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曾報導過緬甸果敢衝突,四赴巴基斯坦隨巴軍打擊南瓦與北瓦濟里斯坦的塔利班武裝,三赴阿富汗採訪塔利班武裝頭目,隨駐坎大哈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進行嵌入式戰地採訪,遠赴葉門採訪阿拉伯半島基地分支和拉登的貼身保鏢,第一時間登入韓國延平島報導朝韓雙方炮戰……最為知名的是於2011年3月率先進入反對派控制下的利比亞東部地區,成為全球首個從班加西發出戰爭現場報導的華文媒體記者,目睹了利比亞戰爭的全面爆發,後三赴利比亞全程報導卡扎菲被推翻。利比亞戰爭使其成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新聞頻道深度報導、《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鳳凰衛視、雲南衛視、新疆衛視、北京衛視等中央和地方全媒媒體報導的對象,也是全球第一個用微博直播戰爭的華文媒體人。敘利亞危機2011年發生到2014年年底,他六赴敘利亞和土耳其,進抵戰事最激烈的霍姆斯和阿勒頗,對交戰的敘利亞政府軍、自由軍和伊斯蘭激進武裝進行深入採訪,成為近年來全球華文媒體圈,尤其是中國大陸地區戰地採訪最多的記者之一。
深入的採訪和獨特的眼光讓他獲得了搜狐年度新聞人、騰訊國際時政觀察員、中央電視台年度新聞人、金鈴獎新聞深度挖掘獎、中國記者節代表人物等榮譽。
著有兩本紀錄戰地採訪獨家經歷,對國際局勢全面觀察與思考,尤其是中國海外利益如何保護的新作《跟著美軍上戰場》和《變天》。
在國內報導方面,主要從事中國邊疆安全、暴力反恐怖報導、國防建設和汶川地震等大型突發事件的報導。
CCTV-1《小崔說事》欄目4月17日中午13:10播出"我們從戰場歸來",講述戰地記者邱永崢的故事。
跟美軍去戰場
內容簡介
美軍是現代化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美軍士兵單兵裝備價值15萬美元,美軍基地堪比五星級酒店……《環球時報》記者邱永崢和郝洲對美國陸軍第101空中突擊師進行嵌入式隨軍採訪,是新中國歷史上首次有中國記者如此近距離地觀察美軍地面部隊的作戰,讓中國讀者有機會了解美軍作戰的真實一面。
目錄
第一章:敲開美軍101師的戰地大門
1、五角大樓和北約點頭了
2、三簽“生死狀”
3、救命技能培訓
4、採訪設備80公斤
5、買不到的戰地險
6、阿克蘇的恐怖攻擊
7、二鍋頭
8、過六關乘C-130飛抵坎大哈
第二章:“兄弟連”
1、“兄弟連歡迎你”
2、拍馬屁
3、向軍閥借兵
第三章:阿根達布河谷的對手
1、阿根達布河谷
2、“鐵桿塔利班”
3、我親眼看到的塔利班
4、塔利班的深厚民意基礎
5、哈恰尼和希克馬蒂亞爾
6、拉登的四個傳說
第四章:戰鬥!戰鬥!
1、自製炸彈在我們身後10米處爆炸,美軍把“悍馬”全換成了M-ATV
2、塔利班的子彈在我們身邊不時翻出幾朵小花,副連以上美國軍官為反伏擊必讀《論持久戰》
3、村中遭遇巷戰,美軍中尉懇請複製《地道戰》
4、狙擊手的較量
5、心戰
6、性
7、鴉片戰爭
8、不讓報導的真相
第五章:機器人戰爭
1、裝備到美軍連排的無人機
2、《拆彈小組》真相
3、101師的直升機數量超過解放軍陸航部隊
4、成熟的單兵作戰系統
第六章:“塔利班007”大敗美軍情報營
1、情報營能偵察9000平方公里的區域
2、塔利班007神出鬼沒
3、CIA不是塔利班007對手
第七章:戰場眾生相
1、托馬斯上尉——果敢的書生連長
2、喬治·羅伯特森——老爹一般的軍士
3、形形色色的美國大兵
4、在夾縫裡求生存的“阿奸”
5、中情局刺客
6、阿富汗國民軍用中文罵美軍“媽的個XX”
6、花錢買平安的英軍
7、與我們同行的那群戰地記者
第八章 強大的後勤保障是美軍戰鬥力的源泉
1、美軍只喝空運來的瓶裝水
2、坎大哈基地內有個休閒廣場
3、坎大哈基地里的食堂是用錢砸出來的
4、單兵口糧讓美國大兵忍無可忍
5、到作戰部隊的營級單位就可以洗到熱水澡
6、帳篷里的空調吹得我們直發抖
7、作戰部隊的士兵可以玩到PS3
8、在諾蘭基地可以上網購物
9、花旗銀行的金領也會來阿富汗打仗
10、戰場還是戰場
第九章:不會有勝利的戰爭
1、頻頻遭遇恐怖攻擊
2、把塔利班打回談判桌!
