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光范

邊光范,字子儀,生於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卒於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并州陽曲(今山西太原陽曲)人,他頗具才幹,而且謙退和易,為官能體察民情、樞解民憂,歷唐、晉、漢、周、宋5朝,皆身居要職,政績斐然。

基本信息

生平事跡

後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邊光范起為榆次(今山西榆次)令,召為殿中丞.長興四年(933年)改太常丞,入後晉授檢校戶部員外郎、北京留守判官兼侍御史。後晉高祖天福二年(937年),邊光范拜太府少卿,上書指陳時弊、不久,邊光范遷秘書監兼御史中丞.拜大理少卿。是年,後晉遷都汴州(今河南開封),石重貴為京城開封尹,調邊光范為衛尉少卿,充開封府判官。天福八年(943年),石重貴即位,為少帝,邊光范拜右諫議大夫,權知開封府事,擔當治理京城大任,並很快遷給事中。其時京城由於蝗災糧食歉收,邊光范受命前往亳州括借軍糧,他出價公允,組織有序,不因受命於皇帝而橫徵暴斂,受到地方的稱讚。後晉與契丹關係破裂,邊光范又一次受命出使。開運元年(944年),邊光范權知鄭州,拜左散騎常侍,次年,入為樞密直學士,由地方官成為直接參與國事決策的皇帝最信任的高級官吏。一天晉少帝與群臣游宴,見邊光范位在翰林學士之下,立即拜其為尚書禮部侍郎,知制誥充翰林學士,仍直樞密院,由此足見石重貴對他的恩寵和信任。 劉知遠建後漢,邊光范改檢校刑部尚書、衛尉卿,又上書論刺史應慎選良才,以安撫地方。乾祐二年(949年),他接連視察宋州虞城、汝州襄城,了解處理那裡的災情,冬天,為吳越加恩使。

後周代後漢,邊光范出知陳州,隨即遷御史中丞,又拜禮部侍郎。邊光范上任禮部,正逢秋試選舉,他認為自己才疏學淺,不能勝任選拔人才工作,堅決推辭了負責點選的職責。後周世宗即位,改官刑部侍郎、權知開封府,又遷為戶部侍郎,負責民政。顯德三年(956年),他受命到大名檢視民田,五年.到宋州普均租稅,十分均平,周世宗聽到百姓的讚譽之聲後,表揚了他。

相關事件

宋建隆元年(960年),李筠據兵在澤、潞反宋,宋太祖率兵親征,命邊光范為前軍轉運使,籌備鄭、洛、汝、孟、懷等州的糧草,邊光范很快完成了任務,遷太常卿,又簽刺史部選事,負責吏部事務。建隆四年(963年),宋平荊湖,襄州節度使慕容延釗征湖南,由於襄州正當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大軍南下的糧草供應必須保證,遂派邊光范權知襄州,順利打下了湖南。乾德三年(965年),宋準備攻後蜀,數萬大軍經過襄州,邊光范再一次設法調集糧草,供給軍隊,“人不知勞”。乾德五年(9S7年),宋太祖命川陝諸州長吏、通判兼任橋道事,負責各州治路主事。以前襄州治路由朝廷派專人負責,每年達六七次之多,每一任到地方後,都要調發數百人,而月.隨意課取,牛飽私囊,不僅害民不淺,道路也越修越壞。邊光范兼任襄州橋道使後,改變了以往的作法,以州卒代替徵調民工,由官府提供工具,以工計值,使道路隨壞隨修,保養良好,且不打擾農民的正常耕作,為民減去了一大負擔。宋太祖聞聽後,下詔書褒美邊光范。開寶四年(971年),邊光范又調回中央.判吏部銓曹,不久兼判御史台事,任此職直到去世。

歷史評價

邊光范一生任職無數,無論是在中央或地方、在戰時或和平時期,處理政務幹練妥貼,每到一地,都有政聲上聞,不僅卓著的才幹被統治者所看重,其替民解憂、為民造福的精神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戰亂年代裡更是難能可貴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