壓經絡腧穴治病。
⑦電針療法。以毫針刺入腧穴後,針柄通過電流,以加強刺激量。
⑧刺絡療法。用三棱針刺血絡以放血治病。
⑨圓利針療法。用圓利針點刺體表或挑刺皮下組織。
針具選擇
針具選擇應以具有一定的硬度、彈性和韌性,臨床上有金質、銀質和不鏽鋼三種。金質、銀質的針,彈性較差,價格昂貴,故較少套用。臨床套用一般以不鏽鋼為多。選針具應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的長幼、形體的肥瘦、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虛實、病變部位的表里淺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體部位,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如男性、體壯、形肥,且病變部位較深者,可選稍粗稍長的毫針。反之若女性、體弱、形瘦,而病變部位較淺者,就應選用較短、較細的針具。至於根據腧穴的所在具體部位進行選針,一般是皮薄肉少之處和針刺較淺的腧穴,選針宜短而針身宜細;皮厚肉多而針刺宜深的腧穴宜選用針身稍長、稍粗的毫針。臨床上選針常以將針刺人腧穴至之深度,而針身還應露在皮膚上稍為宜。如應刺入0.5寸,可選1.0寸的針,應刺入1.0寸時,可選1.5~2.0寸的針。
體位選擇
針刺時患者體位選擇是否適當.對腧穴的正確定位,針刺的施術操作,持久的留針以及防止暈針、滯針、彎針。甚至折針等,都有很大影響。如病重體弱,或精神緊張的病人,採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勞,往往易於發生暈針。又如體位選擇不當,在針刺施術時,或留針過程中.病人常因移動體位而造成彎針、滯針,甚至發生折針事故。因此根據病情選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選擇適當的體位,既有利於腧穴的正確定位又便於針灸的施術操作和較長時間的留針而不致疲勞的原則。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有如下幾種;
1.仰臥位:適宜於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側臥位:適宜於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3.伏臥位:適宜於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適宜於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適宜於取後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6.側伏坐位:適宜於取頭部的一側,面頰及耳前後部位的腧穴。
針具用法
選擇針具針具選擇應以具有一定的硬度、彈性和韌性,臨床上有金質、銀質和不鏽鋼三種。
金質、銀質的針,彈性較差,價格昂貴,故較少套用。臨床套用一般以不鏽鋼為多。選針具應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的長幼、形體的肥瘦、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虛實、病變部位的表里淺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體部位,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如男性、體壯、形肥,且病變部位較深者,可選稍粗稍長的毫針。反之若女性、體弱、形瘦,而病變部位較淺者,就應選用較短、較細的針具。至於根據腧穴的所在具體部位進行選針,一般是皮薄肉少之處和針刺較淺的腧穴,選針宜短而針身宜細;皮厚肉多而針刺宜深的腧穴宜選用針身稍長、稍粗的毫針。臨床上選針常以將針刺人腧穴至之深度,而針身還應露在皮膚上稍為宜。如應刺入0.5寸,可選1.0寸的針,應刺入1.0寸時,可選1.5~2.0寸的針。
對腧穴的正確定位,針刺的施術操作,持久的留針以及防止暈針、滯針、彎針。甚至折針等,都有很大影響。如病重體弱,或精神緊張的病人,採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勞,往往易於發生暈針。又如體位選擇不當,在針刺施術時,或留針過程中。病人常因移動體位而造成彎針、滯針,甚至發生折針事故。因此根據病情選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選擇適當的體位,既有利於腧穴的正確定位又便於針灸的施術操作和較長時間的留針而不致疲勞的原則。
針刺體位
