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毛主席

贈毛主席

《贈毛主席》七絕詩,作者續範亭(1893.11 - 1947.9.12),山西省崞縣(今原平市)西社村人,著名抗日愛國將領。臨終前,續範亭給黨中央和毛主席寫了一封遺書,正式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黨中央接受了他的請求。1947年9月13日,續範亭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贈毛主席》七絕詩,作者續範亭(1893.11 - 1947.9.12),山西省崞縣(今原平市)西社村人,著名抗日愛國將領 。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後在國民黨任職,曾經隱退一段時間,後與共產黨人合作創建山西新軍。1940年冬,日軍對晉西北根據地實行殘酷的大“掃蕩”,續範亭率行署機關日夜轉戰,積勞成疾,終於病倒。1947年9月12日病逝于山西臨縣。
臨終前,續範亭給黨中央和毛主席寫了一封遺書,正式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黨中央接受了他的請求。1947年9月13日,續範亭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詩詞原文

贈毛主席
續範亭(一九四二年春)
領袖群倫不自高,
靜如處子動英豪。
先生品質難為喻,
萬古雲霄一羽毛①。
①杜甫《詠懷古蹟》詩里稱讚諸葛亮為“萬古雲霄一羽毛”。羽毛,指飛鳥;雲霄,指高空;萬古,言時間久。全句意思是,在歷史上極少有的崇高品格。這裡借來讚美毛主席的英明偉大。

作者注釋

續範亭解釋說:“毛主席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最好領袖,他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造一整套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理論和方針政策。他不愧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人。
第一句,是描述毛主席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無論是對幹部、戰士、勤務員,還是對普通老百姓,他都平等待人,推心置腹,虛心聽取民眾意見。所以我說他‘領袖群倫不自高’。
第二句,毛主席是知識分子,博大精深,滿腹經綸。從外表看,他文質彬彬,完全是學者風度,但他實際上不但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而且是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只有毛主席那樣的政治、軍事謀略家,才能在西安事變時力主釋放蔣介石;才能在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反共高潮中,堅持針鋒相對的鬥爭。所以第二句是‘靜如處子動英豪’。
第三句,‘先生品質難為喻’,的確,拿毛主席比喻歷史上哪個人好呢?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同歷史上一切偉人都有著本質的不同。關於這一點,史達林有句名言,當一名記者問史達林,列寧同彼得大帝相比,誰更偉大時,史達林回答說,如果說列寧是大海的話,彼得大帝就是滄海之一粟。所以我說‘先生品質難為喻’。我曾想把毛主席比作劉邦的三傑(張良、韓信、蕭何),但還覺得不夠全面。所以這首詩的前面三句我早就想好了。
第四句,是最後一句想了幾天,最後才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詩‘萬古雲霄一羽毛’。這句詩是杜甫讚頌諸葛亮的,是《詠懷古蹟》中的一句,這裡面,‘萬古’一句,是空前;‘雲霄’是甚高。‘一羽毛’是羽上的一毛,品清質虛而體積小,惟其清虛而不自大,所以空前而又甚高。用諸葛亮比喻毛主席,還是不夠的,但想不出更恰當的比喻,只好這樣了。”

寫作背景

來到延安

續範亭患有嚴重的肺病,經中山陵剖腹後,身體更加羸弱。晉西
續範亭
北緊張的戰鬥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他病疾復發,病情更加沉重。黨中央獲悉這一情況後,立即打電報給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指示他們儘快將續範亭護送到延安醫療。
1941年5月間,續範亭來到延安醫療休養。他先後在延安柳樹店國際和平醫院和棗園就醫和休養。數月之後,他的病情有了顯著的好轉,健康狀況趨於穩定。為了使他得到一個安定、優越的養病環境,中央辦公廳決定將他轉到延安交際處來。
1941年秋冬之際,續範亭來到延安交際處,他對這個住處和周圍環境非常滿意。他住在東屋,警衛員住西屋。因他愛圍著火爐烤火,並有在火上常燒一壺水的生活習慣,又在東屋給他添上一個火爐,這樣屋子裡就更暖和了。

學習轉變

續範亭酷愛讀書,通曉中國歷史,尤愛研讀古代哲學。自來交際處後,他全力攻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革命領袖的傳記和延安出版的報刊、書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的世界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逐步拋棄小資產階級思想和封建意識,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武裝自己的頭腦。
1942年2月間,毛澤東發表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4月,延安各機關投入了整風運動,掀起了學習中央規定的22個必讀檔案的熱潮。續範亭積極置身於整風運動之中,努力學習和熱情讚頌22個檔案。他在一首詩中寫道:
大文如大餐,豐富復精美;
使我飢腸人,欲罷不能已。
廚師費匠心,消化全靠你;
本是百年糧,貪多怨自己。
出身小資產,遍體多油膩;
湖水滌難盡,延河洗不去。
二十二檔案,是我新武器;
革命稱至寶,應比匕首利。

