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與城市規劃管理專業

資源環境與城市規劃管理專業

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學習資源環境以及城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檢測,以及地理地質等相關類知識的邊緣學科

基本信息

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英文名稱:ResourcesEnvironmentandtheManagementofUrbanandRuralPlanning
所屬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
專業代碼:070702

最新動態

根據教育部於2012年9月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被拆分為兩個專業,分別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專業皆可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具備必要的地理科學、生態環境科學、區域經濟學、城鄉區域規劃和規劃管理學的理論基礎,能在地方(區、縣)資源、環境管理部門、城鄉區域規劃部門及工礦企業與事業單位,從事國土資源整冶、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生態環境規劃以及城市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四項基本原則,具有科學世界觀、正確人生觀和高尚道德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遵紀守法。熱愛科學事業,養成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具有艱苦求實、善於合作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
2、系統掌握地理學、資源與生態環境科學、規劃學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製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與方法;了解相近專業如地理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調查研究和綜合分析城市與區域問題以及城鄉區域規劃工作的初步能力。對本學科的發展動向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獨立工作能力和解決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
3、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管理能力和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熟悉文獻檢索和其它獲取科技信息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4、初步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用以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5、具有良好的身體、心理素質。

主幹學科

地理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

課程設定

地質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國土規劃、西方經濟學、地圖學、遙感套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水資源計算與管理、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高等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運籌學、人文地理、C語言程式與設計、VB、計量地理學、地質學、地貌學地理信息系統、土地管理學總論、土地資源學等。
課程簡介
1、課程名稱:自然地理學
課程簡介:自然地理學是和人文地理學並列的地理學兩大分支之一,是地理學的重要基石,是高等院校地理學一級學科的專業必修課之一。現代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即自然地理環境)的科學,它主要闡明地殼、大氣、水文、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徵,分布規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環境整體特徵和分異規律,是其它地理學課程的基礎。本課程的基本教學任務是通過向學生傳授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其地理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空間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資源環境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課程奠定基礎。

2、課程名稱:城市規劃原理
課程簡介: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本科學生。作為其專業骨幹課程,對學生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任務就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本課程,能夠基本認識城市規劃工作的意義和階段、了解城市規劃發展的歷史、掌握重要的規劃思想,以及城市規劃基本內容。

3、課程名稱:經濟地理學
課程簡介:經濟地理學是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地理環境與人類經濟活動之間的關係。1998年我國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學科專業介紹》,將經濟地理學列為地理學所有三個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或主幹課程,同時,這門課程也被作為相鄰專業的主要必修課程,在地理學各專業課程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1)使學生較全面地了解現代經濟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內容與基本研究方法,並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區域經濟地理學與部門經濟地理學奠定必要的基礎。(2)通過經濟地理學的教學,為培養將來能從事經濟地理研究與經濟建設的人才服務。

4、課程名稱:地理信息系統
課程簡介: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集地球科學、信息科學與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在國外已成為一門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在國內也日益受到各級政府和產業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GIS技術已廣泛套用於資源管理、環境監測、災害評估、城市與區域規劃等眾多領域,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的輔助決策支持工具。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多種GIS軟體的使用、數據結構和數據組織關係,加深對地理信息的認識和空間數據的可視化表達方法,並了解各種軟體的空間數據轉換關係,了解空間數據的採集、編輯和空間數據的分層處理方法、空間數據的分析功能等。

5、課程名稱:計算機輔助製圖
課程簡介:本課程的基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用AutoCAD、Photoshop等軟體進行製圖的基本步驟、方法,能獨立運用此軟體上機完成一個製圖項目。教學內容“精要”、清晰易懂,讓學生較輕鬆地全面地熟悉和了解主要製圖軟體的基本內容和製圖方法,基本能自如運用。在基本掌握上述內容的基礎上,達到增長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基本目的。

6、課程名稱:地圖學
課程簡介:地圖學是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的載體。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地圖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種地理現象在地圖上的表示方法和表現形式,了解地圖的構成、特性以及編制地圖的方法、程式;具有閱讀各種地圖和分析地圖的能力;掌握地圖的編制方法。

7、課程名稱:遙感概論
課程簡介:遙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感測器技術、微波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遙感套用在技術上不斷創新,其套用廣度不斷拓寬,套用深度不斷加強。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遙感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基本技能和發展動態,初步掌握套用遙感技術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遙感技術的發展動態與實際套用。

8、課程名稱:環境科學
課程簡介:《環境科學概論》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它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與該專業開設的自然地理學、城市總體規劃等課程的關係密切。通過對本課程的系統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自然環境的組成結構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消費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污染物的排放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改變了以後的環境對人體、生物的反作用;掌握污染物質在自然環境中的遷移轉化規律;要求掌握城市環境問題及減輕城市環境污染危害的途徑和措施;人為活動所造成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及其危害;充分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正確的環境倫理觀念、環境經濟觀點和環保意識。

9、課程名稱: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
課程簡介:區域分析與規劃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一門套用性理論課程,是在學習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而開設的。通過該課程的教學,為今後學習有關專項規劃等方面的後繼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有關區域發展、區域規劃方面的基本知識,為從事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打下基礎,也可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10、課程名稱:規劃及相關政策法規 課程簡介:城市規劃是一項政府職能,必須依法行政。城市規劃從編制、審批到實施管理是一個有機的過程。城市規劃師應該具備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方面的專業知識。本課程主要介紹城市規劃法規、政策和職業道德的有關知識。介紹了城市規劃師需要掌握、熟悉和了解的我國城市規劃法制建設的歷程,城市規劃法及其相關的全國性的配套和相關的法規檔案,以及城市規劃和建設方針政策和行業職業道德。