3、攻心為上奉為聖典
4、坎大哈合作與龍打擊行動
5、雙方皆言勝利
6、目擊阿富汗神秘的“坦克墳場”
7、聯軍保護塔利班“和談代表”
第十章:美軍坦克直逼中國西部邊境
1、在喀布爾當記者比打戰還危險
2、美國擺出常駐阿富汗的陣勢
3、通向中國和伊朗的戰備公路
4、爭相豪飲的“阿富汗雞尾酒”
5、日本印度做局阿富汗
6、阿富汗的資源與中國利益
7、“東突”魅影
第十一章:戰地採訪成常態
1、戰地採訪的功課
2、戰地報導的記者裝
微博訪談錄
提問:如果卡扎菲沒死,他的命運應該由誰來決定,是不是利比亞的人民?搜狐微博@環球網邱永崢:依我在利比亞三度戰地採訪來看,他只有死路一條,因為過委會所有的人都要他死在現場,而不是審判,因為過委會高官是前政府高官,身上不乾淨;二是卡口才太好,容易把審判台當戰場。提問:日後的利比亞會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搜狐微博@環球網邱永崢:卡扎菲建立的是一個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新政權不會重演吧。
提問:卡扎菲時代是否真的結束了?當地是否還會有卡扎菲殘餘力量殊死抵抗搜狐微博@環球網邱永崢:卡扎菲死了,全部就結束了,因為卡扎菲把自己當成了一切。
提問:卡扎菲的蹤跡是怎么被發現的?搜狐微博@環球網邱永崢:蘇爾特久攻不下,外界認定卡扎菲就在其中,我問過所有的人,他們也這樣認為。
提問:您能確定死的是卡扎菲嗎?會不會有替身?搜狐微博@環球網邱永崢:如果你認為薩達姆死的也是替身,那么就相信現在死的是卡扎菲的替身嘍。
邱永崢利比亞
2011年4月3日下午3:10,一架從杜拜飛來的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環球時報》(環球網)戰地記者邱永崢、郝洲,帶著利比亞戰場的硝煙精疲力竭地回來了。他們曾經4次追隨巴基斯坦軍隊深入部族區採訪打擊塔利班的行動,三次前往阿富汗見證反恐戰爭,還曾嵌入美軍作戰部隊,穿著防彈衣戴著頭盔近距離目擊美軍與塔利班武裝的殊死戰鬥,但哪一次也沒這回驚險,火箭彈在眼前把汽車和人群炸得粉碎的記憶揮之不去,直到踏上北京的土地,他們才有了真正的安全感。2011年4月5日下午2:30,在人民日報出版社一間會議室里,記者採訪了邱永崢。邱永崢41歲,個頭不高,黑瘦,回國兩天了,他眼裡仍有充血絲,疲憊神情仍未消退。他和郝洲在利比亞東部戰事打得最激烈的地方採訪了26天,他平靜地敘述著那26天,但內容驚心動魄。
動如脫兔,直奔主戰場
2011年春節過後,利比亞時局日益惡化,反政府勢力武裝自己,雙方動武跡象日益明顯。同時中國政府大規模撤僑,《環球時報》的精英們判定利比亞肯定會是2011世界最關注的新聞熱點,有必要迅速派出自己的記者去採訪。
誰去?邱永崢是經驗豐富的戰地記者,還是記者組組長,理想人選自然是他。
2011年3月2日,邱永崢從孟買飛回北京,立刻做奔赴利比亞的準備。
首先得有簽證,但利比亞駐華大使已和許多利比亞駐外使節一樣,宣布脫離了利比亞政府,電話打進利比亞駐華使館,問簽證的事情誰管?都說不知道。
只好採取迂迴的方法,選一個靠近利比亞的國家進入利比亞了。領導問邱永崢:“你認為選哪國合適?”
