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祭祖](/img/0/574/nBnauM3X0EDN3YTM0ITO4Az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yk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重陽節的歷史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香港重陽祭祖
近年香港,每逢重陽當天,政府有關部門及公共運輸機構便
![重陽祭祖](/img/7/e80/nBnauM3XyATM4czN1ITO4Az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yk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說明
![重陽祭祖](/img/d/ef6/nBnauM3XyIDN5gDOwITO4AzMwITM5YTO2QDMwADMwAzM2AzLyk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新界廖族秋祭
上水鄉廖氏族人對祖先的祭祀主要是春秋二祭:春祭於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在萬石堂大宗祠舉行,而秋祭則在農曆九月初九、初十(亦即重陽節的正日和翌日)分別於鰲地及虎地舉行。鰲地是廖族開基祖廖仲傑的墓地,位於上水金錢村,屬衣冠冢。其左右兩旁是長房七世祖樂得公和三房八世祖培岡公的墳墓。由於他們的後裔曾資助重修墓地,因此倆人得以與開基祖葬於同一墓地。虎地(因風水地形而得名)是二世祖自玉公的墓地,位於粉嶺和合石之山麓間。在秋祭正日,族長、二族、房長、父老(六十一歲或以上的男性族人)、鄉紳及其他宗族成員,聯同鳳溪學校員生列隊前往先人墓地拜祭。當所有人到達仲傑公墓,族中負責祭祀儀式的通贊便會安排參拜者根據輩分的高低就列於祖墳前,準備拜祭。首先燃放爆竹,然後奏樂,接著參拜者行三叩首之禮,之後由族長奠酒,獻香燭及祭品。在宣讀祝文後,各鄉紳依輩分次序奠祭。禮成後,輩分較高的族人可領取胙肉一份,當地人稱之為‘太公分豬肉’。在農業社會,豬肉是一種貴重的食物;故此,‘太公分豬肉’這一儀式可反映出宗族對輩分的重視及禮遇。現在雖然豬肉已變成很普通的食物,但它的象徵意義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緊接族人拜祭的,是鳳溪學校的省墓隊。儀式的程式是先靜默三分鐘,然後奏樂,唱校歌和省墓歌,接著隊員向先人鞠躬及獻花,讀祭文。最後,有專人負責在附近烹煮食物,然後眾人在墓地附近一同享用,稱為‘食山頭’。上水廖族除了春秋二祭外,清明節不會舉行祭祖儀式。以往秋祭只容許男性參加,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容許婦女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