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22年7月15日,利昂·萊德曼出生於美國紐約。
1931年,泡利為了解釋b衰變的連續能譜,提出了中微子假說。
1934年,費密建立b衰變理論,間接地證明了中微子的存在。但是,很長時間人們未能直接地觀測到中微子,也不知道應如何去測量它。
1956年,發現中性K介子;
1965年,發現反氘核;
1977年,發現γ粒子;他研究強子碰撞中輕子對的產生,開創了實驗高能物理學的新方向;他最早在π-μ-e衰變過程中對李、楊宇稱不守恆原理做出實驗檢驗等等。 萊德曼一生碩果纍纍。
1988年,與施瓦茨,施泰因貝格一起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物成就
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伊利諾斯州巴塔維亞(Batavia)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萊德曼(LeonM。Lederman,1922—)、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頓維(MountainView),數字通訊公司(DigitalPathways,Inc)的施瓦茨(MelvinSchwartz,1932—)和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斯坦博格(JackSteinberger,1921—),以表彰他們在發展中微子束方法以及通過μ子中微子的發現顯示輕子的二重態結構所作的貢獻。
發現輕子的二重態結構
1962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利昂·萊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等人,想到可以用加速器來產生中微子。他們在紐約長島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加速器上用質子束打擊鈹靶以產生p介子束流。p介子在飛行中衰變為m子,同時放出一個中微子。他們讓p介子束流通過很大質量的鐵塊,使絕大部分的m子都被吸收掉,留下可以暢通無阻地穿過鐵塊的中微子,以便獲取相當純的中微子束流。然後,他們將中微子束流注入火花室,觀察由此產生的新m子。其反應過程如下:
顯見,這裡產生的中微子與b衰變所產生的有所不同,後者的反應過程是:
這說明,中微子至少有兩種:一種是電子中微子;另一種是m子中微子。萊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發現的是m子中微子。這樣,神秘的中微子不僅被探測到了,而且還發現它們具有與電子和m子分別相關的兩種屬性。
利昂·萊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的發現為後來建立弱電統一理論奠定了基礎。
發現“底夸克”
標準模型的數學理論要求有第四個夸克——魅力夸克的存在。可是人們並沒有發現這種夸克。後來,在1974年,塞繆爾丁和伯頓里克特(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發現了這第四個夸克,其中一個叫J夸克,另一個叫psi夸克,現在稱為J/psi微粒。
隨著美麗夸克的發現,物理學家們開始懷疑是否有不止四種夸克。很快有了問題的答案,利昂萊德曼(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他的小組發現了第五種夸克。這種夸克被命名為底夸克,而且底夸克帶有1/3的電荷。科學家們期望找到與底夸克相匹配的頂夸克。不幸的是,近20年過去了還沒有發現這種微粒。
尋找“上帝粒子”
看似雜亂無章的世界,是不是可以歸結為極少數的東西?不消說,用一個簡單的理論,即全能的“超統一理論”來描述我們生活的宇宙的錯綜複雜性,是每一個物理學家的夢想。
