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養生保健

反過來說,即“不虛不補”。 凡衣服殘破者,要修補;短者,要補長;洞穿者,要縫補。 如若陽虛者補服陰藥,非但無效益,有時反有副作用。

從理論上說進補不等於養生。補者,濟其虛也。反過來說,即“不虛不補”。所有藥物,加之於一個不需要補的正常人身上,就會把正常人的平衡搞亂。
哪些藥物是補藥,到今天還沒有定論。誠如《醫確·補瀉論》中謂:“瀉此補彼,補此瀉彼,故瀉即補也。”中醫更有一句名言,“六腑以通為補”,那么大黃、芒硝不也可名正言順地被稱為補藥了嗎?
吳達在《醫學求是》中痛陳“膏粱之體”進補有害而無益。所謂膏粱之體,是指平時養尊處優,榮養充沛,身無真病的人。這批人若吃補藥,和睜了眼睛吃砒霜無異。
《蠢子醫》說:“世人皆說補益好,豈知補益不當殊難了……人身原是小天地,日月為神江河道,胸隔喜順利,腸胃喜通調,日食三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試看今之呆公子,恆列八珍以自高。此皆善於補益者,好似螳螂抱樹梢。”
長壽者,多居深山老林,他或她都是粗茶淡飯,誰有條件進補?反過來看,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清代,短命天子倒不少。什麼劃入短命?根據古語“人生五十不為夭”推算,則年未五十而死,都屬短命。
且看今日,在報刊上不斷報導:10歲女娃乳房發育,9歲女孩月經來潮,11歲男孩鬍鬚出現……其原因都是進補所致。亂補而禍及兒童,吾不忍看也。
其實,只要你動一動腦筋即可知補藥不能養生。凡衣服殘破者,要修補;短者,要補長;洞穿者,要縫補。而對不殘、不短、不破、不洞穿的衣服,你還需要補嗎?從來沒見過誰把新衣服打上補叮即使你的確虛,但虛有陽虛、陰虛、氣虛、血虛、氣血雙虛、津枯、脾虛、腎虛、腎陽虛、腎陰虛、胃陽虛、胃陰虛、衛氣虛、心氣虛等,對每一種虛症,都有相針對的補方補藥。如若陽虛者補服陰藥,非但無效益,有時反有副作用。反過來說,每一種補方補藥,都有它的適應症,不可能治療所有虛症,猶如一身衣服,不可能春夏秋冬都適宜。進一步說,平時進慣了補,一旦你正氣一衰,在真正需要補的時候,則因長食補藥,早已產生耐受性,只能無策可施。
健康時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