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烏丹二中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始建於1972年,是烏丹地區的一所國辦完全中學,也是正在興建中的翁旗職教中心,學校占地面積近6000多平方米,共有教職員工142人,學生1618名。30年來的風霜雪雨,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二中人的不斷奮鬥創新,形成了“團結、求實、勤奮、創新”的校風。30年來為國家、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棟樑之材。如今的烏丹二中,高樓聳立,綠樹成蔭,花草遍地,環境優雅。她在新的世紀裡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校園歷史
烏丹二中始建於1972年,風雨兼程中的歷史見證了烏丹二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於奮進中崛起,在拼搏中成長。
建校伊始,正值中國颳起“白捲風”,涌動“反回潮”時期,烏丹二中肩負起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1972年借烏丹二小的教室辦起8個教學班,1973年搬進自己的校院,當時的學校環境極差,學校占地面積5296平方米,校院南高北低,相對高度平均差約3米,師生員工就是在這光禿荒蕪的校院開始了艱辛創業的征程。七位校長先後走馬上任,致力於烏丹二中建設,謀求烏丹二中發展。1982年,經過10年努力,“破大院”基本成形:建築面積教學區2179平方米,住宿區396平方米,住宿職工住宅面積72平方米,運動場所區39985平方米,綠化區面積9724平方米,校園面貌日益改觀。1996年開始,在於景和為校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領導下,經過5年的艱苦奮鬥,千方百計改善辦學條件,加快烏丹二中發展步伐,校園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999年以來拔地而起的4700平方米的教學樓,背襯藍天,如潔白的璧玉;造型新穎的2600平方米的實驗樓,集實驗室、語音室、圖書館、音樂廳於一體,功能齊全,如深奧的寶庫;自動控溫的286平方米的沖水廁所,堪稱烏丹地區一流;樓前主廣場5200平方米,象徵著科技圖案的小徑穿插於3200平方米綠地間,鑲嵌在硬化的地面中,明亮的柱燈映照著噴灌設施的水柱,如蒼龍吐霧,如霓虹再現;廣場中央的大理石座漢白玉雕塑,寓含著學無止境,象徵著德智體全面發展;大理石門庫和電動大門及其海鷗翱翔造型,明示著學海無涯、書山有路、搏擊風浪、奮勇登攀;其它建築設施,也舊貌換新顏:400多平方米的車子棚可容納全校師生的腳踏車,學生宿舍、教工宿舍均實現了小單元居室和統一供暖。800多延長米的校園圍牆,給師生提供了安全寧靜的學習場所。開發周邊共建築平房50間計2400平方米,既為勤工儉學提供了資金,也為社會提供了就業服務機會。建了四個籃球場,兩個排球場,一個羽毛球場和八個桌球台,和操場邊圍牆上的體育運動浮雕相映襯。昔日的“破大院兒”成了名符其實的花園式學校。
烏丹二中建校晚,各方面均滯後於烏丹一中,成了有名的“兜底兒校”。學生底子薄,基礎差,升學率一直上不去,1972年到1981年10年間,初高中畢業生7830名,考入各類高校的共31人,1982年到1991年10年間,初高中畢業生14097名,考入各類高校共355人。1992年到2001年的10年間,初高中畢業生11073人,考入高校的共620多人。烏丹二中以人為本,狠抓教學管理,千方百計提高教學質量,教育教學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1997年,考入各類高校的學生總數是59人,2001年突破百人大關。1991年,金曉紅以586分的優異成績敲開了清華大學的府門,以赤峰市“文科狀元”聞名的陳志剛和他的上屆師兄兼校友候海濤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並留在首都北京工作。29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3.3萬名合格畢業生,近千名學生考入高校。烏丹二中以她切實有效的教學管理和不斷提高的教學質量吸引了各地學子前來就讀,現在在校生1618人。形成了國中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的兩種職能,三重教育目標的綜合辦學格局。
烏丹二中由劉振聲副校長帶領幾名教師撐起教書育人的藍天后,到現在已發展到150人。烏丹二中的教師隊伍曾經一度動盪不定,棄教經商的有之,另求高就的也有之。近年來,隨著烏丹二中的發展壯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已在教職工中深深紮根。烏丹二中初步建成一支合格穩定的教師隊伍,現具高級職稱的9人,中級職稱的39人,國中教師合格率達100%,高中教師合格率達67%,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幹,以老帶新,配套循環的教學運作機制。《烏丹二中教學目標化管理方案》的制定,從職業道德、常規教學、教學研究、學識水平、課堂教學、教學成績、課外輔導等方面具體地規範了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近年來,有6名教師獲自治區級、市級先進工作者獎勵,有25人獲自治區級、市級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榮譽稱號,發表市級以上教育教學論文100多篇,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高。