11、課程名稱:城市詳細規劃
課程簡介:本課程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專業必修主幹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課程。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能較好地了解城市詳細規劃中的重要性,熟悉詳細規劃的任務、編制內容和程式,掌握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內容、編制方法、成果要求。熟練掌握居住區詳細規劃的任務、內容等,掌握居住區的組成、規模、類型、規劃結構,掌握居住區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要求,牢固掌握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及其用地的規劃布置,以及居住區道路交通、綠地等的規劃布置,掌握居住區規劃的技術經濟指標和計算方法,並通過課程規劃實踐將居住區規劃的理論方法靈活地運用到居住區的規劃、房地產開發等工作,從而為全面、科學地從事城市規劃的實踐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較為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實踐教學
主要專業實習:自然地理與地圖測量實習、村鎮規劃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地圖學、地質學基礎、測量學基礎、環境科學等課程的實驗環節,以及區域規劃模擬、遙感圖像處理、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城市工程規劃等課程的上機實驗。

畢業要求

基本學制為4年,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在3至6年內完成學業。

學分要求

本專業畢業最低學分為183學分,其中,公共基礎平台課48學分,學科基礎平台課和專業基礎平台課52學分,專業方向及提高、拓寬課49學分,公共選修課10學分,實踐性環節24學分。
學生每學期修讀學分不得低於12學分,也不得高於30學分;修讀學分必須按照課程的順序,不得未修讀先修讀課而直接修讀後續課;每個學生必須分別達到各類課程學分的下限才能畢業,各類課程學分不能相互代替。
畢業生必須通過國語水平等級測試和高校計算機一級考試。
1.學時學分比例
課程類型 課程內容 修習類型 學時數 課時比例% 學分數 學分比例%
公共基礎平台 “思想政治理論課”、體育、大學英語、計算機等 公共必修 660 26.4% 48 26.2%
學科基礎平台 學科基礎課及相關實驗 專業必修 835 33.5% 52 28.4%
專業基礎平台 專業基礎課程
專業模組課程 專業方向課程 專業必修 502 20.1% 29 15.9%
提高、拓寬課 專業選修 330 13.2% 20 10.9%
公共選修課程 文理滲透素質教育 限定選修 170 6.8% 10 5.5%
實踐性環節 各科實驗、畢業論文(設計)、畢業實習(見習) 專業必修 24 13.1%
課外學分 課外學分等
合計 2497 100% 183 100%
2.教學安排
時間分配 學期 教學安排 入學、軍訓、畢業教育 寒暑假及節假日
教學活動 複習考試 畢業設計(論文)
140周 14周 6周 4周 44周
1 14+1 2 2 11
2 19+1 2
3 19+1 2 11
4 16+1 2
5 18+1 2 11
6 17+1 2
7 16+1 2 11
8 13+1 6 2

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就業前景

本專業主要的就業方向是公務員,可到考慮到環保局、建設局、國土局工作,也可到相關的研究所。
專業知識繁多而駁雜,就業前景並不理想,畢業生多從事與其專業不符的職業,所以請謹慎填報。 據麥克斯-中國2010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顯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為主要本科專業中專業對口率最低的十大專業之一,專業對口率倒數第八,對口率為44%
專業對口率
在“受僱全職工作”中包含兩類:一類是有全職工作,與專業有關;一類是有全職工作,與專業無關;專業對口率=有全職工作並且與專業有關的大學畢業生數/有全職工作(包括與專業有關及無關)的大學畢業生數。

開設院校

北京: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聯合大學、
天津: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
江西: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學院
廣東:廣東財經大學、韶關學院、中山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大學
陝西:寶雞文理學院、西北大學、長安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廣西:桂林理工大學、
上海:上海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吉林: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農業大學、
福建: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莆田學院、閩江學院、集美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華僑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師範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財經學院、赤峰學院
江蘇: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徐州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建築工程學院、蘇州科技學院、南通大學
浙江:浙江大學、浙江林學院、浙江財經學院、
河北:唐山師範學院、河北工程大學、河北建築科技學院、邢台學院、
安徽:淮南工業學院、安徽理工大學、合肥學院、安徽建築工業學院、阜陽師範學院、安慶師範學院、宿州學院、池州學院、
山東:山東科技大學、聊城大學、山東工程學院、濟南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德州學院、山東師範大學、菏澤學院、
河南:河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信陽師範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民族學院、湖北師範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大學
湖南: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重慶:西南大學、重慶交通學院、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四川農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範學院、西南石油學院、四川師範大學、西昌學院、
雲南:雲南大學、雲南財貿學院、昆明理工大學、楚雄師範學院、雲南農業大學、西南林業大學、
甘肅: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甘肅農業大學、蘭州商學院
寧夏:寧夏大學、新疆大學
新疆:新疆農業大學、石河子大學、
海南: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
貴州:貴州財經大學
山西:山西大學、山西師範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太原師範學院
遼寧:遼寧師範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東學院、綏化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