邱永崢答:“埃及。我已查過,唯獨利比亞駐埃及大使館還在正常工作,可通過正常手續進入利比亞;再就是埃及軍方我有熟人,必要時可讓他們幫我。”
方案定下來,邱永崢動如脫兔,2011年3月6日,訪印歸來的第4天,他就和同事、27歲的郝洲踏上了飛往開羅的航班,帶著戰地採訪所需的全套裝備。
飛機落地後,邱、郝二人直奔利比亞駐埃及大使館申請簽證。新聞記者、尤其是戰地記者總是這樣,一旦出擊,恨不得立刻趕到事發現場,搶占搶發新聞的先機。當時撤僑行動轟轟烈烈地剛告結束,3萬餘中國僑民洪流般湧出利比亞,兩個中國記者卻要逆流而上。
“為什麼要來採訪利比亞?”使館工作人員問。
邱永崢拿出擬定好的、有英、阿兩種文字的報導方案給對方,說你利比亞不是要爭取世界的理解嗎?當今中國的聲音不可或缺,我們是來採訪當下的局勢。
對方說:“我儘快給你辦。但決定權今天已不屬大使館,能否接受你們的採訪,應是政府說了算。”
等著吧。住下後,邱永崢開始分析各媒體采寫利比亞局勢的新聞。他發現,來自的黎波里的新聞顯得有些空洞無物,他馬上意識到那裡的記者可能會受到政府的控制,於是他決定不去利比亞西部的的黎波里,而是去東部的班加西。當時利比亞已被分開東、西兩大陣營,西部仍是卡扎菲的地盤,東部班加西是利比亞反政府勢力的大本營,邱永崢斷定班加西將是未來的主戰場。於是,邱永崢動用他在埃及軍方的關係,電話過去,幾經聯繫,一條自由進出埃及邊境的“路條”到了邱永崢手裡。
很快,2011年3月8日上午9時,邱、郝二人的簽證被批下來。奇怪的是,他們二人竟是被當作卡扎菲兒子賽義夫的私人朋友允許入境的,而不是以利比亞政府的名義。原來,所有想要採訪利比亞的記者,都必須要通過賽義夫的審查和批准。
至此,兩條方案都已可行,拿簽證入境,需走的黎波里,利比亞政府接待,管吃管住;拿“路條”出埃及進利比亞,不僅沒人招待,而且充滿危險。走哪條?邱永崢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追訪反政府武裝最高司令
邱永崢和郝洲二人進了利比亞。幾天前萬千中國僑民剛從這裡急火火地撤出去,他倆現又急火火地撲進來。撲進來後兩眼一抹黑,誰都不認識,哪都沒人管,四周是沙漠,只有一條公路在眼前,沒人更沒車。
放腳走吧,倆人背著背包,拉著拉桿箱,孤獨地走在公路上,不知要走到何時才能找到車。每人20公斤的裝備,把他們累得夠嗆。
還好,走出3公里,遇到一個背著AK-47的,“什麼人?”對方問。
“中國記者,來採訪的。有去班加西的車嗎?”邱永崢問。
原來反政府軍也願讓記者來採訪,不然只聽政府的電台在那兒天天嚷,背槍者說:“沒去班加西的班車,我幫你叫一輛吧。”
時間不長,一輛破舊的中巴被那人強硬地攔下了,“給你個任務,把這倆中國記者送到班加西。”
開車的是對父子,不敢不從只好讓邱、郝二人上車。邱永崢掏出美元,條件是一直不停地開往班加西,中途不得停車,更不許攬客上人。初入險地,據說當地幾乎人人有槍,邱、郝二人不得不防。
500公里路程,中巴晃晃悠悠直到3月9日凌晨才到班加西。班加西100萬人口,利比亞第二大城市,建在海邊,滿城義大利古羅馬風格的建築,漂亮,可惜髒亂差,政府沒了,管理一片混亂。邱、郝二人沒心思看班加西的風景,讓司機直奔反政府軍總部。
車到由原刑事法庭大樓改成的反政府軍總部停下。原本擔心半夜了那裡沒人辦公,不想大樓內外人山人海,燈火通明,人們情緒高昂,真的是人手一槍,熱鬧得像是電影《列寧在十月》里準備起義的俄羅斯海軍和工人糾察隊一樣。
新聞中心晝夜24小時辦公。邱、郝二人亮出記者證。
“哪的?中國的?中國記者會來我們這兒採訪?”對方驚訝。
邱永崢說:“這有什麼可奇怪的?中國是一個很負責任的大國,對於正在發生的戰爭和衝突,我們應當看清它的真相。”
那負責人一聽很高興,說:“終於來了兩個中國人,還是記者!”只見他拿過身份證大小的兩張紙片,用英文分別寫上邱、郝二人的名字和環球時報的字樣,往邱、郝二人胸前一別,說這就是準許活動在利比亞東部的“記者證”了。
登記報到後接待人員說出個賓館的名字,讓邱永崢自己去找。半夜三更,從接待處出來後,邱、郝二人再次陷入困境,那城市一片黑暗,危機四伏的樣子,到哪兒去找賓館?