然而,這談何容易?偉大的愛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大部分精力試圖統一引力和電磁力,但沒有結果,最終他還是抱憾離去。
儘管難以企及,尋求“統一”的接力依舊還在傳遞。萊德曼就是這諸多孜孜以求者當中極為執著的一位。在《上帝粒子》一書的開篇中,他有這樣一段描述:
我是在布朗克斯長大的,那時我經常一連幾個小時地看我哥哥擺弄化學藥品。他是一個神童。我情願做所有的家務活,以便他允許我看他做實驗。現在他在做一些新奇商品的買賣,出售的東西包括狂歡的軟墊、升降機牌照或者印有流行字眼的T恤等。這些T恤能夠讓人們用一句長度不超過胸寬的話總結出他們的世界觀。科學家的目標也不過如此。我的目標就是活到能看到所有的物理學定律都被還原為一個簡潔優美的公式,可以非常輕鬆地印到一件T恤的胸前。
少年時代讀過的一本書給萊德曼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10歲那年,萊德曼曾因為出麻疹而臥床不起,為了給他解悶、鼓勁,父親給他買了一本愛因斯坦和英菲爾德合著的《相對論的故事》。書里講的是科學上的偵探故事,每一個故事中都包括一個謎案、幾條線索和一個偵探。偵探通過線索來解決這一謎案。而數十年後萊德曼在《上帝粒子》一書中講述的故事,則有兩個謎案需要去解決,它們都跟粒子有關。
第一個就是人們苦苦追尋的由德謨克利特最早提出的不可見也不可分的物質粒子——“原子”,它位於整個粒子物理學討論的基礎問題的核心。人們已經為解決這個謎案奮鬥了2500年,積累了上千條線索。在《上帝粒子》的前幾章中,萊德曼詳細地回顧了前輩們所做的工作。他告訴我們,有許多“現代”的思想,實際上早在16和17世紀,甚至在基督教產生之前幾個世紀就已經出現了。在《上帝粒子》的後幾章中,萊德曼又引導我們回到現在來追尋第二個、也許是更大的一個謎案,其主角便是他認為在指揮著宇宙交響曲的粒子。
在萊德曼生動流暢的筆觸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不同時代的科學家之間存在的天然的血緣關係。其中一位是個16世紀的科學家,他從比薩斜塔上將兩個重物拋了下來;另一位是個當代的粒子物理學家(說的大概就是萊德曼自己吧?),他坐在寒風掃過的伊利諾伊平原上一間臨時營房裡,凍僵了手指,還在檢查從埋在封凍的地下、價值5億美元的加速器里流出來的數據。他們都問了相同的問題:什麼是物質的基本結構?宇宙是怎樣運行的?
在尋找這樣一件終極T恤的過程中,人們付出了持續幾個世紀的努力,並且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例如,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可以解釋好多看起來毫不相關的現象:潮汐、蘋果落地、行星運行和星系的形成。牛頓的T恤上寫著F=ma。再往後,法拉第和麥克斯韋揭開了電磁波譜的秘密。電、磁、陽光、無線電波和x射線都是同一種力的表現。1929年,勞倫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回旋加速器,打開了探索未知亞原子世界的大門……由此,物理學們家一步步地形成了對天地萬物組成的基本認識。
如今,通過對多種粒子的研究,我們已經建立了“標準模型”,可以把現實中的一切歸結為大約12種粒子和4種作用力。這個標準模型至今仍被證明是正確的,它將那些組成天地萬物的所有基本微粒系統地分門別類,形成了一張簡單的列表,並闡明了微粒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可是,在粒子物理學家眼中,標準模型里仍有兩種令人煩惱的缺陷。第一種與它的不完備性有關。頂夸克直到1993年初仍沒有找到(1995年宣布找到了)。中微子中尚有一種(τ中微子)也沒有被直接觀測到,物理學家所需要的許多數字還沒有獲得精確值。例如,我們不知道中微子是否有靜止質量。我們需要知道CP對稱性的破壞——物質的起源過程——是如何出現的。第二種缺陷則純粹是美學上的,因為標準模型還沒能達成數學的一致性。
到底是什麼東西在阻礙我們得到那件完美的T恤呢?
