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介紹
運河鎮位於杭州、嘉興、湖州三地區交界處,地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2001年8月由原亭趾、博陸、五杭三鎮合併而成,因地處京杭大運河之濱而定名運河鎮。全鎮面積40.42平方公里,人口 4.5萬人,2001農業總產值2.72億元,農民人均收人6108元,是餘杭區經濟發達,人民生活較為富裕的鎮鄉之一。運河鎮成立於2001年8月,由原亭趾、博陸、五杭三鎮合併而成,三鎮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經濟發達。運河鎮歷史上,文化淵遠,人才輩出,明有鍾化民、清有沈近思、近代有姚虞琴、現代沈虎根等人士。現在的運河鎮,風景秀麗,文化繁榮,建於隋朝的慧日禪寺經過重建,初具規模,寺內古樸典雅,法相莊嚴,是一大旅遊勝地。
運河鎮域屬水網平原地帶,鎮內河港交錯,灌溉便利,農業發達。自古為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傳統農業以糧、麻、蔗及蠶桑為主,畜牧業方面以養湖羊和豬為多。其中甘蔗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是“臨平甘蔗”的產地。隨著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發展的戰略性調整,該鎮建立了生態鱉養殖、黑魚養殖、瓜菜設施栽培等三個特色農業園區。以甲魚和黑魚為主的特種水產品養殖已成為農業的支柱產業,生態甲魚養殖面積達8000餘畝,產量3300噸;黑魚養殖面積達1800畝,產量4500噸。榮獲了浙江省“甲魚之鄉”、“黑魚之鄉”稱號。農產品深加工勢頭較好,紅燒羊肉、黑魚果肉、黑魚皮等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暢銷省內外。
運河鎮地處平原水鄉,古時以水路交通為主,水上交通四通八達。運河北上可直抵南京、上海、天津、北京,境內可通小貨船。建國以後陸路交通逐步得到了發展,臨博公路、荷禹公路和在建的興旺大道、寧橋大道、東西大道及延伸段一起構成了運河鎮的公路網路,且全鎮二十二個建制村,村村通公路。
運河鎮地處杭嘉湖三市交界處,區位優勢明顯,自古各業發達,在秦漢時期就有了手工繅絲。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工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輕紡、家用電器、箱包、搪瓷、機械鏈條等五大主導產業,全鎮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46家,湧現出了西湖離合器集團、老闆集團、自強集團等8家產值1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2004年,運河鎮工業產值達到101.5億元,成為全區首個百億鄉鎮。
2007年,運河鎮全年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660371萬元,完成計畫的96%,同比增長8%。出口交貨值累計完成219939萬元,同比增長14%。其中:自營出口累計完成131157萬元,同比增長15%。銷售收入累計完成1519115萬元,同比增長9%。工業利潤累計完成45547萬元,完成計畫的127%,同比增長23%。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301211萬元,完成計畫的108%,同比增長12%。工業投入累計完成60112萬元,完成計畫的109%。工業用電量累計28617萬度,同比增長21%。
