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赤鼻棱鯷 |
赤鼻棱鯷 Thryssakammalensis
命名者(Bleeker,1849)
棲息深度1-20米
模式種產地:MaduraStraitsnearKammalandSURABAYA,Java,Indonesia
最大體長:8.3cm
棲息環境: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Engrauliskammalensis,Engraulisrhinorhyncos,Scutengrauliskammalensis,Thrissocleskammalensis英文俗名Maduraanchovy,Kammalthryss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甚側扁,腹部在腹鰭前後均有一排銳利的棱鱗,腹鰭前15-16個,腹鰭後10個,共約25-26個。頭略小,側扁。吻鈍,吻長明顯短於眼徑。口大傾斜;上頜骨末端尖但短,僅達前鰓蓋骨後緣;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8-31。體被圓鱗,鱗中大,易脫落,無側線;背鰭前方具1小棘,胸、腹鰭具腋鱗。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12軟條;臀鰭長,具28-34分枝之軟條;尾鰭叉形。體背部青灰色,具暗灰色帶,側面銀白色;吻常為赤紅色。背鰭、胸鰭及尾鰭黃色或淡黃色;腹鰭及臀鰭淡色。
棲所生態
沿近海表層魚類,濾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輔以多毛類、端腳類。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至中國等海域。
攝食與生態轉換效率
1998年9月利用對蝦養殖土池中的赤鼻,進行了攝食與生態轉換效率的觀察研究。結果顯示,赤鼻棱鯷是典型的浮遊動物食性魚類,偏食大型橈足類和介形類,無明顯攝食節律性;消化道日均食物含量1.2196g·(100g)-1·d-1,排空率0.3141g·(100g)-1·h-1,日攝食量10.8135g·(100g)-1·d-1;食物轉換效率35.08%,能量轉換效率39.30%。渤海赤鼻棱鯷的年餌料需求量約為87000t。研究結果表明,較高的生態轉換效率保證了赤鼻棱鯷較高的生長率,因此較低的浮遊動物生物量可支持這一魚種較高的生產力。
食物競爭
根據南黃海鯷(Engraulisjaponicus)和赤鼻棱鯷(Thrissakammalensis)及其餌料的碳氮穩定同位素比值,採用IsoSource軟體計算了兩者餌料的質量貢獻比.發現二者食物來源較為一致,其中仔稚魚對鯷和赤鼻棱鯷的質量貢獻率分別為42%~50%和53%~70%,是兩者的首要能量與營養源.在獲得食物貢獻比的基礎上,分別採用食物重疊指數法、聚類分析法和穩定同位素法3種方法,針對5種不同的攝食條件,依次對鯷與赤鼻棱鯷的食物重疊度進行計算.其中在餌料平均貢獻比條件下,3種方法的計算結果相差不大,都在70%左右,計算偏差≤5%.研究結果表明,兩者的食物競爭主要是針對仔稚魚展開的,兩者問存在顯著的食物競爭關係.
鯡形目百科
鯡形目(學名Clupeiformes)是輻鰭魚綱中的一個目,其中包括許多在漁業上非常重要的成群魚類如鯡魚等。是重要的經濟魚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