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公畹(1914~  )

邢公畹(1914~)

正文

邢公畹(1914~)中國語言學家。 原名邢慶蘭。 原籍江蘇省高淳縣,1914年10月生於安徽省安慶市。1937年畢業於安徽大學,隨即考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2年到南開大學邊疆人文研究室工作,同時在西南聯合大學執教。自1946年南開大學復校起,一直任該校中文系教授。1953~1956年赴蘇聯,任莫斯科大學教授。歷任南開大學中文系主任、顧問、漢語侗台語研究室主任、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顧問、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理事等職。邢公畹在漢藏系語言比較、語言理論、漢語語法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好評。他在《詩經"中"字倒置問題》 (1947)、《漢語"子"、"兒"和台語助詞 luk試釋》(1948)、《漢台語構詞法的一個比較研究》(1949)、《漢語遇蟹止效流攝的一些字在侗台語裡的對應》(1982)、《說“鳥”字的前上古音》(1982)以及《漢語和侗台語裡的-m,-嬜交替現象》(1986)等論文中,從語法詞序、語音對應等方面,特別是利用對應同源體系的研究方法,為論述漢語和侗台語的系屬關係提出了豐富的論證。主要著作有他從1947~1982年的語言學論文選集《語言論集》(1983)、《漢語方言調查常識》(1982)、《 遠羊寨仲歌記音 》(1942)、《蓮山擺彝語文初探》(1950,與羅常培合著)、《三江侗語》(1985)等;譯著有Л.Д.巴思德涅耶娃的《論"紅樓夢"》(1956),N.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1979,與龐秉鈞、黃長著等合譯)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