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烏丹二中為改善辦學條件,增加教育投入,積極創辦校辦企業,走勤工儉學道路。1973年,師生勤工儉學籌集資金購買了農具廠的一台舊設備,由3名校辦工人創建了烏丹二中第一個校辦企業,沒廠房,沒流動資金,靠借米下鍋。1980年,校辦企業已發展到由18名工人組成的企業,有16間廠房,制蠟、木工、紙箱3個車間,流動資金6萬多元,年產值12萬多元,年純收入1.2萬多元。1997年,校辦企業公司正式成立,勤工儉學已有固定資產近百萬元,流動資金80多萬元,年產值300多萬元。上繳利稅5萬多元,勤工儉學純收入達30萬元,增大了改善辦學條件的投入,給教工提供了優厚的福利待遇,更重要的是為職業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學習和實驗基地,培養了學生的一技之長,解決了30多人的就業問題,為促進本地區社會、文化、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現在,儘管市場疲軟,供銷不旺,我校校辦企業公司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以效益為動力,以服務為目的,努力探索新路,堅定向前發展。
多年來,烏丹二中就是這樣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提高為目標,紮實推進,跨越式發展。辦好烏丹二中,育好每個學生,是烏丹二中人的不懈追求。創名校、做名師、為明天是烏丹二中輝煌的前景。
特色辦學
烏丹二中改善辦學條件,增加教育投入,積極發展校辦企業,走勤工儉學之路。將校辦企業做成一種文化,同校園文化融為一體,成為培養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用一致、全面發展的新人的重要途徑。
一、勤工儉學的發展情況:
校辦企業發展為由養殖場、釀酒廠、紙箱廠、服裝廠和房屋出租等組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校辦企業公司,固定資產近百萬元,流動資金八十萬元,年產值達三百多萬元,學校每年純收入達三十多萬元。其中養殖場以飼養生豬為主,飼料由釀酒廠提供,體現了企業經營上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現有房舍70間,其中豬舍50間,標準化豬舍內的鐵床齊備,基礎母豬120頭,生豬存欄數達800多頭,每月出欄100多頭。紙箱廠完成了只生產黑白紙箱向同時生產彩箱的過渡,具備印刷試卷、製作各種規格本子的能力,業務量大幅度增加。服裝廠已經與赤峰帥克製衣有限責任公司成功合作,引進資金設備組建了赤峰帥克製衣有限責任公司烏丹分公司,年生產校服能力達30000套件。
釀酒廠生產的純糧食酒在本地區白酒銷售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待於進一步發展生產。房屋出租隨學校所在地段經濟的發展,效益看好。
二、勤工儉學的育人功能:
1、勤工儉學育人功能的有關教育理念
烏丹二中的辦學宗旨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既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又注重培養學生優秀的品德。勤工儉學為學生走近生產勞動第一線提供了實踐基地,也為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加強自身修養提供了適當的場所。因此,我校確立了“培養一種精神,訓練一種技能,打造一種品質”的勤工儉學教育目標。
培養一種精神:學習學校自我發展辦企業的開創精神,學習勞動者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精神,從而培養學生開拓進取精神。
訓練一種技能: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學習生產勞動技術,了解生產的工藝流程,認識技術能力的重要。從而訓練學生的勞動技能。
打造一種品質:在實習中通過置身於勞動環境,親身實踐
樹立學生不懈奮鬥的信念,在學習中發奮努力,力爭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習更高的本領,為祖國和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打造學生力爭上遊、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
2、勤工儉學的育人功能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有利於開發學生智力。在勤工儉學活動中,學生能學到某些課堂上得不到的知識。校辦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學習的基地,學生了解制酒工藝,參觀服裝流水線,在實踐中學習,開拓了視野,開發了智力。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是實現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徑。
