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內針療法

皮內針療法

皮內針又稱“埋針”,是用30號或32號不鏽鋼絲製成的圖釘型和麥粒型的兩種針具。它法是古代針刺留針方法的發展。具體來說,它是將針具刺入皮內,固定後留置一定時間,利用其持續刺激作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可以給穴位以持續刺激,減少反覆針刺的麻煩,病人還可以自己手壓埋針以加強刺激。

操作方法

(一)圖釘型皮內針埋針法:圖釘型皮內針也稱撳針,用於耳穴和體穴埋藏。在局部常規消毒後,用鑷子夾持針柄,對準穴位,垂直刺入,使環狀針柄平整地留在皮膚上,用膠布固定。
(二)麥粒型皮內針埋針法:可套用於身體大部分穴位(也有人做成蝌蚪型的皮內針) 。用消毒鑷子夾持針柄,對準已消毒的穴位,沿皮下刺入0.5-1厘米,針柄留於皮外,用膠布固定。如無皮內針,亦可用5分毫針代之。
(三)埋針時間:一般二三天為宜。秋天時間適當長點,夏天適當短點。2次埋針間隔時間:同一穴位起針後1周可再次埋針,不同穴位可以連續進行。若為疼痛疾病,埋針時間以疼痛緩解為度,不一定持續數日。

禁忌症

關節處、紅腫局部、皮膚化膿感染處、紫癜和瘢痕處,均不宜埋針。皮膚過敏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也不宜埋針。

注意事項

①穴位、針具、鑷子都要常規消毒。
②埋針處不宜水浸泡。夏季多汗時,要檢查埋針處有無汗浸皮膚發紅等。如見發紅、疼痛要及時檢查,有感染現象立即取針。埋針發生疼痛可以調整針的深度、方向,調整無效時,可能有炎症發生,應取針。
③患者可以用手指間斷按壓針柄,以加強刺激量,提高效果。但應注意手的衛生。
④若埋針處已發生感染,應給予常規外科包紮處理。如有發熱等全身反應時,適給予抗生素或中藥清熱解毒藥治療。
2
皮內針是以特製的小型針具固定於腧穴部的皮內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埋藏的一種方法。又稱埋針法。臨床需作較長時間留針的病症,可採用本法。
皮內針針具
皮內針是用不鏽鋼特製的小針。有顆粒型、撳釘型兩種:顆粒型(麥粒型):一般針長約1cm,針柄形似麥粒或呈環形,針身與針柄成一直線。撳釘型(圖釘型):針身長約0.2-0.3cm,針柄呈環形,針身與針柄呈垂直狀。

皮內針針刺方法

針刺前針具和皮膚(穴位)均進行常規消毒。
(1)顆粒型皮內針操作方法:刺入操作:左手拇食指按壓穴位上下皮膚,稍用力將針刺部皮膚撐開固定,右手用小鑷子夾住針柄,沿皮下將針刺入真皮內,針身可沿皮下平行埋入0.5-1.0cm。針刺方向:採取與經脈成十字型交叉狀,例如肺俞(膀胱經背部第一側線上),經線循行是自上而下,針則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的橫刺,使針與經線成十字交叉型。根據病情選取穴位。埋藏固定:皮內針刺入皮內後,在露出皮外部分的針身和針柄下的皮膚表面之間貼上一塊小方形(1.0*1.0cm)膠布,然後再用一條較前稍大的膠布,覆蓋在針上。這樣就可以保護針身固定在皮內,不致因運動的影響而使針具移動或丟失。
(2)撳釘型皮內針:多用於面部及耳穴等須垂直淺刺的部位。用時以小鑷子或持針鉗夾住針柄,將針尖對準選定的穴位,輕輕刺入,然後以小方塊膠布貼上固定。另外,也可以用小鑷子夾針,將針柄放在預先剪好的小方塊膠布上粘住,手執膠布將其連針貼刺在選定的穴位上。埋針時間的長短,可根據病情決定,一般1-2天,多者可埋6-7天,暑熱天埋針不宜超過2天,以防止感染。
埋針時間的長短,可根據病情決定,一般天,多者可埋天,暑熱天埋針不宜超過天,以防止感染。
皮內針適應範圍
埋針療法臨床多套用於:神經性頭痛、偏頭痛、胃痛、膽絞痛、脅痛、腕踝關節扭傷等。還可套用於某些慢性疾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哮喘、月經不調、面肌痙攣、眼瞼(目閏)動、遺尿、尿頻、痹證等。
皮內針注意事項
(1)每次取穴,一般取單側,或取兩側對稱同名穴。
(2)埋針要選擇易於固定和不妨礙肢體活動的穴位。
(3)埋針後,患者感覺刺痛或妨礙肢體活動時,應將針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4)針刺前,應對針體詳細檢查,以免發生折針事故。
(5)注意消毒,暑熱天埋針時間不超過2天,以防感染。

常用針灸手法

中醫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