晤談主席

這首詩,續範亭託交際處金城處長轉呈給毛澤東。毛澤東看到
續範亭
他的詩後,很高興地來到交際處找他談心。續範亭興奮地對毛澤東說:“這22個檔案好極了,通過整風運動,我們黨的作風一年之後一定會大變。”
毛澤東卻笑著說:我可沒你那么樂觀。黨的作風的轉變,沒有那么容易,有很多困難。我們黨從成立以來,在政治上建黨,有綱領;在組織上建黨,有黨章;可在思想上建黨呢?長期以來沒有建好,多次犯“左”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可見思想上建黨之難。處於幼年時期的我黨,就像一群小孩子趕一輛牛車,目標是清楚的,但路線怎樣走卻都不知道。剛取得點勝利就頭腦發熱,拚命地抽鞭子,結果翻了車。翻了車怎么辦?一個孩子把另一個孩子推到一邊,說還是我來趕。可又不認真吸取教訓,端正思想路線,結果還是拚命抽鞭子,還是翻車。這個比喻是說思想路線的重要性。我們的思想路線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就是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我們當初開展的整風運動,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整風運動若能一年初見成效,三年大見變化,我就很滿意了。

詩贈主席

毛澤東的一席話,使續範亭思考了很長時間。幾天以後,續範亭對金城說:“上次主席的談話,對我啟發太大了,我真猶如茅塞頓開。這兩天我老在琢磨這個問題,聯想很多。的確,人的思想感情的變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們的階級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形成的世界觀也不同。”
“就拿我來說吧。我出身於中農家庭,在舊軍隊中過了大半輩子。我對舊社會的很多東西就習以為常。比如女人小腳,你們看了一定會感到反感,當然也憐憫。而我看著就很習慣,不覺得難看。我也知道天足好,裹小腳是不對的,但就是積習難改。這就是思想感情的差別嘛。中山先生說過,我們的敵人有比帝國主義還要厲害的東西,就是社會的舊思想。列寧也說,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難克服的。”
續範亭說著,從抽屜里拿出他新作的一首詩,題為《積習難去——認識與改造》,詩曰:
革命大敵誰為最,人類積習最難去;
明知前面是光明,依然迷戀舊社會。
認識世界固不易,改造最難是積習;
社會多少罪惡事,大海沉浮不自覺。
續範亭對毛澤東的感情是真摯的、深厚的。每次和毛澤東談話,他都感到受益很深,耳目為之一新。1942年春,金城陪同他到毛澤東的住處談過話後,回到交際處,續範亭拿出了《贈毛主席》詩給金城看:
領袖群倫不自高,靜如處子動英豪。
先生品質難為喻,萬古雲霄一羽毛。

主席回應

續範亭先是把文章和詩寄給毛澤東,接著又寫了封信,請毛澤東
毛澤東致續範亭信
同意他公開發表。毛澤東在1942年5月14日回信表示:
“你三月間的漫談,到今日才復你,可見我的不對。我把你的漫談當作修省錄,但不同意你的誇讚,因為誇得過高了。因此我也不把這漫談退還你,目的是使你不能發表,我覺得發表不好,如你尚有副本,也務請不要發表,就你的地位說,發表也有妨礙的。不自高,努力以赴,你的詩做了座右銘。
被毛澤東當作“修省錄”的“漫談文章”,由於沒有流傳下來,不知寫的是什麼,想來對毛澤東是褒讚有加的,但是被毛澤東當作“座右銘”的詩,卻有幸留存了下來。
1947年9月,續範亭移居山西臨縣,不久病情惡化。9月12日,續範亭在山西臨縣都督村因病辭世,享年54歲。臨終前,人們看到在他的床頭放著一首《斥蔣賊》的詩:“人民公審蔣中正,項上忽生千萬頭。好教每人殺一個,淋漓痛快報公仇。”得知續範亭將軍與世長辭後,中共中央根據他“如承追認入黨,實平生之大願也”的請求,在第二天復電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毛澤東還派人送來花圈和輓聯,憑寄哀思,並親筆手書:“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事業垂成,公胡遽死,有雲水襟懷,有松柏氣節,典型頓失,人盡含悲!橫幅為:範亭同志千古。”

作品評價

《贈毛主席》一詩,表達了著名抗日愛國將領續範亭對毛澤東的衷心崇敬之情。
當年抗日戰爭如火如荼,續範亭在延安革命根據地,親眼目睹了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的抗日決心和戰鬥豪情,並與毛澤東數次見面交談,深受啟發與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