(2)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我校的每學期一周的勞動技術課,集中對學生進行勞動訓練,直接參與勤工儉學,創收增收,在校辦企業開展義務勞動,動手動腦,鍛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一做法受到學生歡迎。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學生就有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3)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廣泛地接觸社會,接觸實際,豐富了思想教育的內容,培養了熱愛勞動、熱愛科學、愛護公物、遵守紀律、艱苦奮鬥的良好品德。我校學生在深入了解校辦企業的發展史和工人加班加點生產的具體情況後,從中受到的啟發不是課堂上能得到的。部分學生不體諒家長的艱辛,參與到勤工儉學活動中後,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對家庭對父母的責任心明顯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4)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有利於改善辦學條件和師生生活。開展勤工儉學為學校積累了資金,獲得育人、聚財雙豐收。在勤工儉學收益中,一部分資金用於擴大再生產,一部分用於維修校舍、添置教學設備、圖書,改善辦學條件,補充教育經費不足,一部分用於教師、學生福利待遇,改善他們的生活。例如,校辦企業的生產效益較好,是提高餐廳飯菜檔次的基礎,也為解決部分學生的求學困難、提高學生生活待遇提供了資金上的保證。
總之,勤工儉學在培育經濟建設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校充分利用當地條件,採取多種形式,把勤工儉學活動開展起來,堅持下去,並將它推向新的階段,為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和造就一代新人作出更大貢獻。
發展規劃
一、“十五”期間成績顯著
“十五”期間,二中人抓住教育改革發展的契機,精誠協作,開拓進取,努力拚搏,有力地促進了烏丹二中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使得二中的教育教學工作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全面實施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基本情況
學校占地面積110畝(院內95畝,東院15畝),建築面 積2.4萬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217人,專任教師131人,其中高級教師25人,中級教師77人,本科學歷115人,教師合格率80%。學校連續4年被評名為市級“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被命名為自治區級教育科研示範基地。
(二)“十五”取得的主要成績
“十五”期間,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和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斷推行素質教育。在校領導班子的團結協作及廣大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各方面均得到了長足發展。
“十五”期間,素質教育全面展開,一支穩定、合格的教師隊伍已初步形成,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已初具規模,校辦企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為職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學習和實踐基地。2001年,完成了占地2600餘平方米的實驗樓,解決了實驗基地、設備和器材不足的難題。2003年,建成了全市一流的占地面積2200多平方米的學生食堂,很好地為我校師生進行服務。2004年,學校又集資籌建起了71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使住宿生管理走向公寓式管理模式,徹底改變了學生住宿問題,2005年,多方籌措資金建成了42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並硬化、美化了3200平方米的生活區。學校特色建設更是成績斐然,藝術教育得到迅猛發展,幾年來,考錄美術、音樂重點院校的學生數量可觀。學校微機課,開得有聲有色,深得學生的喜愛。教育科研課題全面開花,勤工儉學工作碩果纍纍。學校連續4年被評為市級“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旗級“花園式文明學校”。
二、學校目前面臨的問題
(一)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的要求,高水平的教師有些缺乏。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靠足夠數量的高素質勞動者、技能型人才和創新人才。而在我們這個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所限,政府財力薄弱,居民特別是農牧民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弱,教育經費總量不足,制約著教育的再發展,教師的再教育。地區辦學條件差,教育手段和信息化程度後落後,教育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高水平教師缺乏,教學內容與方法有待改進。
(二)基礎建設相對滯後及設備不足是限制學校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儘管在“十五”期間,在基礎建設方面做出了不少工作,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還很大。設備不足,表現尤為突出,實驗藥品不足,計算機有待更新,這均是“十一五”期間解決的重點。
