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室建築

博物館中的陳列室或陳列廳專門用於陳列歷史文物、藝術珍品、自然標本等供觀眾參觀。它是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情況下,由陳列室及其附屬用房 (包括講解員室、觀眾休息室、衛生間等) 所組成的陳列部分的建築面積,約占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的50~55%左右。陳列室設計應有利於展品的陳列布置和文物標本等的安全防護,並為觀眾創造良好舒適的參觀環境。它必須有合理的平面布局和參觀路線,有良好的採光和照明,有適宜的空間尺度和與展品相適應的室內裝修。此外,陳列室及其附屬房間與博物館的其他部分 (庫房、行政辦公 )還必須有方便的聯繫。

陳列室建築

正文

由於各類博物館的陳列內容不同,對陳列室的要求也各有差異,現代博物館陳列室設計的重要特點是土建設計與陳列工藝設計密切配合,並以工藝設計作主要依據。
參觀路線 博物館的觀眾是在不斷走動中觀看陳列展品的,所以,參觀路線直接影響博物館的陳列效果。博物館的參觀路線有如下幾點基本要求:
①明確易辨。各陳列室銜接緊湊,觀眾無需路標就可沿著既定的參觀路線,按順序參觀完全部陳列展出,不致產生漏看現象。
②路線短捷,不重複,不交叉,不迂迴。參觀路線的重複、交叉,易使觀眾迷失方向,從而延長參觀時間,增加觀眾疲勞。據科學觀察測定,連續參觀一個半小時以上,觀眾的注意力開始下降,故參觀的最長延續時間以不超過兩個半小時為宜。
③連續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歷史博物館由於陳列的內容多按歷史發展時代布置,有較嚴格的順序,因此參觀路線強調連續性;科技類博物館、美術館在參觀路線上則需要有更多的靈活性,以便於觀眾有選擇地進行參觀。各博物館當個別陳列室調整陳列內容需要暫時關閉時,又要考慮不致影響整個博物館的開放參觀。故參觀路線也必須兼顧連續性與靈活性。
平面組合形式 陳列室一般是根據參觀路線和博物館環境的要求來進行組合的。根據國內外博物館建築的實踐,陳列室的平面組合按參觀路線的特點,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基本類型:
①貫通式組合。其特點是各陳列室首尾相接,觀眾由一端進入,穿過陳列室,從另一端出口,又進入下一個陳列室,連續進行參觀。
貫通式組合的參觀路線連貫緊湊,如採用單線陳列時,室內干擾較少。採用貫通式組合的建築平面一般較緊湊,節省交通面積。但貫通式組合的參觀路線不夠靈活,不利於各陳列室單獨開放和封閉修改或供有選擇的參觀。因此,這種組合形式較適合於順序性較強的小型歷史陳列和紀念性博物館。
②走道貫通式組合。在貫通式組合的陳列室一側增設走道,就成了走道貫通式。這種組合形式在陳列室的參觀順序上與貫通式組合相似,由於陳列室一側設了走道,而使參觀路線更加靈活,各陳列室通過走道互相聯繫,便於觀眾有選擇地進行參觀,有利陳列室單獨開放或修改。如果陳列室一側是外廊,觀眾走出陳列室,可以在廊內觀賞庭院景色,得到短暫的休息,以恢復疲勞。因此,在中國新建的博物館,特別是南方地區的博物館採用較多。
③盡端式組合。各陳列室由走道或大廳彼此聯繫起來。室內通常採取雙線陳列,觀眾由陳列室的一端進入,仍由原處出口。
這種組合形式的優點是:參觀路線比較靈活,觀眾可以進行有選擇的參觀。各陳列室可以單獨開放,當修改陳列需要關閉個別陳列室時,不致影響其他陳列室的開放。各陳列室的通風、採光亦較好,由於陳列室採取雙線陳列,建築跨度增大,比較經濟。
但是這種組合形式的參觀路線不如貫通式組合明確,在交通過廳處,觀眾人流路線易產生交叉、擁擠或漏看。陳列室由於採用雙線陳列,當進行參觀講解時,易發生較大的干擾,影響參觀效果。當採用連廊聯繫各陳列室時,建築的通風采光好,適合在中國南方地區採用。但占地大,交通面積也較大。當用過廳聯繫各陳列室時,建築較為緊湊而經濟,故亦適合於北方地區採用。
