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越①無車,有游者得車於晉楚之郊,輻②朽而輪敗③,輥折而轅毀,無所可用。然以其鄉之未嘗④有也,舟載以歸而夸諸⑤人。觀者聞其夸而信之,以為車固⑥若是,效而為之者相屬⑦。他日,晉楚之人見而笑其拙。越人以為紿⑧己,不顧⑨。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車御之。車壞大敗。終不知其車也。
注釋
①越:越國。
②“輻(fú)”與下文的“輥(輥ní)”、“轅(yuán)”均是古代大車上的部件。
③敗:破敗。
④嘗:曾經。
⑤諸:相當於“之於”。
⑥固:本來。
⑦相屬:一下接著一個。
⑧紿(dài):欺騙。
⑨顧:理會。
譯文
越國沒有車,有一個旅遊的越人在晉國和楚國的交接處的郊外弄到一輛車,車軸腐朽並且車輪破敗,車轅已經被毀壞了,已經沒辦法再用了。但是越人的家鄉沒有,於是用船載回去,並且告訴鄉親們,看到的人相信了那個越人的話,以為車本來就是這樣造的,就都紛紛效仿做成相似的樣子。一段時間後,別的國家的人看到了笑話他們車子的拙劣。越人不信他們的話,沒有理會。到了有外敵侵略越國的時候,越國就用這樣簡陋的車去禦敵。結果,車都壞了,打仗敗給了敵人,但始終不知道真正的車是怎么造的。
寓意
向別人學習當然是對的,但是應該有所選擇,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是連糟粕也一併納入懷中,就會栽跟頭了 。
作者
![方孝孺](/img/d/efd/nBnauM3X1YTMzYDOyMTM4AjN3QTMxMTM2cTOzQTNwAzMxAzLzE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