(三)勤工儉學的路子還不夠寬,學校資金相對困難。在過去,校辦企業雖然為學校創造了可觀的利潤,但並沒有把企業機制與職工教育完全的結合起來。路子不夠寬,視野不夠廣,產品不夠新,用人不到位,這個問題將在“十一五”規劃中得到突破,從而形成以教促產,產教結合,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的生產模式。
(四)教育科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間,我校承擔自治區級教科研課題“課堂教學研究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該課題已順利通過自治區教科所驗收,但成果並沒有得以推廣。由於受教育經費、科研人員水平及教學人員觀念等因素的制約,使得科研工作進程緩慢。為達到以研促教,科研興校的戰略目標,我們將加大力度抓好教育科研工作。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早日實現小康社會而奠定的基礎。
三、2006-2010年規劃指導思想及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十六大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陳至立在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及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科教興旗戰略和人才強旗戰略,為實現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人力與智力基礎。
(二)發展目標
二年內形成結構最佳化和良性循環,三年內實現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五年內跨入全市一類學校行列。
第一、硬體建設達標
1、2007年修繕運動場地,建設體育看台和領操台,每年投入3萬元增置體育運動器材。規劃建設多功能室內體育館,建築面積約800-1000平方米,可容納2個班同時上體育課,可作為籃球、網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等的室內比賽場館。
2、2008年前新建綜合樓一處,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投資約200萬元,徹底解決教輔用房和教師不足問題。
第二、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其核心是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其實質是全面貫徹黨的方針。為此,我們決定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實現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健康成長。二要以德育為先,從根本上改變重智育、輕德、體、美育的傾向。三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四要切實提高學校和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五要加強學校教育、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融合,推動全社會形成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強大合力和良好環境。
第三、強化學校規範管理
加強學校管理,是教育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學校管理面臨很多新的情況。我們居安思危,把加強學校管理工作放到極為重要的位置,抓實抓好。建立辦學規範、管理有序、監督有效、保障安全的學校管理新制度。創辦高水平的市級規範化學校。
為此要特別抓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要切實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學生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重於泰山,涉及千萬個家庭的幸福。我們將要下大力氣將此項工作抓細、抓深、狠抓落實,有效遏制校園安全事故多發的勢頭。二要認真更新補足教學設施。學校雖連續4年被確定為市級管理先進學校,但設施(尤其是實驗藥品)有許多不足,在“十一五”期間,要下大力氣對照標準查缺補漏,配齊補足,使得我校理、化、生實驗課開齊開足,從而促教學水平的提高,爭取趕上或超過同地區的兄弟學校。三要嚴格財物管理,確保資金安全,在加強內部設施配齊的同時,重點抓好學校財物的規範化管理。堅持從嚴治校,做到不貪、不索、不挪、不分,開源節流,依法理財。樹立人盡其能,財盡其用,一分錢花在刀刃上的主人翁精神。四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做到“以良好的環境薰陶人”,最佳化育人環境,促進良好校風、教風、學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從而形成健康個性。五要開展以“五愛”為內容的思想教育。把“愛父母、愛同學、愛班級、愛學校、愛翁旗”活動始終貫穿於教育教學活動中,強化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管理,注重“三自”教育和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感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進而實現科教興旗戰略。六要以人為本,培養合格加特長學子。堅持“建規範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學生”的辦學目標不動搖。