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名〉
又如:醮辭(古代舉行冠禮時,父親酌酒使其子飲用時所念的祝辭);醮醴(古代冠禮中的一種簡單儀節);醮酒(奠酒;敬酒);醮影(倩影;美麗的影子)
男子年滿二十要行冠禮,表示已成為成年人,在冠禮活動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則用酒”,慶賀自己走向成熟。
醮子:正賓向著西邊,
贊者奉上酒,笄者轉向北,正賓接過醴酒,走到笄者席前,面向笄者,念祝辭曰:“甘醴惟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
考不忘。”笄者行拜禮,接過醴酒。正賓回拜。笄者入席,跪著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後持酒象徵性地沾嘴唇,再將酒置於几上,有司奉上飯,笄者接過,象徵性地吃一點。笄者拜,正賓答拜。笄者起身離席,站到西階東面,面朝南。祈禱神靈的祭禮,後專指道士、和尚為禳除災禍所設的道場
醮,祭也。――《廣雅》
醮諸神。――宋玉
醮jiào
⒈〈古〉古代結婚時用酒祭神的禮(冠禮和婚禮的一種斟酒儀式)。
⒉再~:(再嫁)舊時稱寡婦再嫁。
⒊舊時祭祀、祈禱神靈的迷信活動:~諸神。〈引〉道士設壇祭祀(迷信):打~。
醮qiáo 1.憔悴,煩惱。
“醮”的原意是祭,為古代禮儀。《說文》曰其一為冠娶二為祭祀。道教繼承並發展了醮的祭祀一面,藉此法以與神靈相交感。
“醮”亦有“醮法”。所謂“醮法”,指齋醮法事的程式、禮儀等規矩。
“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會有相應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龍醮、正一傳度醮、羅天大醮等等。齋法與醮法本不一樣,後來相互融合,至隋唐以後,“齋醮”合稱,流傳至今,成為道教科儀的代名詞。
“齋醮科儀”指醮禱活動所依據的一定法規。一般有陽事與陰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與幽醮之分。
清醮有祈福謝恩,卻病延壽,祝國迎祥,祈晴禱雨,解厄禳災,祝壽慶賀等,屬於太平醮之類的法事。
幽醮有攝召亡魂,沐浴度橋,破獄破湖,鍊度施食等,屬於濟幽度亡齋醮之類的法事。
宮觀道眾每逢朔、望日,重要節日,祖師聖誕,都要舉行祝壽、慶賀等典禮,這些常行的儀規統屬齋醮科儀。
拼音是jiao的漢字
拼音是jiao的漢字共有141個,如下: |
澆|剿|叫|腳|交|教|較|焦|膠|嬌|絞|攪|驕|狡|矯|郊|嚼|蕉|轎|窖|椒|礁|餃|鉸|酵|徼|艽|僬|蛟|敫|嶠|跤|姣|皎|茭|鷦|噍|醮|佼|湫|鮫|撟|僑|僥|儌|勪|卻|呌|喬|嘂|嘦|嫶|嬌|嬓|孂|峧|嵺|嶕|嶠|嶣|恔|憍|憢|挍|捁|撟|撹|攪|敎|敥|敽|敿|斠|晈|暞|曒|橋|櫵|湬|滘|漖|潐|灂|灚|烄|焳|煍|燋|獥|珓|璬|皦|皭|矯|穚|窌|笅|筊|簥|糾|絞|纐|腳|膲|臫|芁|茮|菽|萩|蕎|藠|蟜|蟭|覐|覚|覺|訆|譑|譥|賋|趭|踋|蹻|較|轇|轎|釂|釥|鉸|鐎|餃|驕|骹|鮫|鱎|鵁|鵤|鷦|鷮|角|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