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廠河村

金廠河村

金廠河村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伴鎮金廠河村委會,該村國土面積11.57平方公里,海拔1250米,年平均氣溫18.7℃,年降水量1600毫米,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勐臘縣勐伴鎮,地處勐伴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3公里,到鎮道路為公路,交通方便,距縣61公里。東與寮國接壤,南鄰曼燕,西鄰瑤區鄉,北鄰易武鄉。轄金廠河、龍潭箐、大青樹新寨、大青樹老寨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31戶,有鄉村人口1391人,其中農業人口1391人,勞動力73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06人。
全村國土面積30.74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18.7℃,年降水量16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橡膠、甘蔗、砂仁、茶葉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666畝,人均耕地3.35畝,林地17523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2.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666畝(其中:水田832畝,旱地3834畝),人均耕地3.35畝,主要種植糧食、橡膠、甘蔗、砂仁、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752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98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82畝,主要種植 橡膠、甘蔗、砂仁、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97畝,其中養殖面積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有331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31戶通電,不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8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6.1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6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0戶(分別占總數的80.06%和63.44%)。
該村到鎮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完全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210輛,機車3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32畝,有效灌溉率為17.8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2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3畝。
到2010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9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不通有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0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磚混結構房屋,還有1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2.0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3.38萬元,占總收入的74.79%;畜牧業收入58.94萬元,占總收入的18.8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10頭,肉牛24頭,肉羊1頭);漁業收入1.64萬元,占總收入的0.53%;林業收入11.65萬元,占總收入的3.73%;第二、三產業收入3.26萬元,占總收入的1.04%;工資性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1.76%。農民人均純收入143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2.18%),在省內務工1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33.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4.7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橡膠、甘蔗、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橡膠、茶葉產業。該村未成立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31戶,共有鄉村人口1391人,其中男性765人,女性626人。其中農業人口1391人,勞動力735人。該村以瑤族為主,是瑤族、漢族混居地,其中 瑤族1385人,漢族5人,傣族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91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47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沒有國小校,小學生就讀於曼燕完小,距離國小校13公里,距離勐伴九年一貫制學校2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9人,其中小學生257人,中學生82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5人,少數民族黨員35人,其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3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4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30人。

人文地理

金廠河村委會是以瑤族為主要民族的山區村委會。全村委會瑤族有1385人,占全村總人口的99.57%。主要以種植糧食、甘蔗、茶葉為主。以下簡介瑤族風情:
一、民族簡介
歷史上,瑤族和苗族有密切的親屬關係,同源於秦漢時的"武陵蠻"部落。雲南的瑤族是明、清以後分別從兩廣和貴州遷入文山境內的。以後又分遷到紅河流域和墨江、勐臘等地。我鎮的不少瑤族不僅會說本民族的語言,還兼操漢語、壯語、傣語和苗語,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二、宗教信仰
瑤族的宗教信仰比較複雜,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對瑤族影響很大,凡屬喪葬一套祭祀儀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進行,只是其中摻雜了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內容。
三、飲食習慣
日常菜餚有黃豆、飯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勐伴瑤族利用“鳥盆”捕捉候鳥,醃製為酢,是款待貴客的美味佳肴。
四、住房特點
瑤族住房有木樓、茅房和小部分泥牆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棟三間,中為廳堂,兩側房前部為爐灶或火塘,後部為臥室,屋前屋後,分設洗澡棚或 豬牛欄。
五、婚姻習俗
瑤族一般不與外族通婚,招贅習俗較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戀愛較為自由,利用節日、集會和農閒串村走寨的機會,通過唱歌形式,尋找配偶,雙方合意,即互相贈送信物,“各自配合,不有父母”;也有需徵求父母同意,請媒說合,方可結婚的。瑤族的婚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男到女家結婚,一種是女到男家結婚,以後一種形式居多。第一種形式的婚姻,婚後夫妻要輪流照顧雙方家庭。女方生下孩子,若夫妻是異姓,第一個孩子隨女方姓,以此類推。形成“同胞兄弟姐妹不同姓”的情況。瑤族的婚姻習俗,使男女地位平等,同時也解決了雙方家庭的後顧之憂問題。
六、服飾特點
瑤族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曾有“過山瑤”、“紅頭瑤”、“大板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白頭瑤”等自稱和他稱,金廠河村委會的瑤族為“藍靛瑤”。其民族在風俗習慣方面一直保有本民族傳統的特點,尤其在男女衣著上更為明顯。瑤族婦女善於刺繡,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繡有精美的圖案花紋。髮結細辮繞於頭頂,圍以五色細珠,衣襟的頸部至胸前繡有花彩紋飾。男子則穿無領對襟長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著大褲腳長褲。瑤族男女長到十五、六歲要換掉花帽改包頭帕,標誌著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了。男孩到十一、二歲要經過“度戒”,“度戒”具有成禮的性質。一些瑤寨為了宣傳“十戒”,還特意請老藝人說唱,教育青少年勿淫、勿盜、勿奸、勿懶,要好好學上進,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等。瑤族婚戀自由,婚禮也比較節儉。藍靛瑤有上門入贅的習俗。
七、瑤族節日
瑤族的節日較多,有大節日、小節日之分。大節日有盤王節、春節、清明節等,小節日幾乎每月都有。盤王節,俗稱“跳盤王”、“還盤王願”。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時為農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戶、數戶或一村進行。主要儀式由師公跳神祈禱,昌盤王歌,跳長鼓舞,禱告盤王(盤瓠)保佑賜福。節日氣氛十分隆重。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各村的衛生道路需硬化;2、各村組需建辦公用房各1間、活動場所各1個、公廁各2個;3、需修水溝、水壩灌溉農田。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大力發展種植橡膠、甘蔗及茶產業;2、發展養殖業,科學養豬、科學養牛,逐步形成規模化、科學化發展;3、改善村容村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