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初步測算為126.9億元,增長19%,其中新口徑工業產值123.1億元,增長19%;實現出口交貨值21.9億元,增長14%,其中自營出口13.1億元;實現三產增加值2.54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3億元,增長20%;農民人均收入11039元,增長10%。運河鎮以項目推進和技改創新為抓手,著力化解資金、土地等要素制約,實現新口徑工業產值123.1億元,增長19%,其中規模以上產值81.1億元,增長19%。新增規模企業39家,達到207家,產值超億元企業增加4家,達到14家。完成工業投入6億元,徵用土地83畝,拆遷農戶159戶。中昊科技、天時輕工、中立印務和海德龍塑膠等項目建成投產。雙華科技、華峰服裝、獅特龍健身、新裕機械、海嘉布藝、浩迪服飾、涌匯工貿、榮強工貿、百匯電器和人和機械等10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企業加快技改創新,加強品牌建設。全鎮工業企業技改擴建投資3.5億元,創建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市企業技術中心3家。老闆燃氣灶獲得中國名牌,“鐵流”和“老闆”商標躋身全國馳名商標行列,獲得浙江名牌2隻、市區名牌和商標9隻(件)。招商引資取得成效,引進興旺特種鏈、和佰家居、森匯電子和藝龍牆布等項目,引進莫及普公司重新啟動了餘杭港臨平作業區的開發建設。完成協定外資2621萬美元,到帳外資756萬美元。存量盤活取得實效,成功收回廣德國際閒置土地170畝,盤活閒置廠房4萬餘平方米。擔保公司擴股到2055萬元,累計為企業提供擔保2億元。
2007年實現農業產值3.8億元,增長9%。積極開展河道整治和水利設施建設,完成河道整治和疏浚4900米,修建河道閘站2座,確保全全度汛。特種水產養殖穩步發展,開展了顆粒飼料、生物製劑和新品種雜交鱧的養殖試驗,甲魚和黑魚養殖面積分別穩定在8000畝和2000畝,全年兩魚產值達2.8億元。甲魚和黑魚特色園區成為市級示範園區,甲魚特色園區成為國家級高新科技示範園區,運河鎮成為浙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強鎮。全面開展運河流域禁養工作,關停養殖點20個。認真做好動物防疫安全監管專項執法檢查工作,成立了運河畜牧獸醫合作服務社。完成20個村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當年賠付保險金13.3萬元。完成博陸村國有水面使用權收回工作,為750名漁民辦理了農轉非和養老保險,發放補償款309萬元。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20人,註冊農民信箱1900個,啟用率達100%。南柵口村完成股份制改革。
運河鎮的農業資源頗具特色,傳統農業基礎良好。運河鎮一帶,河道交錯,蕩漾密布,地肥水美,歷史以來,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有史料記載以來,運河鎮一帶就盛產絲綢,並積累了絲綢生產的獨特工藝,絲綢質量上乘,2001年上海APEC會議與會國家的領導人身著的絲綢服裝面料就出自運河鎮;運河鎮的水產品種豐富,良好的自然環境使得運河的水產風味很有特色,博陸牌黑魚、本牌甲魚等一批水產在浙江省享有聲譽,運河鎮也榮獲了“浙江省甲魚之鄉”和“浙江省黑魚之鄉”稱號;運河鎮也是“臨平”甘蔗的產地,2001年春天,國家政協主席李瑞環前來博陸時品嘗了臨平甘蔗,稱其口味甚好。
2007年實現三產增加值2.5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億元。完成運河鎮三產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完成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2535萬元。引進了玉玲瓏房產項目,並實現當年開工建設。上海華聯超市、上海如海超市落戶運河鎮。“千鎮連鎖、萬村放心店”工程全面推進,新建連鎖超市和放心店5家。農村集貿市場運作規範。開展餐飲服務人員培訓,13家飯店的65名服務人員取得了區勞保局和農業局頒發的上崗證。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11.3億元,貸款餘額達11.6億元。
城鎮建設
2007年,運河鎮完成全鎮土地總體利用規劃的調整。積極實施通村聯網工程,戚家橋村、南柵口村等13個村18.9公里道路建成通車,鎮內村級道路全部硬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村級道路網。積極實施危橋修復工程,完成全鎮危橋調查,投資42.8萬元修復了東新村寺橋等6座橋樑。投資11.8萬元修建了五杭停車場。臨平開發區“5118”工程道路興元路建成通車。長虹等3個村成為新農村電氣化村。2007年,通過深化“博陸模式”,啟動了博陸二期農居點建設,已建成40戶。結合拆遷安置,啟動了聖塘河二期、南橫港一期和章家河6組等農居點建設,200餘戶已經開工建設。灘里二期、道墩壩一期等已完成招投標,即將開工建設。全年完成99幢農居的建設,大來橋一期43戶已經入住。
