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郡

漢末孫權設鄱陽郡,治鄱陽縣,就在今江西鄱陽。

地名變遷

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豫章郡置鄱陽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復為饒州,轄境相當今江西省鄱江信江流域(婺源、玉山兩縣除外)。玄宗天寶元年 (742年) 復為鄱陽郡。肅宗乾元元年 (758年)復為饒州,轄境縮小,僅限今鄱江流域及信江下游地區。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饒州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為鄱陽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饒州府。清沿用明制,治所均為鄱陽縣。1912年廢府。

歷史回眸

春秋時楚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置番縣,縣令吳芮始築城池,縣治在今古縣渡鎮,屬九江郡
是年 秦始皇為征服南越,向廣東、江西、湖南進兵,在江西修建馳道6條,其中2條橫跨市境:南昌—雲霽關線從南昌、餘干、黃金埠、貴溪、弋陽、陳坊至鉛山的雲霽關進入福建;南昌—管村線從弋陽向東經上饒至廣豐的管村進入浙江。
是年 九江郡番縣設市胥,管理市場交易。
三十三年(前209)冬 番縣縣令、余汗縣五彩山人吳芮,回響陳勝起義,命女婿英布和別將兼同鄉梅為將,統領“百越”(包括乾越余汗)兵勇討秦。滅秦後,諸侯擁吳芮為衡山王(前202年,漢高祖徙封其為長沙王),英布為九江王(漢高祖封其為淮南王),梅為10萬戶列候。
三年(前207) 劉邦攻打南陽,與番令別將梅會師,一同攻占析(今河南西峽縣)、酈(今河南西北)。

西漢

高祖四年(前203) 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六年,分淮南國置豫章郡。原屬九江郡之番陽、余汗兩縣改屬豫章郡。
十二年(前195)十月 英布反漢,敗至彭蠡,受長沙王吳臣誘騙去越地(今餘干),被襲殺於余汗縣茲鄉的田舍(後割出茲鄉西北部,增置鄡陽縣。東晉後,鄡陽縣境逐漸淪於鄱陽湖)。
元鼎五年(前112)秋 南越丞相呂嘉殺漢使節叛漢。漢遣樓船將軍楊仆,分兵經余汗縣白沙(白沙湖在康山北部,今淪於鄱陽湖)、武林(今餘干縣石口鄉武林塘一帶),南下滅南越王國。
六年(前111)秋 東越余善叛漢,命騶力為吞漢將軍,率軍順余水北上,駐余汗縣境的武林、白沙,攻殺漢軍三校尉。
元封元年(前110) 漢樓船將軍楊仆擊敗東越兵,經白沙、武林,溯余水而上,經分水關(今屬鉛山縣)入閩。平定叛軍後,大量徙移閩越人民,經余水北上定居江淮。
新莽始建國元年(9) 改余汗縣為治乾縣。
新莽天鳳四年(17) 義鄉(今餘干縣河東區)饑民推舉張楶為首暴動,地皇三年(22),義鄉士人陳靖參與張楶謀劃,接受綠林軍下江兵指揮,被委為中牙典軍校尉。治乾農民起義軍在摧毀王莽政權戰鬥中屢建戰功,漢光武帝劉秀授陳靖為散騎常侍左奉駕郎,封治乾候。