萊德曼“咬牙切齒”地說:“宇宙中有一個無所不在的幽靈一樣的大壞蛋,正在阻止我們理解物質的真正本質,阻止我們獲得終極的知識。”這個看不見的阻止我們了解真相的障礙叫希格斯場(HiggsField)。它那陰冷的觸角伸向宇宙的各個角落,而它的科學和哲學意義讓物理學家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希格斯場通過一種粒子來施展它的邪惡的魔力。這種粒子的名字就叫做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尋找希格斯玻色子就是建造超級對撞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種小得超乎想像的微粒已經處於當今物理學疆域的核心,它對於我們最終理解物質的結構舉足輕重;而同時,它又是那樣的難以琢磨,所以萊德曼給它取了一個綽號:上帝粒子(GodParticle)。
不過,萊德曼原來取的名字是“該死的粒子”(GoddanmnParticle):“考慮到它那‘惡毒’的本性,再加上花在它身上的巨額資金,我認為這個名字可能更加合適。”但出版商不乾,於是變通一下就成了“上帝粒子”。
其實這個名字也是非常合適的,因為這個“該死的粒子”是如此神秘,與我們已知的任何東西都全然不同。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存在(對此仍還有些疑問),並能識別出來,那就能回答一個長期以來只有哲學家和瘋子才會提出的“傻”問題:物質為什麼會有質量?借用歐洲原子能委員會的發言人彼得·傑尼的說法:物理學家需要希格斯玻色子來解釋一個對普通人來說不是問題的問題:萬物皆有質量。
為了實現那個雄心勃勃的“統一”目標,物理學家一直在跟某些抽象的物理和數學理論打交道。這些理論有不少晦澀難懂的名稱(如超弦、超對稱性、超引力等)。英國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說過:“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答案,我們將宣告人類理智的最後勝利,因為我們將懂得上帝的意圖。”
是的,在“上帝粒子”的背後,揭示了一個輝煌的、令人目眩的世界。可很快我們便會察覺到,我們並沒有得到所有的答案:電子、夸克和黑洞裡面到底有什麼呢?這些問題將牽引著我們繼續探究下去。
作品《上帝粒子》
究竟什麼才是構成宇宙的終極粒子?從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由聞到烤麵包的氣味《上帝粒子》 推導出“原子”存在的“思想實驗”開始,無數的實驗家和理論家為解開這一謎案已經苦苦奮鬥了2000多年。在本書前幾章中,當代最偉大的粒子物理學家之一、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萊德曼用幽默生動的語言,引領我們穿越歷史的長河,對人類探尋宇宙終極粒子的發現之旅作了簡要回顧。從中我們將會看到科學前輩們是如何通過一個一個的“尤里卡時刻”,將這一難題一步一步推進到揭開宇宙最後之謎的關鍵——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是利昂·萊德曼對希格斯玻色子的別稱。這種粒子是物理學家們從理論上假定存在的一種基本粒子,目前已成為整個粒子物理學界研究的中心,利昂·萊德曼更形象地將其稱為“指揮著宇宙交響曲的粒子”。通過萊德曼妙趣橫生的講述,我們不但能夠清楚地了解到現代物理學家們是如何尋找基本粒子的,讀到現代物理學史上的許多趣聞軼事,還能對標準模型、大型一理論、超弦和暗物質等當代物理學前沿問題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其中也包括“為什麼所有的物質都有質量”這一更為基本的問題。
對理論家的看法
在《上帝粒子》一書中,作為實驗物理學家的萊德曼不時地總要對理論物理學家挪喻一番。他承認:實驗和理論的相互作用是粒子物理學的樂趣之一;物理學總體上是在實驗家和理論家這兩類人的相互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但兩者卻永無休止地陷入到一種愛恨交加的糾葛之中,因為人們總在計算兩者的高下。他還不無譏諷地說:理論物理學家可能一輩子也碰不到實驗工作中存在的智力挑戰,也經歷不到其中的激動和危險。理論家面臨的唯一風險,是當他們在查找計算錯誤時用鉛筆戳到自己的腦袋瓜子。 在他看來,理論家經常會得到一些並非恰如其分的榮譽。他還打了這樣一個比方:理論家、實驗家和科學發現的關係就像農夫、豬和塊菌的關係。農夫把豬帶到可能有塊菌的地方,豬就開始努力地尋找塊菌。最後,豬找到了一塊,可正當它要吃掉塊菌時,農夫卻把塊菌拿走了。
不過,萊德曼對理論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似乎頗有好感,書中多處提及李政道(他說他“不是很了解楊振寧”),對李政道在中餐館點菜的“派頭”印象尤深,還有一段很傳神的描繪:
在午餐會開始討論嚴肅話題之前,李政道先在一個恭敬的餐館領班遞來的小便箋本上點菜——每星期來吃飯他都要幹這些瑣事。李政道點菜很有派頭,那真是一種藝術。只見他瞅了一下選單、便箋本,用漢語向服務員問了一個問題,而後皺皺眉頭,提筆划過紙面,認真地寫下幾個符號。接著是另一個問題,在一個符號上做了一下改動。為了得到神的指引,他瞥了一眼錫制的浮雕天花板,然後,大筆一揮而就。最後再看時,他的兩隻手都停在便箋本上,一隻手五指伸開,傳遞著教皇對眾人的祝福,另一隻手則握著鉛筆桿。一切盡在此間?陰陽、色、香和味的完美交融?