這時,一位年輕男子主動過來說:“是找賓館嗎?我送你們吧。”說著開來一輛很破的轎車。邱、郝二人上了轎車。只見那小伙子穿牛仔褲、破皮鞋,臉上一道明顯的疤,把車開得飛快。邱、郝二人不由得擔心了,因為他們身上帶著巨額美金,誰都知道外國記者有錢,他們想自己是否中了圈套?倆人當即就定好,萬一事態不好,那就搶過方向盤,把他踹下汽車。豈料那小伙子非常好,把他們送到那家名叫諾蘭的賓館,還分文不要。
諾蘭屬三星級賓館,戰亂條件下依然很乾淨,邱、郝二人進房間往床上一躺,立刻睡死過去。從開羅到班加西,1300公里,他們長途奔襲一刻未停,飯都沒吃幾口,這就是新聞記者。
幾小時後,邱、郝二人掙扎著起床,下樓去了解情況。國內等著他們的新聞稿,再困也不能允許自己睡大覺,當務之急是找司機、翻譯和嚮導。
也巧,一下樓就在賓館大堂見到馬來西亞新報女記者艾米。那賓館住滿100多個外國記者,唯艾米是亞洲人的面孔。邱永崢不認識她,是她看到中國人倍感親切,因她是華籍,會說華語,還在香港工作過。艾米向邱、郝二人介紹情況,並警告他們說:“卡扎菲的軍隊馬上就要打過來。這裡太危險,我要撤離了,這裡好多記者都要撤離了。你們在這賓館裡貓兩天也走吧。”
邱永崢說:“不,我們一定要留這兒,不管發生什麼?而且要去前線。您有一些可靠的關係可介紹給我嗎?”
艾米說:“有,反正我要走了,把我的司機、翻譯和嚮導全都給你吧,他們是同一個人,名叫哈里發,人品很好的。”
邱永崢喜出望外,當晚就和哈里發見面並達成合作協定,哈里發提供車和汽車,城裡採訪每日200美元,城外採訪視危險程度定,每日600至800美元。哈里發本是利比亞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中級職員,30多歲,受過良好教育,並且去過英國等已開發國家,起初他也是一名狂熱的反政府“革命者”。然“革命”的結果是公司關張,他失業丟掉了飯碗,不得不靠冒死送外國記者去前線掙錢養家。
3月10日,卡扎菲政府軍已推進到距班加西200公里的港口城市卜雷加。邱、郝二人讓哈里髮帶著去前線。車到反政府武裝把守的戰略重鎮艾季達比亞時,機靈的哈里發看到反政府武裝前線指揮部門前湊著一幫記者,他去打聽,得知一會兒會有個要人來視察。哈里發“嗖”地一下不見了,呆會兒回來後拉上邱、郝二人就往一座民居里走,他說:“你們在這兒等著,過會兒反政府武裝最高司令尤尼斯將在這裡接受加拿大記者採訪。尤尼斯原是利比亞內政部長兼特種部隊司令,他與卡扎菲鬧翻後,卡扎菲曾經三次組織暗殺他,搞得他到處躲藏。好多外國記者想採訪他,蹲這好多天都沒見著他。”
邱永崢大喜過望,他來班加西,首要的採訪目標就是尤尼斯。採訪時氣氛緊張,尤尼斯一看就是一個久居政府要職的人物,他身材結實,穿利比亞少將軍服,佩著手槍和反政府武裝的標誌,眾多膀大腰圓的保鏢簇擁在他身邊。邱永崢問他對利比亞政局的看法;問他手下到底有多大的戰鬥力?尤尼斯介紹了利比亞的一些情況,告訴邱永崢說,其核心武裝力量就是隨他一起造反的1000多名特種兵。這是反政府武裝第一次向媒體透露了他真實的軍事實力,這信息首先由中國記者向外報導。
就在那一天,邱永崢窮追猛打,先後三次見到尤尼斯,最終得到單獨採訪的機會。
記錄戰爭真相,堅守在主戰場
2011年3月11日,邱、郝二人終於到達了卜雷加前線。