東漢

建武元年(25) 將治乾縣恢復余汗縣名,屬豫章郡。
永元間(89~105) 道教始祖張道陵杖策游淮入余汗縣,溯余水至晉興鄉雲錦山(今貴溪市龍虎山),隱居煉丹。
建寧間(168~172)餘干人張遐召為五經博士,遷鴻都門學士。死後追贈族亭侯。
光和元年(178) 割出余汗之樂安鄉地,在銀城設定樂安縣(唐代改為樂平縣)。
初平二年(191) 丹陽人笮融駐豫章,常遣水兵來余汗縣劫掠豪富,貧民多相從。
興平二年(195)冬十二月 揚州刺史劉繇孫策擊敗,逃奔江南營城,屯兵康郎山,襲陷豫章郡城。同年,余汗縣豪富士紳,在康郎山建“劉城祠”以紀念劉繇。
建安三年(198) 余汗縣農民各以宗部結營起義,反抗漢政權和軍閥割據統治。
八年(203) 山越族農民繼續起義,吳部將賀齊屯駐余汗鎮壓。
是年 孫權西伐黃祖,破其軍,遂過豫章,使呂范平鄱陽,程普討樂安(今德興市)。
十二年(207) 王遙在鄱陽馬跡山修煉、傳道。全真教開始傳入。
十三年(208)十月,曹操東下。時周瑜受命駐鄱陽。
十五年(210) 江西增設鄱陽、廬陵、臨川、安城4郡。余汗縣由豫章郡改屬鄱陽郡,原分鄱陽、余汗兩縣地所置上饒、葛陽等縣也改屬鄱陽郡。
是年始建葛陽縣(今弋陽)。縣治赭亭,地處葛溪之北,故名葛陽縣。屬鄱陽郡。孫權派蔣欽為葛陽縣尉。
二十年(215) 鄱陽郡農民尤突倡義兵暴動,余汗縣農民積極回響,遭賀齊、陸遜血腥鎮壓,人民被迫流離。

鄱陽名人

首任縣令:吳 芮

吳芮(?—前202年),出生在番邑,是秦漢交接時期的百越領袖,西漢初年唯一善終的異姓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的五世孫。
秦朝末期,吳芮被舉薦為番縣令,號番君。他大膽革除弊政,輕徭薄賦,採取了一系列興修水利,鼓勵耕種的措施,大力發展生產,深得民心,番邑人都尊他為“番君”。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八月,吳芮在番邑正式起兵,回響陳勝、吳廣起義,百越民眾群起回響。吳芮用部將梅娟和女婿英布訓練士卒,揮戈反秦。秦朝滅亡後,項羽分封吳芮為衡山王,建都於邾(今湖北黃岡市西北),統管百越地區。楚漢相爭,吳芮助劉邦統一天下,建立西漢政權。劉邦於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立吳芮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長沙市),領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五郡。次年,吳芮奉令率兵定閩,至贛南金精山(今寧都縣西北15公里翠微峰)病逝,諡號文王。與吳芮相關的遺址很多,散見於鄱陽湖地區。鄱陽人為紀念吳芮的功德,將其少年讀書的私塾命名為番君書院,並為其立廟(長沙王廟,又稱番君廟)。

漢代高士:雷義

雷義,字仲公,鄱陽人。初時任郡功曹,舉薦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備的人,卻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雷義曾經救助過一個犯了死罪的人,使他減刑得以贍養一家老少。這個人為了感謝雷義的再造之恩,攢了兩斤黃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義堅辭不受。這個人沒法,只好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後,雷義修葺房屋,翻開屋頂,才發現那兩錠金子。但送金子的人此時已過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無法退還。雷義便將這兩斤黃金交付縣曹,充入官庫。雷義任尚書侍郎時,有一同僚因犯事,當受處罰,雷義為他分擔責任,向上司上書申辯,願意自己獨擔罪責。同僚聞知,棄職進京自陳曲衷,請求為雷義贖罪。後順帝下詔,兩人皆免予刑事處分。雷義回鄉又被舉薦為秀才,雷義要把這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准。雷義就假裝發狂,披頭散髮在街上替陳重奔走呼籲,而不去應命就職。因此鄉人諺云:“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後用“雷陳”形容友誼真摯,交情牢固。後雷義被任命為灌謁太守,讓他持節督察諸郡國的風俗教化,他設席講學,太守令長各級官員來聽講的有70多人。不久雷義官拜侍御史,復授南頓令,卒於任上。

