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其內容包括;戰略指導思想、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重點、戰略布局、戰略對策與措施等戰略決策。質量戰略規劃是以質量戰略為前提制定的。它側重於定量分析,是質量戰略的延伸和具體化。質量戰略管理是個過程。
它包括:戰略準備、戰略制定、戰略規劃、戰略實施四個階段。其中主要是依據戰略規劃制定戰略計畫和具體的項目計畫組織實施。
戰略簡介

質量的戰略管理包括以下4個主要部分:1、領導。企業領導必需贊同戰略目標,分配資金,審查質量目標(戰略經營計畫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否達到,評價質量進步,鼓勵職工參加提高質量方面的活動,讚揚成績。企業領導的任務是:確定目標、明顯的領先地位、與質量有關的成果的預測和評價。2、結構。在沒有適當的基礎設施的條件下所有完善質量方面的努力都可能一無所獲。企業應當為取得成功來組織自己的活動。建立基礎設施可為選擇最重要的行動提供資金。3、技術。質量技術的構成要素如下:認識、資金、才能。
實施要點
如前所述,質量戰略管理的實施,主要是對制定的質量戰略規劃的實施進行管理

戰略的實施要制定戰略實施的保證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戰咯實施的組織保證及建立與戰略實施相適應的信息機構。廣泛收集與戰略實施相關的信息,進行信息分析、處理,做到信息量大、傳遞快、反映靈,為調整戰略提供可靠的依據。由於規劃使用了決策理論、方法和計算機等。“軟科學”和“軟技術”,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制定的規劃,並根據收集的信息對規劃的實施進行調控.必須加強這方面的人才培養,使規劃的落實具有可行的智力保證。
總之,質量戰略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及其具體的組織和實施,會從總體上改變質量戰略管理的結構和功能,使國家的質量管理實現質量的巨觀管理與微觀管理相結合。質量的戰略管理與戰術管理相結合,使質量管理的“軟體”、“硬體”與“活件”(人的因素)相結合,以適應世界市場的質量的社會化、規範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增強中國產品質量的競爭力,更好地迎接90年代世界市場的挑戰。
體系分析
質量戰略管理體系是由若干個子系統組成的多目標、多因素、多層次的龐雜多變的

行業質量戰略管理的戰略目標應是國家級質量戰略管理系統及行業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抽調後,在該行業質量戰略防禦管理層次上的分解.行業質量戰略管理應以行業質量戰略目標為核心,結合行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和實施,地區級質量戰略管理系統是指省、市、縣等行政區域的質量戰略。同樣,除受高層次的質量戰略約束外,主要是與地區的綜合發展戰略目標相協調.它是該地區綜台發展戰略的支撐系統。它本身又是由地區的不同行業的質量戰略規劃構成。上述不同層次的質量戰略管理系統相互協調構成國家的總體巨觀質量戰咯管理系統。
實施環節
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的設定

質量戰略的主要方案是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不等於質量管理,它是質量管理的較高層次。質量管理只是企業或公司全部管理職能之一,與其他管理職能如生產管理、計畫管理、人事管理、後勤管理、財務管理等並存,而全面質量管理則是將所有管理職能納入管理的範疇。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應將質量管理職能分離出來,隸屬於最高領導,又對其他管理職能進行指導,體現全面質量管理的特徵。在一個以質量為中心的企業,這種機構形式的設定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
全面質量管理強調高層領導強有力的持續的參與領導質量管理工作。日本著名質量管理專家石川馨博士在闡述全面質量管理時,強調全面質量管理只有在公司經營者親自參與的前提下,才自B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如果只是授權給下屬或通過支持下屬來推動,則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全面質量管理採取的組織結構形式,應讓經營者在質量管理中充分發揮參與、領導作用,為成功的質量管理創造條件。
2.企業質量文化的培育
企業在質量戰略管理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培育自身的質量文化環境,要使企業中的每一位職工都意識到質量的重要性,形成—套具有質量特徵的總體觀念、意識、思維方式、心理態勢、道德規範以及行為習慣。企業文化的培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高層領導對企業經營方向和性質的闡明、人員晉升、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對一些典型事例的宣傳等都可以促進企業文化的形成。
3.企業的激勵機制
在質量戰略實施中應對有較強質量意識。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合格率高的員工給予獎勵,而對那些質量意識薄弱,所產產品不合格的員工予以一定的懲罰。獎懲制度應使員工加工質量的水平與其收入水平直接掛鈎,促進員工市場觀念、質量意識的加強。
綜合評價
企業戰略管理層對企業戰略管理活動的評價主要通過財務評價和非財務評價。財務評價包括預算控制、比率控制(主要是固定資產利用率、流動資金利用率和利潤率),非財務評價包括生產產品庫存、勞動生產率、缺勤率、人員流動率、市場占有率、銷售成本等。評價主要是通過由下至上的定期報告來完成。全面質量管理活動中質量管理部門進行質量保證控制工作時,每一環節的產品質量的檢測數據、產品質量合格率等也能反映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每一環節目標實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