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費密,全名為恩利克·費米 (Enrica Fermi 1901.09.29至1954.11.28)。美國物理學家。生於義大利羅馬。對統計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中子物理都有重要貢獻。在他領導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變鏈式反應堆,為原子能的利用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1901年9月29日出生於羅馬。1918年進人比薩大學,1922年獲得博士學位。繼而去德國哥廷根大學隨M·玻恩工作,後又去荷蘭萊頓大學隨P·厄任費斯脫工作。1924年回到義大利,在羅馬大學任教,1925年到佛羅倫斯大學任講師。1927年回羅馬在帕尼斯佩納大道的物理研究所工作,並在羅馬大學擔任第一任理論物理講座。
1926年初,他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提出電子應服從的統計規律——費密-狄喇克統計。1927年冬,他根據費密-狄喇克統計原理建立了一個原子結構的模型理論——托馬斯-費密模型。1933年,費密提出了B衰變理論,成功地解釋了B衰變現象的許多特點。由於中子核反應的發現,他獲得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8年義大利頒布了法西斯的種族歧視法,由於費密的妻子是猶太血統,他於1938年11月利用去瑞典接受諾貝爾獎的機會,攜帶家眷離開義大利去美國,先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後在芝加哥大學任教。
1939年N·玻爾去美國時告訴他鈉裂變的訊息後,費密就著手探索核裂變鏈式反應的可能性。在他領導下,他和助手們在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變鏈式反應堆,使它達到臨界狀態,產生可控的核裂變鏈式反應。這一成就是原子能時代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隨後費密參加了核子彈的研製工作。
主要貢獻
在1939年初,據里澤·梅特納、奧特·哈爾姆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報導,中子被吸收後有時會引起鈾原子裂變。這項報導發表後,和其他幾位主要的物理學家一樣,費米立即認識到一個裂變的鈾原子可以釋放出足夠的中子來引起一項鍊式反應,而且還和另外幾位物理學家一樣,費米馬上就預見到這樣的鏈式反應可用於軍事目的潛在性。1939年3月,費米與美國海軍界接觸,希望引起他們對發展原子武器的興趣。但是直到幾個月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此課題給羅斯福總統寫了一封信以後,美國政府才對原子能給予重視。
那時候,同盟國的科學家雖然已經在討論核子彈的可能,但是還沒有正式開始進行製造的工作。後來由於同盟國在戰事中一再失利,德國又開始禁止由他們占領捷克鈾礦區的鈾礦出口,使得同盟國意識到,德國可能已經在認真進行核子彈計畫。
不久,一位德國科學家傅吉(Siegfried Flugge)出人意料地在德文科學期刊上,公開發表了一些德國核分裂研究的新近成果。這位科學家本來是故意突破當時德國尚未完全開始的信息封鎖,讓同盟國得知德國研究近況,但是同盟國科學家反倒因而誤認為,如果德國能夠發布這么多資料,那么他們真正的發展情況,恐怕還要更加先進,這就更加促使美國核子彈計畫開始醞釀產生。
匈裔科學家齊拉於是決定採取一些行動。首先他認為要能控制比屬剛果的鈾礦,於是請求和比利時皇家熟識的愛因斯坦幫忙,愛因斯坦欣然同意。接著他和銀行家沙克斯(A.Sachs)共同具名擬就一信,準備敦促羅斯福總統在美國進行核子彈計畫,為了增加這封信的分量,他們也要求愛因斯坦共同具名,愛因斯坦同意了。這一封有愛因斯坦共同具名的信函,確實是促成核子彈計畫的一個關鍵因素,而這件事到戰後曾引起愛因斯坦相當的後悔。
美國政府一有了興趣,建立一個模式原子反應堆就成了科學家的首要任務,以探明自保持的鏈式反應是否確實可行。由於恩利克·費米是世界上主要的中子權威,且集理論與實驗天才於一身,所以被選為世界第一台核反應堆攻關小組組長。他最初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隨後又到芝加哥大學工作。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費米指導下設計和製造出來的核反應堆首次運轉成功。這是原子時代的真正開端,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核鏈式反應。試驗成功的訊息以意味深長的預言形式一下子就傳到了東方:義大利航海家進入了新世界。……隨著這項實驗的成功,即刻做出了全速開展曼哈頓工程計畫。費米在這項工程中作為一位主要的科學顧問,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費米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在發明核反應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十分顯然,這項發明的主要功勞應歸於費米。他最先對有關方面的基礎理論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隨後又親自指揮第一座核反應堆的設計和建造。戰後,費米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授。他於1954年去逝。100號化學元素鉘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
為了反對把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費密於1946年初離職回到芝加哥大學任教,轉入粒子物理這個新領域的研究。一批有為的青年慕名來到芝加哥大學,聚集在他的左右,其中如楊振寧、李政道、M·蓋耳—曼和O·張伯倫等人,後來成為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芝加哥大學的同步回旋加速器建成以後,費密和他的小組於1951年發現了第一個核子共振態。1954年11月29日費密病逝於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