以“基礎合格,個性鮮明”為學生髮展目標,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全面發展。七要健全制度,規範管理。在發揚民主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規範學校管理,依法治校,做到事有人管、財有人理、行有法約、有章必依、違章必究。八要加強檔案管理與使用。學校檔案是一所學校、一位教師成熟與發展歷程的記載。合理利用檔案,可以使每一們教師少走彎路,互相學習,儘快成熟起來。“十一五”期間,利用計算機網路,為每一位教師建立一個電子檔案,包括每位教師的履歷、業績、成果、教學實際等,增加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同時讓社會了解二中,這樣更能刺激每位教師的工作,並為將來走出二中、走出翁旗奠定基礎。九要實行人才聘任,強化競爭,優勝劣汰。十要強化學校穩定工作。穩定壓倒一切。引導每位教師,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紮實工作,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穩定進行,為維護社會穩定大局作出貢獻。
第四、狠抓隊伍建設
(一)幹部隊伍建設。以“清正廉潔、忠於職守、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目標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各成員之間要達成相互補台不拆台,以誠相待、合作共事,政治上和諧、思想上合拍、工作上合力、事業上合心,用自身形象、模範行動和人格力量來影響整個教職工隊伍,帶動整個教職工隊伍。注重青年幹部培養,組建一個思想活躍、善於思考、長於管理的“精英團隊”。
(二)教師隊伍建設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堅定不移建設好教師隊伍,著力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全面提高我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此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嚴把新聘教師入口頭,全面提升教師教育層次。在聘任新教師時,堅持“三高”原則,即:高標準、高起點、高要求。嚴格實施公開招聘制度,通過有效的辦法,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加入教師隊伍。構建開放靈活的教師考核管理體制,切實提高教師教育的力量。
2、實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競爭上崗,擇優聘用。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和獎勵機制,把廣大教師內在的積極性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起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待遇,從而更好的服務於學生。
3、以教師“六心自律”為主線,深化師德教風建設,抓好教師政治素質的提高。
4、教師業務技能達到以下標準:(1)每位教師除能勝任一門課程教學外,還必須勝任至少一個興趣小組的輔導工作;(2)講一口較標準的國語,寫一手優美的正楷字,儀態端莊大方;(3)每位教師每學期完成“五個一”的業務提高要求,即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做一本教育資料摘錄、寫一篇市級以上論文、制一個較好的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上一堂校級以上公開課;(4)到2010年建成一支結構合理綜合素質好的教師隊伍。培養3-5名省級教學能手,市級骨幹教師10-15人,區、市級學科帶頭人10人,45歲以下教師以上本科學歷達100%;(5)在職教師均能熟練用計算機輔助教學。
教育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形成一支“學為人師,行為規範”的高素質教師隊伍,3年內實現教師合格率達100%。
第五、堅持走好科研興校之路
1、健全科研室,高標準、高水平的地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為實現科研興校戰略,避免科研走過場,學校加強教科研工作的規範管理,建立科研製度和獎勵制度,以此推動教育科研的穩定發展。抽調有經驗的老教師、事業心強有紮實業務能力的中青年教師到教科研室,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使我校教育科研力爭在“十一五”期間走在全市前列,5年內覆蓋各個學科,大力推廣教育科研成果,實現科研興校戰略目標。
2、啟動並深入開展情境教育實驗,讓每位教師都參與到實驗中來,爭取人人有課題,個人有突破,以達到培養名師,提高質量,早出成果,服務於人的教育目標。
3、推廣嘗試現代教育思想,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作為培養創新人才的教師,首先,自身應具有創新精神。大膽嘗試,在教育實踐中勇於探索、創新,進而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目標。
4、加強對教學常規研究,走烏丹二中常規管理特色。教學研究遵循參與性原則、自主性原則、探索性原則。通過競爭機制和獎勵機制吸引每一位教師到教科研活動中來,做到人人有課題,形成多樣化。以教研活動指導教學,服務於教學。
