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中學

鄖陽中學

鄖陽中學,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全省首批重點中學。

地理位置

鄖陽中學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中學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全省首批重點中學。學校位於十堰市中心城區北京北路,背依風景秀麗的大關山山巒。這裡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名師如林,俊才薈萃。現代建築造型別致,高大壯觀。菁菁校園繁花似錦,古樹參天。

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

學校的前身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鄖陽巡撫於湛在府署東北所建的“鄖山書院”。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鄖山書院遷至鄖陽城北三元宮,知府金達親書《移建鄖山書院記》。清道光二年(1822年),皇帝下聖旨撥付鄖山書院辦學經費。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鄖山書院更名為“鄖陽府中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學校易名“鄖山中學”。民國十一年(1922年),學校易名為“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學”,期間楊獻珍曾任本校校長。民國27年(1938年)學校更名為“湖北省立聯合中學鄖縣分校”,這時學校接納來自山東、武漢、襄陽等淪陷區流亡師生數千人,辦學規模一度達到2400人,居全省之冠。民國31年(1942年),改名為“省立第八高級中學”。解放後,學校曾相繼更名為“鄖陽聯合中學”、“湖北省鄖陽中學”、“五·七大學”、“華中農學院鄖陽分院”、“湖北省鄖陽第一中學”,1994年地市合併時更名為“十堰市鄖陽中學”至今。1962年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湖北省重點中學。1999年學校由鄖縣城關整體搬遷至現址,市長馬榮華親書《鄖陽中學遷建記》。

學校業績

鄖陽中學溯源於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古稱“鄖山書院”,是一所歷經458年歷史滄桑鄂西北名校,幾百年來,雖三歷遷建,沿革興廢更替,仍薪火傳承,芳名遠播。從封建官辦書院到省級重點中學,可謂老樹新花,一枝獨秀,其顯赫地位濃縮著一部鄂西北教育史。
學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土地革命時期,學校是地下黨活動的重要基地,中共鄖縣縣委書記燕若痴以學校庶務員的公開身份在學校工作,創辦“書報流通社”,銷售進步刊物,宣傳馬列主義,發動師生與地方反動勢力做鬥爭。抗戰時期,學校進步師生在地下黨領導下組織“抗日救國工作團”,傳播革命思想,宣傳抗日道理,積極支持抗日救亡運動,正如 “八高”校歌所唱“四育俱備,意志堅強,唯我青年共挽狂瀾奠家邦”。1947年,人民解放軍占領鄖西,兵臨鄖縣,我校地下黨員張國榮冒著生命危險衝破敵人封鎖奔赴鄖西,向我軍匯報鄖縣城的敵情、社情,使鄖縣得以提前解放。
學校是鄂西北人才的搖籃。學校在幾百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哲學家、理論家、教育家楊獻珍,鄂西北早期共產黨員、南昌起義參加者、龍州起義領導人、紅八軍黨委書記、政治部主任何世昌(又名何耀祖)烈士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恢復高考以後,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年年都有成批的畢業生考入清華、北大等全國重點高校,多年摘取鄂西北高考狀元桂冠。1984年本校畢業生王鐵軍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獲得榮譽

學校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張揚並舉,學生成才與教師發展並重”的辦學理念,秉承“嚴謹求實,勤奮進取”之校訓,大力弘揚“獻珍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四育俱備、意志堅強”的合格畢業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學校獲得“全國貫徹《中學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學校”、“全國勞技教育先進集體”、“湖北省校園管理先進單位”、“湖北省綠化先進學校”、“湖北省安全文明單位”、“湖北省五四紅旗團委”、“十堰市最佳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名校鑄師魂,沃土育精英。鄖陽中學全體師生將繼承優良傳統,開拓進取,奮發圖強,讓歷史名校薪火永傳,萬世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