大廳式組合。其特點是利用大型陳列廳布置陳列展出。大廳空間可以根據需要自由分隔,給陳列布置以充分靈活的條件。這種組合形式使陳列廳內部空間富有變化,參觀路線自由靈活,適合於參觀順序要求不強的陳列展出。大廳式組合建築緊湊,節省用地和交通面積。但由於陳列廳面積過大,易造成干擾,參觀路線亦不如其他組合形式明確。此外,大廳跨度增大,結構較複雜,採光與通風亦需採取相應措施,才能滿足陳列參觀的要求。
大廳式組合中有的陳列廳採用高大空間的大跨建築,廳內開闊,視線沒有阻擋,較適合於覆蓋遺址的博物館和陳列大型展品的軍事博物館和工業博物館。另有一種是採用一般高度的柱網式大廳,陳列布置按柱網進行靈活的分隔,造成富於變化的室內空間,陳列廳以人工光為主,有空調設備。
博物館陳列室的平面組合形式不僅要考慮參觀路線,還要聯繫建築環境的特點以及建築空間組合的要求來確定。必要時,在同一個館中(特別是在大型博物館中)也可以同時運用幾種平面組合形式,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陳列室的面積標準 陳列部分的建築面積約占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的50~55%,陳列室的使用面積約占陳列部分建築面積的60%。如陳列室面積比重過大,則要壓縮庫房與行政辦公用房面積,造成文物收藏與行政管理的不便;陳列室面積比重過小,又難以充分發揮博物館陳列參觀的效益。
每個陳列室的面積大小,要根據陳列內容和工藝設計的要求來確定。工業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等大型博物館中,有大型展品的陳列室,其面積約為500 ~1000平方米,甚至更大,其高度隨展品而定。一般博物館採用中型陳列室居多,每間面積約為150~250平方米,它既適合不同陳列內容分室陳列,又有利於防止干擾和安全防火,且陳列布置還有一定靈活性。小型陳列室每間面積約在50~ 100平方米,多用於小型博物館。現代博物館常設有臨時展廳,以接待外地和本市的某些專題性陳列。臨時展廳的陳列內容更換較為頻繁,這類陳列室每間面積以300~400平方米為宜。最好有對外聯繫方便的出入口,儘可能與參觀基本陳列的觀眾分開。
在同一博物館中,各陳列室的大小及其形狀不應完全雷同,以適應不同陳列內容展出的需要,也有助於豐富博物館的內部空間,提高觀眾的參觀興致。
陳列室的面積與陳列品的數量也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各類博物館由於展品的規格與陳列方式不同,對陳列室面積的要求也有較大差異,綜合性博物館的陳列室,其比例約為每平方米1~1.5件展品。
陳列室的空間尺度 指陳列室的跨度、高度和開間尺寸等。它主要是根據博物館展品和陳列設備的大小、觀眾的視覺條件以及觀眾參觀所需要的空間大小來決定。同時,它與展品的陳列方式也有關。
①陳列室的高度。陳列室內展牆的高度一般為 2.8~3.3米,在展牆上常設有高度為1米左右的高側窗。陳列室的淨高(由地面至天棚)應以 4~4.5米較好。同時,為了保持室內空間有良好的比例,陳列室的淨高一般不宜低於其跨度的 1/3。當採用柱網式陳列大廳、有人工照明和空調設施、展品陳列採取靈活分隔方式時,陳列室的空間比例可不受此限制。
②陳列室的跨度(或進深)。觀眾在參觀展品時,由於視覺的要求,觀眾與展品之間需保持一定的距離,距離隨展品的增高而加大。展牆高度如為 3.5米,則觀眾至展牆距離為 3.6米。陳列室為了保證人流通暢還需要留出一定寬度的通道(2~4米)。此外,立體陳列品或展櫃本身也需占有一定的空間寬度 (其進深約為0.6~1.5米,大型模型除外 )。上述尺寸均是確定陳列室跨度的主要依據。
陳列室的跨度還將根據所採用的陳列方式 (單線陳列、雙線陳列或三線陳列 )而有差異。採用單線陳列的陳列室跨度取7.5~9.0米是合適的。雙線陳列室的跨度宜為 10~14米。三線陳列的陳列室跨度宜為 16~18米。
③陳列室的開間和柱網大小。陳列室的開間是指沿陳列室的縱向柱與柱之間的距離。如果陳列室的跨度不超過10米,室內最好不設立柱,使展品的陳列布置有更大的靈活性。當陳列室的跨度在 10 米以上必須設柱時,開間尺寸宜採用6~7米。這樣,如按開間大小布置橫向展牆時,仍能滿足視覺要求,且室內不致過分擁擠。在大型陳列室中,如果需要布置柱網時,柱網尺寸亦不宜小於 7米。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