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鄧小平紀念館位於廣安協興鎮境內,距廣安市區7公里。2001年6月,為了表達對鄧小平同志的無限懷念之情,徵得鄧小平同志家人同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設立了幅員面積29.91平方公里的鄧小平故居保護區,其核心區為占地830畝的鄧小平紀念園。按照“保護、發展、美化、繁榮”的方針,對鄧小平故居、洗硯池、翰林院子等13處鄧小平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的活動場所進行修繕、恢復或重建,並新建了鄧小平故居陳列室、鄧小平銅像廣場。一座鬱鬱蔥蔥、井然有序、自然親切、令人仰慕的“天然紀念園”風貌已經展現。
鄧小平銅像廣場、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陳列布展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修繕、恢復了鄧小平同志故居和鄧小平青少年時期主要活動場所。豐富了紀念內涵,強化了教育功能。
交通建設
修建了廣渝、廣南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了鄰墊、南合高速公路。改造了廣前一級公路、廣遂公路。通縣通鄉通村公路連成網路,通鄉公路油化、硬化率達到86.9%,公路通村率達到89.9%。廣安至重慶只需1小時,至成都只需2.5小時,到區市縣實現半小時通達,廣安區位劣勢已經轉化為區位優勢。
建設情況
2001年8月開工建設,館內按原貌恢復了與小平少年時期活動息息相關的景點近20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為把鄧小平故居建成“天然紀念館”,廣安開展了“我為小平故里植棵樹”的活動。該活動得到全國各界的支持和回響,在鄧小平故居保護區內營造了“科技林”、“巾幗林”、“青年林”、“大學林”、“記者林”、“國防林”等20多個園林。
鄧小平故居粉牆黛瓦,木柱石礎,鐵樹、銀杏、竹園、荷塘等自然景觀相應成趣,充盈著濃郁的蜀鄉風情。清嘉慶帝賜予小平先祖鄧時敏的神道碑、德政坊以及鄧時敏住所、小平私塾起萌地翰林院子,也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為迎接小平百年誕辰,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建設的鄧小平故居陳列室建築面積3800餘平方米,廣泛採用多媒體等高科技手段,展示小平波瀾壯闊的一生;鄧小平銅像廣場占地26畝,三面環山,旅樹翠竹環繞,幽靜而親切,給人以回家的感覺。與此同時,館區修建了具有川東特色的大門、遊客中心、旅遊商品市場、旅遊衛生設施、園林道路等基礎設施。
建築設計
鄧小平紀念館陳列館建築制高點是一座18米高的豐碑,設計方案先後五易其稿,由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著名建築師邢同和領銜設計。陳列館內部共分序廳、展廳、緬懷廳、影視廳和休息廳等,將充分運用高科技的聲、光、電學技術,全面細緻地展示鄧小平同志偉大、光輝的一生。鄧小平紀念館陳列館落成後將與鄧小平銅像廣場、鄧小平故居一起,成為鄧小平故居保護區的主體。四川省廣安市鄧小平故居保護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的鄧小平同志生平紀念設施。
意義
鄧小平紀念館已成為人們追思小平足跡、緬懷小平豐功偉績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物簡介
鄧小平(1904.8.22~1997.2.19)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四川廣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立和發展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一理論科學地闡明社會主義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他為解決香港、澳門、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傾注了大量心血。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鄧小平文選》(3卷)。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路科普聯盟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路科普聯盟(簡稱“網路科普聯盟”)是由相關政府部門,全國主要科普網站和有關新聞網站、商業網站,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社會團體、企業、科研、教育單位和大眾傳媒等領域及從事網路科普工作的專家、學者自願組成的從事非營利公益性科普活動的社會團體,由中國科協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共同發起,並經信息產業部批准,於2004年9月2日在北京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