邱永崢是軍人,當戰地記者後曾見過真正的戰場。到利比亞之後,邱永崢看到過一次真正的交火,那是在拉斯拉努夫的戰場上。那次雙方在沙漠上擺開了架勢,反政府武裝重機槍、無後坐力炮、火箭筒一字排開守衛在公路兩側陣地上,機槍子彈暴雨般潑向對方。對方激烈還擊,距離很近,但卻看不到人影。邱永崢、郝洲混雜在反政府武裝的隊形里觀戰,手裡拿著的是照相機和筆記本。從北京出發時他們帶著兩套頭盔和防彈衣。那還是他倆在阿富汗嵌入美軍採訪進攻塔利班的戰鬥時,應美軍的要求,在阿富汗軍火市場花4600美元買來的。那防彈衣是地道美軍制式,經得起AK-47連續的掃射。但到開羅時,邱永崢仔細考慮後卻把它們留下了,因為他想到了利比亞交戰雙方都不會擁有那么高級的裝備,一旦他倆穿上,自然成了戰場上雙方注意的目標,什麼人物需要如此保護?狙擊的子彈就會接連打來。事實證明邱永崢的分析是對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那些戰地記者們全有防彈衣和頭盔,但也全都不敢穿戴。而沒了防彈衣和頭盔的保護,在槍林彈雨中,邱、郝二人覺得自己就像是在“裸奔”一樣。
忽然,邱永崢看到陣地前一兩公里處“轟”地炸響一片火箭炮炮彈,巨大的煙雲拔地而起,大地地震般顫動。邱永崢知道那是40管火箭炮打來的排式炮彈,第一波次打在陣地前,緊接第二波次校正後就會復蓋在他們的陣地上,他對郝洲和哈里發大喊一聲,“快撤!”三人鑽進汽車,瘋狂回逃。後面反政府武裝100多部汽車也都在逃跑,時速180公里,猶如賽車一樣。
戰場上生死往往發生在瞬間,一次,邱永崢在前線上採訪完反政府武裝的一位指揮官,剛離開他不久,他就被打死在那裡。嚴格地說戰地記者和戰士們一樣,只要你在前線上就是在炮火的復蓋中。
2011年3月18日那天,形勢異常嚴峻,政府軍兵臨班加西城下,進攻馬上就要開始,城內反政府武裝上下一片絕望。記者們撤走很多,只剩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半島電視台等十幾家王牌媒體堅守在那裡,他們說:“即使卡扎菲打進來,也不至於殺掉我們吧。”敬業精神令人敬佩。此時,環球時報領導要求邱、郝二人撤回到離利埃邊境較近的另一港口小城圖卜魯克,他們認為應該堅守在那裡,理由一是還有二三十名記者在那兒,西方戰地記者敢于堅守住自己的陣地,中國的戰地記者為什麼就不行?二是大戰來臨,正是零距離捕捉戰地新聞的好時機。
3月19日凌晨,一顆手榴彈在邱、郝二人所住房間窗外“轟隆”炸響、整座樓被震得顫抖。全樓的記者都被驚醒,有的向下跑,想看清是否政府軍打進了班加西城?賓館老闆正在給保全們發放AK-47,大聲說:“凡想闖入的,一律格殺勿論!”原來,是政府軍方面的特務不想讓外國記者呆在這裡,想用這種恐怖的方式把記者們嚇跑。邱永崢住在三樓,他貼牆根兒溜到陽台外向下觀看,底下一片扭打聲,恐怖分子已被反政府武裝人員抓獲。
上午9點多鐘,住在諾蘭賓館的記者們坐在一起商議是否集體去南部採訪,空中響起“隆隆”飛機聲。記者們一聽全都往外跑,因為就在昨天,3月18日,聯合國剛通過在利比亞建立禁飛區的提案,誰的飛機敢在天上飛?空中一架蘇22戰機出現在人們視野,它在諾蘭賓館上空大轉彎劃出一道弧線,然後向城中某一地方戰術俯衝,準備射擊或投彈,就在這時,它突然變成一團火光,緊接著便支離破碎地掉下來。是誰擊中了它?是法國空軍打響了攻擊利比亞政府軍的第一槍,他們早就盯上了這架飛機,在它即將動武時,用一枚飛彈摧毀了它。邱永崢及時拍下了這一空戰的全過程。
死裡逃生,火箭彈炸響在咫尺