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有如下幾種;1.仰臥位:適宜於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側臥位:適宜於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伏臥位:適宜於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仰靠坐位:適宜於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俯伏坐位:適宜於取後頭和項、背部的腧穴。側伏坐位:適宜於取頭部的一側,面頰及耳前後部位的腧穴。
消毒工作
消毒針刺前必須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針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醫者手指的消毒。消毒的方法如下。
1.針具消毒:有條件時,可用汽鍋消毒,或用75%酒精消毒。後者將針具置於75%酒精內,浸泡30分鐘,取出試乾套用。置針的用具和鑷子等,可用2%來蘇溶液與l:1000的升汞溶液浸泡l~2小時後套用。對某些傳染病患者用過的針具,必須另行放置,嚴格消毒後再用。
2.腧穴和醫者手指的消毒:在需要針刺的腧穴部位消毒時,可用75%酒精棉球拭擦即可。在拭擦時應由腧穴部位的中心向四周繞圈擦拭。或先用25%碘酒棉球拭擦,然後再用75%酒精棉球塗擦消毒。當腧穴消毒後,切忌接觸污物,以免重新污染。
3.醫者手指的消毒:在施術前,醫者應先用肥皂水將手洗刷乾淨,待乾後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施術時醫者應儘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觸針體,如必須接觸針體時,可用消毒乾棉球作間隔物,以保持針身無菌。
針刺手法
1.左手爪切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故稱左手為“押手”;右手持針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其狀如持毛筆,故右手稱為“刺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針具,施行手法操作。進針時,運指力於針尖,而使針刺入皮膚;行針時便於左右捻轉,上下提插或彈震刮搓以及出針時的手法操針的進針。
2.夾持進針法(又稱駢指進針法):夾持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乾棉球,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膚表面位置;右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腧穴。圖8.此法適用於長針的進針。
3.舒張進針法:舒張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將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間刺入。圖9.此法主要用於皮膚鬆弛部位腧穴。
4.提捏進計法:提捏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將針刺腧穴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圖10.此法主要用於皮肉淺薄部位的腧穴進針,如印堂穴等。
留針
留針將針刺入腧穴行針施術盾,使針留置穴內,稱為留針。
留針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針刺的作用和便於繼續行針施術。一般病症只要針下得氣而施以適當的補瀉手法後,即可出針或留針10~20分鐘;但對一些特殊病症,如急性腹痛、破傷風、角弓反張、寒性、頑固性疼痛或痙攣性病證,即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有時留針可達數小時,以便在留計過程中作間歇性行計,以增強、鞏固療效。
出針在行針施術或留針後即可出針。
出針時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皮膚,右手持針作輕微捻轉,慢慢將針提至皮下,然後將針起出,用消毒乾棉球揉按針孔,以防出血。若用除疾,開闔補瀉時,則應按各自的具體操作要求,將針起出。出針後病人應休息片刻方可活動,醫者應檢查針數以防遺漏。
禁忌症與注意事項
禁忌證
1. 患者在過度飢餓、暴飲暴食、醉酒後及精神過度緊張時,禁止針刺。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2. 孕婦的少腹部、腰骶部、會陰部及身體其他部位具有通氣行血功效,針刺後會產生較強針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風池、環跳、三陰交、血海等),禁止針刺。月經期禁止針刺。
