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縣運河鎮

響水縣運河鎮

響水縣運河鎮地處黃河故道中山河北岸,是響水縣的南大門,南距鹽城100公里,北至海濱城市連雲港93公里。全鎮總面積70.9平方公里,現轄21個村居,約7.4萬人口。

運河簡要

運河鎮 面積 70.85平方千米,人口約7.4萬人

水陸交通便利,沿海高速、204國道、308省道在鎮內穿越南北、東西,東邊的響坎大運河和西邊的通榆大運河似兩條玉帶穿越全鎮。運河物產豐富,盛產銀杏和蘋果、梨等水果,全鎮擁有桑園4000多畝,淺水藕面積達1.1萬餘畝。全市唯一的省級農業示範園,位於204國道西側,面積1萬畝。已建成藏香豬擴繁、養殖、屠宰、加工中心,萬頭菜牛養殖加工中心,肉鴿育種中心,淺水藕試驗推廣中心,水旱生蔬菜生產科技中心和特水養殖中心等六個示範中心,為加快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程發展了良好的示範導向作用。與省農業示範園隔路相望,占地1000畝的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近年來,該鎮工業經濟發展迅猛,主要有紡織、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食品、玩具等行業,產品遠銷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

運河鎮轄:1箇中心社區 六套中心社區;12個村委會(大通、南河、桃園、運西、運圩、四套、伏興、孫埝、正茂、二套、三套、龔集)。

抗戰人物

王正茂 王志文

人口民族

婚嫁

訂婚 舊時男女做親,除“門當戶對”外,還要算命先生“合婚”,排年庚“八字”,看有否“相剋”。認為合適,開始提親,雙方互訪商辦訂婚手續。由男方擇吉日下聘,又叫“下禮”,媒人成雙,往返男女兩家,交換庚柬,請親友吃喜酒。民主政權建立後,訂婚手續雙方自訂,一般是互贈紀念品和會親(雙方聚會,但不作為結婚的法定程式)。

結婚 男女結婚,稱男方為“帶親”,稱女方為“出門”。先由男方擇定吉日,由媒人通知女方。男方備辦彩禮,布置新房,女方備辦妝奩叫“妝新”。女的在結婚前幾天,開始減少食量,叫“帶飯”。結婚前一天,叫“催妝日”,女方請親友吃“催妝酒”,男的在催妝這天,開始在新房休息,並請童男配雙同宿,稱為“壓床”。結婚這天,叫“正日”,男方到女方接新娘,女方派人送親,花轎到男方門前,新娘跨火盆、“驢鞍”,婆婆用圍裙將新娘跨過的驢鞍上放的紅棗、花生兜在懷裡叫“兜孫子”。新郎、新娘進新房,同飲進房酒(交杯酒)。新友於晚宴後看新娘,鬧洞房,說喜話。休息前,戳紅窗。洞房內兩盞燈,徹夜不熄。次日,叫“分朝”,新郎、新娘同拜長輩親友,受拜者均賞錢,叫“小禮”。這天開始,新娘父親兄弟到新郎家,叫“會親”。新郎、新娘三朝(結婚第三天)或七朝、十三朝同去女方家中,叫“回門”。舊俗新婚蜜月內不空房,新娘不進鄰家室內。建國後,反對包辦,男女自由戀愛,訂婚結婚,禮儀從簡。

喪葬

舊時,喪葬禮儀較敏。病者臨危,要為其沐浴、理髮、更衣、剪指甲。人死後,家屬訃告鄰里鄉親,向親友報喪。死人袖籠插香、頭腳點燈,女婿家來燒“千張紙”,散路錢。屍體用棺木存殮,停柩於主屋,一般為三天兩夜,至親徹夜不眠,伴守於屍體旁,叫做“守靈”。家中後代,披麻戴孝,兒孫手捧“哭喪棒”,焚化紙錁。弔唁者來靈前跪拜時,孝子須同時陪著跪拜。死者入殮,須按陰陽先生安排辦事。死者埋葬後,家中設靈牌,備飯菜供祭。下葬後,子女備飯菜上墳供祭,修整墳墓,欲稱“復山”。從死者死日算起,每7天為一個“七”,至七七四十九天“終七”。六七這天,親友畢集,祭奠儀式比較隆重,殷實人家請和尚或道士涌經拜懺、放焰口。如果“犯七”(即每個“七”的最後一天遇到農曆逢七)須用婚制旗傘,插於墳上,以示消災。死後周年,也燒紙祭祀。死人散葬各自農田、槓土填墳,少數富戶,先浮厝,後安葬,並在墓地上栽植松柏。

建國後,移風易俗,喪禮從簡。既殯葬改革,提供火化以來,晚輩及同事臂戴黑紗,胸佩白花,親友贈送輓聯、挽幛,敬獻花圈,向遺體告別,召開追悼會,以寄哀思

中學

運河中學

運河中學創建於1958年,是我縣唯一的一所農村老完中。目前,學校共有44個教學班,教職工179人,在校生3100餘人,其中住校生2200人,校園占地面積120.5畝,生均面積近40m2,校舍面積18800m2,教學用房17600m2,生均用房5.8m2,現有圖書74900冊,生均圖書35冊。具有現代化設施的實驗樓一幢,實驗儀器、設備齊全,具備高、國中分組實驗能力,達到省級A類標準。

學校辦學目標清晰,辦學效果顯著,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教育信息基地”、“江蘇省德育先進校”、“江蘇省素質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學校”“江蘇省校務公開先進集體”、“鹽城市模範學校”、“鹽城市體育衛生先進學校”、“鹽城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響水縣文明單位”、“響水縣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辦學的社會效益顯著提高,深得社會各界讚譽。

運河中學從建校至今已走過了四十多個春秋,一代代運中人通過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形成了“文明、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樂學、刻苦、多思、求真”的學風,“忠誠、團結、紮實、高效”的教風,“規範一切,一切規範”的管理機制,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國中畢業升學率一直穩居全縣上游,高考質量也年年登台階。2004年中考綜合評估列全縣各鄉鎮中學之首,各項指標創歷史最好,高考成績首次獲得縣高考質量進步獎。學校先後榮獲 “江蘇省科普先進集體”、“江蘇校務公開先進學校”、“江蘇省素質教育先進集體”、“鹽城市模範學校”、“鹽城市體育先進學校”、“鹽城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響水縣文明單位”等。良好的教育教學信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運河中學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民主化管理的辦學特色,採取多元化籌資辦學方式,加快學校建設。近幾年來累計籌集資金600餘萬元,新建平房2100m2,新建教學樓2棟2255m2,行政樓1200m2,標準跑道300m,添置教學器材10萬餘元。學校的而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面對國中入學高峰和高中階段教育需求的不斷擴大,學校的校舍硬體明顯不足,為了鞏固義務教育成果,擴大高中辦學規模,學校亟需新建學生食堂1座,多媒體教室一間,添置必要教學設備,如果有一定的經費投入,學校發展的後勁將大大增強,發展的空間將大大拓寬。

運中的歷史是輝煌的,運中的未來更加美好。運中的發展既有機遇又有挑戰,但運中人將面對挑戰,在今後的工作中學校將繼續深化改革,積極進取,以創建特色學校為動力,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為振興響水的教育事業,為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的。創造型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運河中學更歡迎海內外朋友共商教育發展大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