東晉名將:陶 侃

陶侃(259—334)字士行,鄱陽人。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父丹,吳揚武將軍;母湛氏,我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她“截髮延賓”、“封壇退鮓”的故事,傳為美德。
陶侃早年孤貧,任郡縣吏,卓有志操。後舉為孝廉,任郎中、南蠻長史。先後參與擊敗張昌、杜韜之戰、討平陳敏、蘇峻叛亂。官至侍中、太尉,封長沙郡公,都督荊、江、雍、梁、交、廣、益、寧八州諸軍事,拜大將軍。陶侃戎馬生涯長達41年,始終精力充沛,博聞強記,勤於政事,所有公文無不親自批閱;接引賓客耐心及時,號稱門無停客。陶侃自幼飽嘗生活的艱辛,所以特別重視勞動,珍惜勞動成果。他認為“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陶侃運甓”的故事流傳千載。陶侃為人持重,謹慎細緻,不尚浮華,公私分明。晚年他不願插手朝政,病危時打算回長沙,臨行前將所有軍資器杖和牛馬舟船造冊登記,加蓋印記,封存於庫中,鑰匙由自己親自掌握,準備交給繼任者,一時傳為佳話。陶侃雄毅明決,勤勞忠貞,惜時愛民,節物尚廉,史稱他在任時治化大行,“自南陵迄於白帝,數千里路不拾遺”。他是東晉一代文韜武略的名臣。

農民領袖:林士弘

林士弘(?—622),鄱陽太陽埠人。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鄱陽金盤嶺人操師乞率領鄱北一帶農民起義反隋,林士弘積極回響。不久,義軍占領鄱陽郡城,操師乞自號元興王,建“天成”年號,林士弘為大將軍。在攻占豫章郡(今南昌)時,操師乞不幸中箭犧牲,林士弘統率部隊繼續戰鬥,義軍發展到10多萬人,不久攻占虔州(今贛州),林士弘自稱楚帝,建年太平。至此,北起九江,南至廣東番禺(今廣州),都為林士弘統轄。唐武德初,唐軍派人來循州,潮州陰謀策反,林士弘一些部將受其煽惑,投降唐軍。林士弘率兵前來圍攻循州而敗,林部南昌將軍王戎見勢投降唐軍,暗地又和林士弘商議召集原義兵、以圖再起,後被唐軍探知底細,遭唐軍襲擊,林士弘憂憤身死,部眾離散。

大曆才子:吉中孚

吉中孚(約730—790),字子猷,鄱陽人,至長安,常與王侯聚會,名動京師,與盧綸、錢起等並稱唐“大曆十才子”。世人謂其新神骨清虛,吟詠高雅。吉中孚代宗大曆年間(766-779)進士及第,授萬年尉,後入秘書省校書郎,繼登博學宏詞,歷官翰林學士、諫議大夫、戶部侍郎、中書舍人。吉中孚以詩賦聞名,文章道德均堪垂範,其事跡《唐才子傳》有載。著有《吉侍郎集》。

晚唐詩人:陳陶

陳陶(約812—885),字嵩伯,號“三教布衣”,鄱陽人。他是唐代後期有名的詩人和學問家。青年時代的陳陶,飽讀經書,對儒家經典、天文歷史,都有非凡的造諧。年輕時在長安讀書,後遊學京師一帶,中年後過著隱居生活。畢生好學,工詩善文,著作頗豐,但大都散失。所著《陳陶集》編入《郡齋讀書志》。他的詩錄入《全唐詩》有二卷,其《隴西行》中“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至今仍膾炙人口。

北宋狀元:彭汝礪

彭汝礪(1042—1096),字器資,鄱陽濱田人,北宋治平二年(1065)狀元。曾任保信軍推官,武安軍書記,深受王安石等人賞識,推薦他為國子監直講,不久改派大理寺丞,又升太子中允。神宗時為御史里行,曾上呈正已、任人、賑救等十件大事,指陳時政,多為當時大臣所不敢談及的。元豐初年,鼓汝礪以館閣校勘調江西轉運判官,神宗念其忠誠正直,又將其調任提點京西刑獄。元祐二年(1087),彭汝礪調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在辦案中遭權貴排斥,獲罪被貶。哲宗親政後,升為代吏部尚書,不久,又改為寶文閣直學士,後又降為待制,任江州知州,病逝江州。所著《易義》、《詩義》以及奏議、詩文等,合輯為《鄱陽集》,已收入《四庫全書》。