運河鎮以陳年垃圾清理、綠化美化、庭院整治為重點,集中在博陸、章家河、東新、杭信和螺螄橋等5個村開展了“清潔餘杭”和整治村工作。累計清理道路45.8公里,清潔河道4.25公里,清除陳年垃圾1500餘噸,種植樹木2845株,清除堆積物500餘噸,發放垃圾箱1200餘只。強化農村日常垃圾清運工作,農村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博陸和章家河村通過了考核驗收,博陸村還成為了區首批“清潔餘杭”示範村。第二批4個村的“清潔餘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創建生態村2個,博陸村成功創建市園林綠化村。加強城管和拆控違工作,全年累計拆除違法建築314處、3.2萬平方米。
社會事業
落實科教興鎮戰略,2007年投入教育經費2686.7萬元。中考升學率達99.78%,普高上線261人。加強計畫生育工作,計畫生育率達98.84%。積極落實獎勵扶助政策,發放獎勵扶助金12.5萬元。認真抓好合作醫療工作,為農民報銷醫藥費540萬元,為1.5萬農民實施了免費體檢,2008年參保率達99.5%。深入開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動”,發放《農民健康教育知識讀本》1萬餘份。“八小”行業整治取得成效,查出無證單位260家。創建市級衛生村2個、市級衛生先進單位4家、區級衛生村4個、區級衛生先進單位3家。大力開展農民素質教育、失地農民培訓和養殖戶技術培訓,累計培訓1755人次。組建了鎮職業介紹中心,舉辦了二次大型勞動力招聘會,319人與用人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對300家企業實行了勞動監察,督促補簽勞動契約1305份,新增工傷保險5401人,調處勞資糾紛292起,追回工資和賠償款446.5萬元。積極做好被征地農民社保工作,為被征地農民辦理農轉非1029人,辦理養老保險971人。認真開展救濟救助工作,發放低保金63.3萬元,發放救濟金32.6萬元,救濟救助124人次,發放助學金10.3萬元,救助困難學生77人,改造困難戶危房7幢。認真抓好老齡工作,集中供養五保老人17名,發放老年人補助金231.2萬元。積極開展殘疾人幫扶工作,實施復明手術35例。開展人武部正規化建設,為部隊輸送合格新兵27名。
運河鎮積極開展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大討論和文明創建活動,成功創建市級文明村(社區)2個、區級文明村2個、區級文明單位3個。深化“五個一”鄰里文化活動,五杭社區獲區鄰里文化活動先進獎。積極開展殯葬改革,搬遷墳墓1375座、骨灰盒485隻。在博陸、章家河和杭信村開展牆景美化活動,美化牆體500餘米。積極開展廉政文化“五進”活動,在博陸村修建了明代清官鍾化民的紀念碑和紀念亭。新建全民健身點10個,創建文化村2個、文化示範社區1個、杭州市小康體育特色村1個。挖掘響叉和馬燈二種民間藝術,全鎮民間藝術隊伍達10支。全年舉辦各類文體活動32次,舉辦了鎮首屆職工運動會,開展了元宵民間藝術踩街活動,在吳山廣場與湖濱街道開展了民間藝術交流演出。積極開展文藝電影下鄉活動,共放映電影110場,下鄉演出20場。運河鎮成為杭州市文化示範鄉鎮。
地方特產
運河紅燒羊肉 :“紅燒羊肉”根據運河當地區域特色和資源條件,採用民間傳統配方,結合現代先進技術燒制而成,口味酥而不膩,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由於企業重質量、重口味,以綠色無公害為發展前提,所生產的“臨平”牌真空包裝紅燒羊肉產品,在杭州、上海等大都市中贏得了良好的市場信譽,產品供不應求。運河甲魚 :運河鎮農民養殖甲魚有著較長歷史,是全省乃至全國有名的甲魚之鄉。全鎮甲魚養殖面積在萬畝以上,年產值可望突破1億元。
運河黑魚 :黑魚是餘杭水產“一蝦二魚”三大主導產品之一,得到快速發展。運河鎮是水產養殖大鎮,素有“黑魚之鄉”的美稱,全鎮黑魚養殖面積達1800畝,每年有數百萬條黑魚銷往各地,平常餐桌上的黑魚很多產自運河。從黑魚的養殖、加工到銷售,運河鎮黑魚養殖已形成了數億元產值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