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津生[天津美術學院裝潢系主任、教授]

郭津生[天津美術學院裝潢系主任、教授]
郭津生[天津美術學院裝潢系主任、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津生 (1949.8—)天津人。擅長裝幀設計、水彩畫。1969年畢 業於天津工藝美院日用器皿專業;197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裝潢設計專業並留校任教;19 87年赴日本進修。現為天津美術學院裝潢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作品《亞運之光》入 選第二屆中國體育美展;《潮汐》入選第四屆全國水彩、粉畫展覽;《灑滿陽光的小院》入 選時代風采—全國寫生畫展覽。參與編寫並出版《裝飾裝修全書》、《設計與工藝》。論文 有《科技進步及形與色的世界》、《展示藝術設計》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履歷

郭津生[天津美術學院裝潢系主任、教授] 郭津生[天津美術學院裝潢系主任、教授]

郭津生,男,天津市人,1949年8月出生。1969年畢業於天津工藝美術學校。197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裝潢專業,同年留校任教。

1983年任天津美術學院教務處副處長。

1986年任天津美術學院工藝系副主任。

1994年任天津美術學院裝潢系主任。

1995年破格評為教授。

1987年——1988年赴日本進修。

1993年赴韓國考察,1995年出席新加坡第五屆國際裝潢設計大會,2000年赴香港參加學校效能與改革國際會議。

主要成就

郭津生教授,碩士生導師,天津美術學院裝潢系主任,設計家、水彩畫家。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北方美術》雜誌編委、《裝飾裝修設計全書》編委。長期從事裝潢專業設計的教學、科研和設計實踐,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及天津市的大型展示設計任務,在國家計委主辦的“全國沿海開放城市開放改革成果展”和“中國社會發展成就展”兩次主持天津館設計,均獲“最佳設計獎”,還完成了“天津赴韓國漢城出口商品展”、“大港石油科技館”、“天津電力世紀展”等展示設計,另外有大量設計作品被採用、出版、參展或獲獎。

同時,著力進行水彩畫創作,作品曾入選第二屆全國體育美展,第四屆水彩畫、粉畫展覽、時代風采——全國寫生畫展等全國性展覽。多次入選國內外美展,並有作品發表或出版。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致力於“形態與色彩構成”、“展示藝術設計”、“設計教育與教學”等方面的研究,參加編寫並出版了《裝飾裝修全書》、《設計與工藝》等著作,發表學術文章十餘篇,兩次獲天津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天津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院長 郭津生 2000年以來,天津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有計畫地推進了“整合教學平台,最佳化育人模式,完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 五個方面的教學改革與建設,取得了預想的成果,發揮了相應的作用。過程中五方面成果相互鋪墊,遞進輻射,產生了多方面的連帶效應和影響。

教學方式

創建“整合開放”的教學平台

從2000年開始,設計學科分階段進行以“大學科”為平台,以學科和專業的共性為基礎,以專業特點與個性為方向的聯合與調整,強調教育教學組織模式、管理體系、運轉機制和運作方法的科學化、規範化、開放化和共享化建設,先後建立了基礎教學部和藝術設計實驗中心,構建了設計藝術學院統合下的一個基礎教學部、一個實驗中心、四個教學系、六個專業方向、十二個主修方向課程組的教學組織構架,形成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分合有致的教學組織管理系統,遵循現代教育教學管理的普遍規律,重在追求“整合開放”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衝破專業壁壘,實現交融互動,共性與個性結合,並行而不相悖,建立了學校與學科資源共享機制,健全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督導制度,落實了學分制條件下更加開放、靈活而具有彈性、注重“調控”和“疏導”的運行機制,強化動態管理,柔化而不失控,形成了設計學科結構最佳化、整合開放的教學平台。

推進“以生為本”的學分制改革

積極投身學分制教學改革,最佳化“以生為本”的育人模式,在學校統一部署下,2004年9月全面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至今,有兩屆本科生的所有教學活動全部納入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目前的學分制教學模式著重體現了如下特點:① 分合有致、抑揚有度的主修方向和拓展課程選修體系,既能保證學生知識能力結構的合理性,又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自主選課修讀。② 符合設計學科專業特點的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③ 以選課制、導學制和彈性學制有機結合的核心機制。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學分制教學組織過程的有機性,確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師生在“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貫徹“綜合培養”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教育原則。既強調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系統合理性,又注重學生的能動作用和個性發展。一方面注重發展學生集聚個性追求的設計創新和實踐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追求人才培養的個性化、多元化與多樣化。另一方面,遵循現代設計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追求其內容、結構和過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合理髮展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體現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最佳化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2002年編制完成了《天津美術學院設計學科(全日制本科)教學計畫與課程大綱》。以此為鋪墊,2004年修訂完成了《天津美術學院設計學科(全日制本科)學分制培養方案、教學計畫與課程大綱》,形成了設計學科學分制的教學與課程新體系。