愛國名臣:洪 皓

洪皓(1088—1155)江西鄱陽人,字光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中進士。出任海寧縣主薄、攝縣令事。宣和六年(1124)為秀州(今浙江嘉興市)司錄。建炎三年(1129),上書請高宗移駐金陵,不從。任徽猷閣待制,以禮部尚書出使金國。金軍西路統帥粘罕威逼洪皓去宋朝叛臣、金軍扶植的劉豫傀儡政權偽齊部下任職,洪皓斷然拒絕,險被殺,被金國流放冷山(今黑龍江境內)十五年,備極艱苦。在流放期間,他不斷蒐集北國人民的生活習俗、風土人情方面的資料,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撰寫成《金國文具錄》。紹興十三年(1143)才回到南宋,任徽猷閣直學士,遭秦檜忌恨出知饒州。復又被檜黨誣陷,謫濠州團練副使。紹興十七年(1147)削奪洪皓的官職,將其流放到嶺南的英州(今廣東英德縣)。紹興二十五年(1155)秋,復官為左朝奉郎,主台州崇道觀。洪皓死於北返途中。
洪皓的一生,是“臨大節而不可奪”、“寶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豪邁一生。他才高學贍,文章道德兩相濟美,為南宋文章大家。主要作品有《文集》10卷、《春秋紀詠》30卷、《帝王通要》5卷、《姓氏指南》10卷、《松漠紀聞》2 卷、《金國文具錄》1卷、《鄱陽集》4卷等,均為後世之寶貴財富。

南宋文宗:洪 邁

洪邁(1123—1202),江西鄱陽人,字景廬,別號野處。父洪皓、兄洪适、洪遵,皆著名於世。他博覽群書,雖稗官野史,釋老雜言,無不涉獵。高宗紹興十五年(1145)中博學宏詞科,受職兩浙轉運司。南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以端明殿學士致仕。在近五十年的仕宦生涯中,幾次出入臨安,先後擔任福州教授、起居舍人、禮部員外郎兼國史館編修官、中書舍人、吉州知州、贛州知州、泉州知州、建寧知州、婺州知州、翰林學士等官職,執政愛民,備受民眾稱道。政事之餘,不輟讀書寫作。紹熙二年從紹興解印歸里後,更是謝絕外事,一心寫作,著述甚豐。《宋史·藝文志》收錄他的著述如《宋四國朝史》、《欽宗實錄》、《節資治通鑑》、《經子法語》、《野處類稿》、《容齋隨筆》、《夷堅志》等三十一種一千多卷。《容齋隨筆》、《夷堅志》更是千古絕唱。《容齋隨筆》始撰於隆興元年(1163),既是讀書心得,又是典故考鏡的書,不僅涉及了宋以前的一些史實、政治經濟制度、典章典故,也對宋代典章制度、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了評論和綜述。可以說此書是南宋筆記體的代表。《夷堅志》是宋代志怪傳奇小說的上乘之作,被譽為“稗官野史的寶庫”。洪邁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是宋代著名文學家。

詞壇巨匠:姜 夔

姜夔(1155—1209)字堯章,鄱陽人,所居與白石洞為鄰,自號白石道人。慶元三年(1197),姜夔向朝廷上《大樂議》、《琴瑟考古圖》、《聖宋鐃歌》,他想整理國樂,又始終未得到重視,就致力於書法藝術的發展,書寫和整理了《絳帖平》、《保母帖跋》、《禊帖跋》、《禊帖偏旁考》。慶元五年(1199),復上《聖宋鐃歌鼓吹》十二章,詔免由地方送考,直試進士,又因“時嫉其能而不獲盡所議”,仍遭不為錄用的打擊,自後屢薦不起,一生不仕。他的精力全部用於獻身文學和藝術,往來於大江南北,與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張鎡等相結交。他工詩詞,擅書法,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多寫景紀游、抒寫個人情懷之作,對後世影響較大,為南宋文壇重要作家。著作有《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等。姜夔集詩、詞、音樂、書法、鑑賞、文學評論家於一身,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多才多藝文化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