3. 患者嚴重的過敏性、感染性皮膚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4. 小兒囟門未閉時頭頂部禁止針刺。
5. 重要臟器所在處,如脅肋部、背部、腎區、肝區不宜直刺、深刺;大血管走行處及皮下靜脈部位的腧穴如需針刺時,則應避開血管,使針刺斜刺入穴位。
6. 對於兒童、破傷風、癲癇發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發作期等,針刺時不宜留針。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在針刺治療過程中,由於患者心理準備不足等多種原因,可能出現如下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1. 暈針:暈針是針刺治療中較常見的異常情況,主要由於患者心理準備不足,對針刺過度緊張,或者患者在針刺前處於飢餓、勞累等虛弱狀態,或患者取姿不舒適,術者針刺手法不熟練等。如患者在針刺或留針過程中突然出現頭暈、噁心、心慌,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表現,此時應立即停止針刺,起出全部留針,令患者平臥,閉目休息,並飲少量溫開水,周圍環境應避免噪雜。若症狀較重,則可針刺人中、內關、足三里、素髎等穴,促其恢復。經上述方法處理後如不見效並出現心跳無力,呼吸微弱,脈搏細弱,應採取相應急救措施。
為了防止暈針,針刺前應先與患者交待針刺療法的作用,可能出現的針感,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對於過度飢餓,體質過度虛弱者,應先飲少量水後再行針刺;對於剛從事重體力勞動者,應令其休息片刻後才針刺。
2、滯針;在針刺行針及起針時,術者手上對在穴位內的針體有澀滯、牽拉、包裹的感覺稱滯針。滯針使針體不易被提插、捻轉,不易起針。滯針的主要原因是針刺手法不當,使患者的針刺處發生肌肉強直性收縮,致肌纖維纏裹在針體上。出現滯針後,不要強行行針、起針。應令患者全身放鬆,並用手按摩針刺部位,使局部肌肉鬆弛。然後,輕緩向初時行針相反方向捻轉,提動針體,緩慢將針起出。
為了防止滯針,針刺前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不使患者在針刺時產生緊張,並在針刺前將針體擦淨,不可使用針體不光滑、甚至有銹斑或者彎曲的毫針。針刺時一旦出現局部肌肉攣縮造成體位移動時,應注意術者手不能離開針柄,此時可用左手按摩針刺部位,緩慢使患者恢復原來體位,輕捻針體同時向外起針,不得留針。另外,在行針時應注意不要大幅度向單方向捻轉針體,避免在行針時發生滯針。
3、彎針:針刺在穴位中的針體,於皮下或在皮外發生彎曲,稱彎針。在皮外的彎針多是由於留針被其它物體壓彎、扭彎。起針時應注意用手或鑷子持住彎針曲角以下的針體,緩慢將針起出。發生在皮下的彎針,多在走針時被發現,是由於患者在留針,或行針時變動了體位,或肌肉發生攣縮,至使針刺在關節腔內、骨縫中、兩組反向收縮的肌群中的針體發生彎曲。另是由於選穴不準確,手法過重、過猛,使針刺在骨組織上也會發生針尖彎曲或針尖彎成鉤狀。起針時若發現在皮下的彎針,應先令患者將變動的肢體緩慢恢復到原來進針時姿態,並在針刺穴位旁適當按摩,同時用右手捏住針柄做試探性、小幅度捻轉,找到針體彎曲的方向後,順著針體彎曲的方向起針、若針尖部彎曲,應注意一邊小幅度捻轉,一邊慢慢提針,同時按摩針刺部位,減少疼痛。切忌強行起針,以免鉤撕肌肉纖維或發生斷針。
為防止彎針,針刺前應先使患者有舒適的體位姿勢,全身放鬆。留針時,針柄上方不要覆蓋過重的衣物,不要碰撞針柄,不得變動體位或鏇轉,屈伸肢體。
4.斷針:針體部分或全部折斷在針刺穴位內,稱為斷針。常見原因是由於針根部鏽蝕,在針刺時折斷。如果自針根部折斷時,部分針體仍暴露在皮膚外,可立即用手或鑷子起出殘針。另一個原因是因滯針、彎針處理不當或強行起針,造成部分針體斷在皮下或肌肉組織中。此時應令患者肢體放鬆,不得移動體位,對於皮下斷針,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垂直下壓針孔旁的軟組織,使皮下斷針的殘端退出針孔外,並右手持鑷子捏住斷針殘端起出斷針。若針體折斷在較深的部位時,則需藉助於X光定位,手術取針。
為了防止斷針,應注意在針刺前仔細檢查針具,對於針柄鬆動、針根部有銹斑、針體曾有硬性彎曲的針,應及時剔棄不用。針刺時,切忌用力過猛。留針期間患者不應隨意變動體位,當發生滯針、彎針時,應及時正確處理。
5.血腫;出針後,在針刺部位引起皮下出血,皮膚隆起,稱皮下血腫。出現皮下血腫時,應先持酒精棉球壓按在針孔處的血腫上,輕揉片刻。如血腫不再增大,不需處理。局部皮膚青紫可逐漸消退。如經上述按揉血腫繼續增大,可加大按壓並冷敷,然後加壓包紮,48小時後局部改為熱敷,消散瘀血。
為了防止血腫的發生,針刺前應仔細檢查針具,針尖有鉤的不能使用。針刺時一定要注意仔細察看皮下血管走行,避開血管再行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