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跳月舞是苗族青年在中秋節夜間所跳的舞蹈。每到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苗族青年便會跳起跳月舞來。在月光下,載歌載舞,尋找中意的愛侶,表達純潔的愛情。
每到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苗族青年便會跳起跳月舞來。在月光下,載歌載舞,尋找中意的愛侶,表達純潔的愛情。跳月舞源於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一個苗族姑娘愛上了月亮,她歷經磨難,終於和月亮成婚。
傳說
阿細跳月,源遠流長。遠古時代,人類不知道怎樣用火,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有一天雷電擊中了枯木而引起一場大火,很多野獸被燒死,人們吃了,感到味道鮮美。從此才會用火燒肉充飢,燒起火來取暖。但在那風吹雨淋又沒有房屋棲身的原始生活中,要保存住一點火種,確實非常困難。暴雨一來,火種被澆滅了。沒有火了,人們就得挨凍,吃生肉喝冷水,給生活帶來不少的困難。有一天,人們在山上狩獵時,又冷又餓,實在支持不住了,便紛紛靠在樹上休息。有個名叫“木鄧”的小伙子,卻騎在一根朽木上面,邊休息,邊拾起一根細木棍兒,使勁地向朽木上鑽。鑽著鑽著突然從朽木中鑽出火來了。火的再度出現,使人們欣喜若狂。大家拾柴架火,熊熊的火焰,照得大地通紅,烤得人體冒煙。於是圍著篝火,邊烤邊跳。這就是阿細跳月的最初起源。人們稱之為“木鄧比”,意為“跳篝火”。
至於阿細人為何在“三步弦”中始終要保持跳躍的舞姿,還有著一段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阿細地區的人們一直過著刀耕火種的奴隸生活。每到播種季節,為了搶時間為奴隸主儘快燒荒、播種,人們等不到燒荒火星的熄滅,就赤著雙腳在滾燙的田野上開始翻地、勞作。為使雙腳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燒,便兩腳一邊不停地跳躍一邊進行勞作。後來,人們在這種不停跳躍動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蹬腳和上肢的左右甩擺、擊掌,而逐漸形成了今天被人們喜愛的《阿細跳月》。
特點
這種舞蹈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男青年挎著一個大三弦邊彈邊跳。大三弦全長約135厘米,琴筒寬度約27厘米,長約33厘米,弦碼處置有鐵皮扣片,彈撥時“嚓、嚓”作響。男青年斜挎如此大而重的三弦,邊彈邊舞,顯示出男性的矯健與豪放。伴奏曲多是五拍為一樂句,前三拍為主弦律,後兩拍用力撥弦。舞者的步伐與此相吻合,前三拍進退、轉身、跳躍,後兩拍原地拍掌對腳。表演時,大家隨著領舞者忽而形成兩大橫排,進退歡舞,如潮漲潮落,忽而又變為“二龍吐須”,雙雙對舞后,依次散開,如渠水分流而去。舞蹈的基本動律是左右晃身、擺胯。整個舞蹈熱情奔放,大幅度的跳動和變化鮮明的圖形,構成熾熱的氣氛,具有濃烈的野趣美。
種類
現在的阿細跳月,分青年舞和老年舞兩種。老年舞緩慢輕鬆,隨著笛子的節奏,男子的彈起小三弦、月琴、拉起二胡坦然瀟灑,喜而不露的翩翩起舞;女的則雙手叉腰起舞,抬著腳,隨著笛聲、弦聲拍著雙手,旋轉擺腿,時而圍圈齊跳,時而相對而舞,保持著集體舞的陣容,溫雅自如,情趣神怡。青年舞是在老年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跳時,先調好大三弦和笛子的音凶,隨即男青年率先背著大三弦舞,女青年隨之而成隊入伙,擊掌伴跳,男女青年各成一行,相向起舞,隊形隨著音樂旋律而前後左右移動變化。青年舞節奏明快,粗獷豪放,歡騰激越。充分體現了阿細人民英勇豪放的氣概和濃厚的民族民間藝術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