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鼓子舞

蹦鼓子舞

蹦鼓子舞是一種傳統民俗舞蹈。第四屯傳統社火中的一種獨特形式,起源於唐朝末年。動作由慢到快,節奏高亢激越,達到高潮時邊舞邊喊,鏗鏘有力,後有男扮女裝的各種角色穿梭舞動。鑼鼓和歌舞交織在一起,金聲玉振,健美豪放,場面十分熱烈。

起源

傳說,很久以前朝廷奸臣當政腐化暴虐,農民揭竿而起。一次義軍遇到一座由官軍把守很嚴的城池,久攻不下,便以社火和蹦鼓子舞形式,喬裝打扮,混入城中,施以智取,很快占領城池。這種以智取勝的戰例流傳下來,便逐漸演變成民間社火和蹦鼓子舞。

表演

進行蹦鼓子表演時,鼓手為武士打扮,每人腰間挎一個直徑約50公分的牛皮鼓,手執鼓槌,按照指揮者的布陣要求,有節奏地敲打,配合鐃鈸馬鑼。動作有快有慢,高亢激越,邊舞邊喊,鏗鏘有力。鑼鼓和歌舞交織,氣勢宏偉,場面熱烈。蹦鼓子有一套表演程式,有八套陣勢,全部演完,需要三四個小時。表演人數不拘, 第四屯社火隊伍陣容龐大,少則七十人,多則上百人,其中蹦鼓子舞八人,是這支隊伍中的亮點。鼓手們身穿彩服,頭戴桃尖帽,嘴留八字鬍,兩眼中間塗白,一副醜生打扮。每人腰間挎一面牛皮鼓,手執鼓槌,按指揮者布陣的要求,有節奏地敲打,並配有鐃鈸馬鑼。鼓點有魚戲水、鳳凰三點頭;動作有單起腳、二起腳、張飛跨馬、鷂子翻身等,動作由慢到快,節奏高亢激越,達到高潮時邊舞邊喊,鏗鏘有力,後有男扮女裝的各種角色穿梭舞動。鑼鼓和歌舞交織在一起,金聲玉振,健美豪放,場面十分熱烈。

現狀

解放初期,村里表演蹦鼓子舞最早的是張懷金,隨後,又有席桂林、李榮祿。文革後,劉光龍和席忠又將這一特殊技藝傳承下來。現今,表演最好的是劉光龍,為代表性傳承人。第四屯的蹦鼓子舞,在全縣乃至張家口市都享有盛譽。1980年春節,他們到全縣參加文藝匯演獲得二等獎;2007年在懷安縣圍棋藝術節上表演蹦鼓子舞,受到外國友人的青睞;2007年他們又到張家口市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調演,受到領導和專家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