3月下旬一天,卜雷加下午5點多鐘,邱永崢、郝洲二人忙過一天的採訪後,要用衛星跟國內編輯部再聯繫一次,用口述補充當天的新聞。以往每到這時他們都要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安置衛星電話,那天也如此,挑選了一個有人的地方支起他們的通訊裝備,十米外是一汽車修理鋪,鋪前空地上停著兩輛反政府武裝使用的皮卡,十幾名武裝人員散坐在地面上休息,一派祥和的氣氛。邱永崢與編輯部通話後回到汽車裡,他發現哈里發那天特別地急躁,一個勁兒地催他快走。邱永崢問他為什麼?哈里發說:“我感覺到這裡不安全,別看反政府武裝攻占這裡已兩天,它仍是卡扎菲支持分子的地盤……”正說著,邱永崢忽然覺得一道亮光從自己頭頂上掠過,“轟”的一聲巨響,眼前數米外皮卡車一下子就沒了。火箭彈!“快走!”邱永崢嚇得聲音都跑了調兒,仍在通話的郝洲,拔掉衛星電話的插頭就跑向汽車,哈里發一腳油門踩到底,瘋了似的狂奔而去。
第二天,他們專程回到那裡,因為昨天忙於逃命,有東西丟在了現場。現場什麼東西都沒了,修車鋪不見了,兩輛皮卡連炸帶燒只剩框架,聽說那十幾名武裝分子也已全部報銷。襲擊者瞄得那么準,越過邱永崢乘坐的轎車轟擊皮卡,否則完蛋的沒準兒就是他和哈里發。
戰地採訪,生理、心理雙重極度的疲憊,吃飯沒菜、沒水果;睡覺困得頭疼但卻緊張得難以入寐。歐美國家在那兒採訪的記者,每周輪換一次,撤下來的去圖卜魯克五星級賓館放鬆一周后再上。而中國記者邱永崢、郝洲卻在那裡一連堅持了26天……
戰地生存
邱永崢畢業於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是一名有過十一年軍齡的老兵,國外許多戰地記者也有過從軍經歷。在踏上戰場之前,他和搭檔郝洲以及其他同事先後在國內接受了特警學院和防化學院的戰地安全培訓。
“戰地記者必須和職業軍人一樣,及時感受到坑面臨的風險,有效規避。”當國內諸多媒體躍躍欲試,打算將記者派往衝突和爭端現場時,邱永崢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事先培訓。
在《跟著美軍上戰場》一書中,他公開了自己的戰地求生秘笈:
當發生爆炸時,應該立刻180度轉身臥倒,以最快的方式趴在地上。筆記本、錄音筆、相機、衛星電話、等採訪設備,再加上防彈衣,緊急臥倒時肘部和膝蓋會承受不小壓力,一定要帶上護肘和護膝。
爆炸發生時,地面會劇烈搖動,一定要用雙臂將自己的軀幹和地面隔離開來,否則可能震碎內臟。在阿富汗的“終極求生裝備”是《古蘭經》。2010年8月7日,一個由西方人組成的醫療隊在阿富汗東北部被塔利班綁架,該醫療隊的翻譯在生死時刻大聲朗誦《古蘭經》,成為整個醫療隊里的唯一倖存者。
獨家摸清反政府武裝軍力
在利比亞期間,邱永崢通過各種渠道認識了利比亞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的中級職員哈里發本,經過哈里發的溝通,邱永崢一行見到了尤尼斯。
邱永崢說自己當時一陣狂喜,他來自班加西,首要的採訪目標就是尤尼斯。尤尼斯原是利比亞內政部長兼特種部隊司令,他與卡扎菲鬧翻後,卡扎菲懸賞40萬美金要他的腦袋,曾經3次組織暗殺他。“我們真是太幸運了,全球只有四家媒體採訪過他。”
在這次意外收穫的獨家採訪中,尤尼斯告訴邱永崢,反政府武裝的核心力量就是追隨他一起造反的一千多名特種兵,這也是反政府武裝第一次向媒體透露了真實的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