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

礁是指在河、海里的由岩石或鈣質珊瑚堆積成的接近水面的岩狀物,可露出也可不露出水面:~石、暗~、珊瑚~、觸~。我國沿海漁民又稱之為“線”、“沙”、“鏟”等等。又稱環礁湖、珊瑚湖。環礁內的水域或堡礁與大陸間的水域。現在已經有重要的軍事意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礁(jiāo)

礁

五筆86:DWYO 五筆98:DWYO 倉頡:MROGF

筆順編號:13251324111214444 四角號碼:1063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901

詳細字義

〈名〉

礁

1. (形聲。字從石,從焦,焦亦聲。“焦”指“火頭”,引申指“火攻一點”。“石”與“焦”聯合起來表

示“可以用火攻的辦法加以去除的妨礙航行的水中岩石”。本義:可以用火攻的辦法加以去除的妨礙航行之石)2. 同本義 [rock;reef]。如:礁灘(海中岩石邊緣地帶。借指人生險途);暗礁

3. 由珊瑚蟲的遺骸堆積成的岩石狀物 [reef]。如:珊瑚礁

4. 礦石名。從表面就能看出含銀成分較高 [ore riched in silver]。如:礁砂(銀礦砂)

常用詞組

1. 礁石 jiāoshí

[reef] 江河、海洋中的岩石,其頂部在水面附近,有礙船舶航行

拼音是jiao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