5、加強指導,抓好教研工作。加強領導,是發揮教科組作用的重要方面,學校將加強教研組工作,在履行職能、調查研究、學習培養諸方面搞好對教研究組的具體指導,不斷豐富教研活動的形成,增添教研內容,真正讓教研“活”起來。
6、加強體育活動研究,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活動項目,豐富學生體育活動內容,並結集出版。開創有二中特色的體育運動,以此帶動體育教學,走出翁旗,走向未來。
7、加大CAI課件開發與利用的力度。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縮小與大中城市教育的差距,實現跨越發展,利用我校信息教育的優勢,指導每位教師自行開展設計課件,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早日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奠定基礎。
第六、走特色辦學之路,打造二中全新形象
1、特長生培養
學校實行分類教育、分層提高的工作思路,對理科、文科不同特長的學生分類編班、跟蹤培養,重點傾斜文科類教育教學及相關能力訓練。為音體美方面有特長的學生配備專業教師、專業設施,加強專業訓練,創設優裕的特長生髮展空間,教學效果再上台階。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快樂成長。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的關注。他關係到一個孩子的前途和命動。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心理壓力也不斷加大。作為青少年不家務事,人們的心理壓力也不斷加大,作為青少年學生,能否處理好這種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為此我們決定在“十一五”期間,在本地區率先建立一個心理諮詢站,聘請心理專家到我校作課,並對學生日常生活給與及時的指導。同時對每位班主任進行指導,以更大限度地解除高中學生的心理負擔。同時,投入部分資金建立一個“心理發泄室”,一方面可以作為學校經濟收入的一個視窗,更為主要的是讓學生積於心中的鬱悶得以發泄,使得學生健康快樂的發展。
3、開拓藝術資源,辦特色學校
(1)辦好高水平的校園藝術長廊。用良好的環境薰陶人,淨化校園文化,增強文化內涵,讓每一位學生受到潛在的感化,在文明的環境中成長為一位文明人。(2)分別建一個較高標準的美術教室和音樂舞蹈教室,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搭建施展的平台。(3)聘請專家作指導,培養一批小有名氣的“藝術新星”。(4)爭創自治區級藝術教育示範校。
4、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現代化教育
(1)實施班班通工程,為信息技術教育走進課堂奠定基礎。(2)實施多媒體教學,開發遠程教育資源,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走出狹窄的課堂,體驗生活教育。(3)建立校園網站,將本校成功的教育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推向社會。(4)建設電子信息資料收集處理中心,建立電子資料庫。(5)裝備校園電視台。(6)改造校園廣播系統,達到或超過市級先進學校。(7)創建校園網咖。(8)爭取自治區電教示範校。
5、加強校辦企業管理,轉變校辦企業職能,走出單一的生產模式,使其在服務教育同時,加大學校的創收。使其成為當地素質教育與培訓的基地,將創收的部分利潤用來建設學校、資助困難學生,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效益。2007年建設蔬菜基地一處、養豬-沼氣一體化工程一處,到2010年我校校辦企業收入達60萬元。在提高教師待遇的基礎上,實現教育再投入。
四、政策措施
1、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每一位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使廣大教職工同心、同向、同步為完成規劃目標而努力。
2、加強學校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為廣大教師樹立榜樣。
3、加大學校內部改革與管理的力度,加強制度的建設與落實。
4、在深入開展以“六心自律”為主線的師德教風建設活動中,在廣大教師中持續進行“五比五看”競賽,即:比思想,看誰顧全大局;比作風,看誰的工作效率高;比業務,看誰在各種競賽中獲獎多;比形象,看誰廉潔從教好;比貢獻,看誰完成工作目標好。
5、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尤其是獎勵制度。從而實現依法治教,依法治教的教學管理目標,加大獎懲力度,對完成目標好的人員,要給予表彰獎勵。
6、解放思想,加大勤工儉學力度,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資金利用率,同時,積極爭取市教委的指導與支持。
7、將學校五年規劃通報全旗每一個單位及每位學生家長,爭取社區單位的大力支持,以達到“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開拓創新,以更加飽滿、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高質量、高速度地實現烏丹二中‘十一五’發展規劃,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努力打造“二中形象”,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盡我二中人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