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欣賞
遲開的花朵更可愛,
美過田野上初綻的蓓蕾。
它們勾起愁緒萬千,
使我們的心輾轉低回。
正像有時難捨難分的離別,
比甜蜜的相逢更叫人心醉。
1825年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歷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
創作背景
詩人以明白如話的詩句,叮囑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鎮靜振作,等待光明的到來,其實這更是支撐詩人在艱難歲月里不懈奮鬥、追求、創作的座右銘。既鼓勵孩子,更是鼓勵自己! 這首詩寫於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裡,是以贈詩的形式寫在他的鄰居奧希泊娃的女兒葉甫勃拉克西亞·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紀念冊上的。那時俄國革命正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卻沒有喪失希望與鬥志,他熱愛生活,執著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