新的課程體系體現“完善綜合能力系統,注重創新能力培養”的理念,構建“厚基礎、寬口徑、重結構、多元化”的課程修讀架構,形成了①三層基礎教學:公共文化基礎、專業綜合基礎和專業方向基礎。②三種修讀方式:必修、主修限選、續修與延修任選。③一個主修方向:學科形成了6個專業方向,12個主修方向課程群組,每位學生需在所學專業方向基礎上限選一個主修方向課程群組。④多種課程選擇:拓展續修任選課,拓展延修任選課和拓展綜合課三類課程,可供學生自主選修,既做到了學生文化與專業基礎的不斷強化,又保證了學生知識與能力系統的合理結構,還提供了學生自主選擇與個性追求的選課與修讀條件。⑤最佳化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兩翼關係:做好理論與實踐課程規劃,形成了以實驗室(工作室)教學為紐帶,理論、實訓、實驗(工作室)與實習(社會實踐)教學結合互動的課程體系。

推行多向互動的教學方法

設計是創造性勞動,設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標準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綜合性應變能力及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培養過程的方式和方法必須適應這一需要。五年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持續不斷地進行研究、探索和試驗,並加強總結與交流,形成了我們的經驗。

①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研究教與學的關係,改變過去死板、單調、劃一的教學方式,追求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性、探索性、活動性和多樣性,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追求師生情意交融、心領神會的教學過程。

②互動式教學:教師不只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者,還是組織、調動、啟發、誘導者,形成雙向、多向、活躍、快捷的教與學的信息流,開展討論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變知識教育為行為教育。

③課題式教學:作好課題設計,提高課題質量,以課題展開為主線完成教學過程,處理好課題、課程、課堂,以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關係,強化學生的應變力、創造力以及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過程式教學:把握教學過程中理論講授、動手實踐、過程輔導、研討交流和總結評價等各個環節,強化過程控制和各環節的相互作用。

⑤更新教學手段:開發各種多媒體課件,創造實驗教學的有利條件,完善教學設備、模型和教具,研究利用現代技術,採用各種適當有效的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充分發揮這些手段在教學中的最佳套用效果。

加強注重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

設計人才能力系統的形成以及設計創新成果的最終完成,均是在一個持續不斷、各種因素同構的實踐過程中實現的。設計中觀念、技術與形式轉化為“審美”與“效用”的統一體,以及表達的特定手段也必經實踐過程來實現,進而批量生產(複製)、進入市場、實現消費也是設計必須參與的實踐過程。個性化的想像力、表現力和創新力的形成,也是在一個親歷親為、不斷追求、物我融情的動手實踐過程中實現的。為此,“實踐教學”作為設計人才培養過程的主線而貫穿始終,在我院設計學科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我們本著“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重在創新能力培養”的理念,進行了實踐課程的規劃與建設工作。最佳化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兩翼關係,做好實踐課程規劃,完成了課堂實訓教學、實驗室教學和社會實習教學單列式《教學計畫與課程大綱》,發揮“藝術設計實驗中心”的作用,強化實驗教學,通過實驗課程使學生接受基本技能訓練,進行實際的工藝技術實驗、設計表達實驗和綜合創新實驗,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教學基地,聯繫社會、市場和生產,實現理論與實踐、動腦與動手、智慧型與技能的結合,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進行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創新能力,形成了以實驗室(工作室)教學為紐帶,理論、實訓、實驗(工作室)與實習(社會實踐)教學結合互動、注重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與課程體系,並不斷加強實踐課程建設,提升實踐教學質量與效果。

五年來的教改實踐,使我們認識到任何改革與發展均處在一個動態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複雜而多變的特定過程和環境之中。學科作為教改主體,最佳化協調與客體(社會)之間的需求關係,是改革深化之方向;強化自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適應客體不斷變化的需求,並贏得自身發展,是改革追求之根本;增強把握規律的能力,發揚創造精神,是改革成功之保證。過程在持續,環境會變化,為了發展,我們將持之以恆。

專題2009第五屆香港東亞運動會

“從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我是天津土生土長的人,家鄉需要我出設計作品的時候,我肯定要積極參與。”郭津生笑著告訴記者,在世乒賽時,他就參與過當時會徽和吉祥物的設計工作,“不過當時獲得了二等獎,作品沒有被採用。”2013年第六屆東亞運動會會徽的設計者郭津生,除了東亞運動會會徽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得意的作品,就是國慶60周年代表天津通過天安門的“國慶彩車”。

作為“國慶彩車”設計組的組長,郭津生告訴記者,“其實國慶彩車和東亞運動會的會徽都是要表現我們天津的地域特點和城市文化精神,傳遞出天津人熱情好客的傳統民風,顯示著祥和、向上、充滿活力的城市風貌。”

“東亞運動會是我們天津舉辦的第一次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能夠為這樣盛大的運動會設計會徽我感動很榮幸,也很驕傲,我相信在接下來的四年時間裡,我們天津一定會把籌備工作做好,舉辦一屆成功的運動會。”郭津生告訴記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