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測試過程
有觀點認為,運-10的主要機體設計是經由波音707的逆向工程而來 ,但運十的研製者否定了這一說法。
• 1970年7月,航空工業領導小組申請在上海和廣州製造飛機,當局原則批准申請並將任務命名為708工程。
• 1973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准在上海研製大型首長專機。
• 1975年6月,完成全部設計圖紙。
• 1976年9月,制出了供靜力試驗用的飛機。
• 1978年11月,在飛機結構強度研究所進行全機靜力試驗,證明飛機強度符合要求。與此同時,開展了影響安全可靠的全機四大系統地面模擬試驗。
• 1980年9月26日,飛機由機長王金大首飛成功。
• 從首飛成功到1984年共飛行了130多個起落、170多個飛行小時。先後飛抵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鄭州、合肥、廣州、昆明、成都等國內主要城市,並七次沿“死亡航線”飛抵拉薩,成為首架飛抵拉薩的國產飛機。
• 1986年,財政部否決了3000萬元人民幣研製費用預算,研製計畫終止。
取消及現況
運-10工程的最終取消原因很多,市場不足和技術落後是最主要的原因,訂單不足導致單價過高,民航市場不足導致運營成本極高,技術落後導致性能不良、安全性較低。政治因素被人認為是原因之一。文革後期,民國時期和海外培養的科學技術人才凋零,受教育和政治影響,科技人員斷層嚴重、素質不高。由於許多國產研發項目紛紛失敗、或者大幅落後國外產品,當時中國科研經費劇減一半,從1.3%降到0.65%,低效科研平台被放棄,許多科研隊伍解散。同時民航總局一直對此項目持抵制也是一個原因。運-10工程開始於文化大革命中的1970年,主要支持者是“四人幫”成員張春橋,支持派在文革結束後遭到打擊,也被部分人認為是運十取消的原因。現時運-10自棄用後一直停放在上海大場機場內。
技術性能指標
• 原始功能:大型軍用首長專機、運輸機
• 發動機:四台WS-8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8,650kgf(19,000lb)
• 性能數據
• 最大巡航速度(重量100000千克,高度8000米)974公里/小時
•經濟巡航速度(重量100000千克,高度11000米) 917公里/小時
•最大爬升率(最大起飛重量)20米/秒
•最大巡航高度12000米
•起飛場長(最大起飛重量,按ICAO標準) 2318米
•著陸場長(最大著陸重量,按ICAO標準) 2143米
•航程(巡航高度11000米,巡航速度M0.82,備份油量:10%全時間巡航用油及30分鐘等待用油)
•商載15000千克6400公里
•商載5000千克 8300公里
• 機組/乘員
•機組:5人駕駛制、4個服務員
•乘員:混合級124人:
• 頭等艙16座、排距1.05m/41.34英寸;
• 經濟艙108座、排距0.88m/34.65英寸;
• 全經濟級149人、排距0.88m/34.65英寸;
• 最大起飛重量110,000kg(242,500lb)
• 外形尺寸
•翼展 42.24米
•機長 42.93米
•機高 13.42米
•機身長度 40.75米
•機翼面積 244.46米2
• 內部尺寸
•客艙
•長度30.4米
•寬度3.48米
•高度 2.20米
•容積 200.49米3
•貨艙
•前貨艙容積 15.65米3
•後貨艙容積 20.36米3
• 重量及載荷
•最大起飛重量 11000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 83000千克
•最大無油重量 73000千克
•基本重量 58000千克
•最大載油量51000千克
•最大商務載重 15000千克
•最大商載載油量37000千克
•翼載荷(最大起飛重量) 4.41千牛/米2(450公斤/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