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萌族

賣萌族

吃棒棒糖、唱兒歌、收小禮物、用奶瓶喝水……有這樣一類人群:雖然他們都已成人,但行事依然帶有孩子氣。他們似乎不想長大,30歲的人還活在18歲心態中。他們在網路上被稱為“賣萌族”。專家指出,心理不成熟的“賣萌族”總有面對現實的一天,家長要鼓勵他們早一天面對現實,學會承擔責任。

概述

“萌”這一概念是存在於《美少女戰士》中的土萌螢。萌的本意,是讓人感到喜愛、欣賞、使人感到愉快等心情的形象。作為網路用語,賣萌的意思是裝可愛,刻意出現一些可愛的動作、言語等。近年來,隨著“裝嫩”“賣萌”等辭彙的流行,不少人發現身邊多了這樣一類人群:雖然他們都已成人,但行事依然帶有孩子氣。他們似乎不想長大,或是真沒長大,30歲的人還活在18歲心態中,賣萌純粹是本能。

案例

29歲的蘇娟儀是個不折不扣的“賣萌族”,她經常到處去淘小時候吃的零食:跳跳糖咪咪蝦條、動物餅乾,喜歡看卡通片《葫蘆娃》。雖然有人說蘇娟儀在裝嫩,做作,但她一點都不在乎,她表示,自己只是想拋開大城市的一切,回歸自然,回歸過去,讓自己放鬆和快樂。

網友觀點

對於“賣萌”,網友持不同的態度

賣萌賣萌
一些網友認為這有“裝嫩”之嫌,很不自然。網友“小瘦牛”表示,作為成年人,“賣萌”總歸不好,也不覺得那樣有什麼可愛。

網友“美人無淚”說:“如果說萌是一種生活狀態,那也無可厚非,但在自家‘萌’就好,在外面還‘賣萌’,有點讓人看不慣。”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對此也很支持

微博網友“馨年味時”認為,現在職場很流行“賣萌”減壓,其實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保持年輕心態。

網友“一隻白貓”則表示:“賣萌減壓其實也沒什麼,但是應該適度,如果過度‘賣萌’容易惹人反感。”

專家分析

賣萌族賣萌族
有心理專家指出,“萌”是一種生活態度,“賣萌”就是展現自己的“萌”。“賣萌”其實是職場人的一種減壓方式,集體裝嫩,退回“孩子”的位置。重溫童真樂趣是職場“賣萌族”最大的特點,“萌”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無可厚非。

有專家指出,“賣萌族”的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沉溺於自己的幻想而拒絕長大,那么這些人可能患有彼得·潘綜合徵。1904年,彼得·潘誕生於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後來成為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故事中,他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里,永遠也不想長大。但這畢竟只能出現在童話中,實際上不能為現實所接受。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心理學專家周伯榮主任醫師分析認為,“賣萌族”首先可能有心理發育的問題。譬如留守兒童,他們的心理從小就缺乏一個系統的發育過程,沒有充分得到父母的愛,所以等他們長大後,缺乏安全感,並且害怕跟社會接觸。另一方面就是城市父母對孩子的愛過度。他指出,這些家長因為對孩子過度溺愛,造成他們心智沒有得到磨鍊,因而在長大以後某些行為就會表現得很幼稚。

雖然從目前來看,關於彼得·潘綜合徵的說法並不容易為人所接受,但周伯榮表示,這種問題在臨床上與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有相似之處。以強迫症為例,某個人從小就有潔癖,長大後依然如此,在旁人看來這是不可理喻或很幼稚的事情,但對其自身而言並沒有意識到。“還有一部分人出現焦慮症或抑鬱症,對社會產生焦慮,因為存在社交障礙而不敢面對社會,這也可能導致出現彼得·潘綜合症。”他說,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們的病態心理就更加明顯。

如何解決

在周伯榮看來,“賣萌”作為一種心理問題,解決它需要家人和醫生的共同努力。正所謂“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心理不成熟的“賣萌族”總有面對現實的一天,家長要鼓勵他們早一天面對現實,學會承擔責任。此外,鑒於該病屬於心理疾病的範疇,並可能與其他疾病共同表現。他建議,這類人群可以找到心理醫生進行協助治療。“包括角色扮演、行為療法等多種心理治療手段,可以幫助他們重建責任感,逐步掌握與外界溝通的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