《上帝粒子》以流暢風趣的文筆描繪了一個傑出的科學家群體,但作者顯然沒有刻意去拔高或一味地頌揚他們(包括作者自己)。正如萊德曼所指出的那樣:科學家通常也是普通人。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有著巨大的多樣性,使得人們如此有趣。
在他眼裡,科學家有的很安靜,也有的雄心勃勃;他們有的受好奇心驅動,也有的是為了一己私利;他們有的有著天使般的美德,也有的貪得無厭;他們有的絕頂聰明,也有的年老時還像孩子般天真。窮根問底,神魂顛倒,心灰意懶。
自畫像
《上帝粒子》一書中不時流露出來的真情,展示了一個真誠、諧趣、可愛的萊德曼形象。例如他談到“科學家之間能力的差距也是巨大的”:這是允許的,因為科學既需要建築大師,也需要混凝土操作工人。我們之中有權威無上的人,有絕頂聰明的人,有心靈手巧的人,有直覺靈敏的人。但對於科學來說,最最重要的還是——運氣。這裡面甚至也有傻瓜和笨蛋!
據萊德曼說,對於他的這個觀點,他的母親有一次抗議道:“(笨蛋)你是萊德曼 指別人相對你來說的吧。”他的回答很乾脆:“不,媽媽,是像其他的笨蛋一樣笨。”他母親又問:“那他是怎樣得到博士學位的?”萊德曼答道:“坐臀,媽媽。”他接著解釋說:坐臀是一種耐著性子把工作幹完的能力,一遍又一遍地做,直到把工作完成。那些頒發博士學位的也是人——遲早他們會讓步的。
萊德曼甚至還坦率地披露了他對於同行、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的偏見,以及他還沒獲得諾貝爾獎時的那種“酸葡萄”心理。他在書中寫道:
丁肇中是一個小心謹慎、循規蹈矩而又有條理的實驗家,我在給他寫的推薦信中故意誇大了他的一些弱點——要想幫人找工作,這樣做很有效。但我這樣做只是為了說明:“丁肇中是個狂熱、酸腐的中國科學家”。實際上,我對丁肇中是懷有偏見的,因為他是箇中國人,這種偏見還是我小時候養成的。那時我爸爸開了家小洗衣店,因此經常聽他講起中國人與他進行競爭的許多事情。長大以後,與中國科學家共事總讓我有點兒神經質。
萊德曼還提到,當他端坐書房撰寫《上帝粒子》一書時,仍能回憶起17年前聽到丁肇中獲得諾貝爾獎的訊息時的那種感覺:“作為一個科學家,作為一個粒子物理學家,我為這個重要發現而感到萬分高興,高興之中自然也有幾分對發現者的嫉妒,甚至還有一點‘惡狠狠’的怨恨。這該算正常的情緒反應吧,因為我曾經在那裡工作過——應該說丁肇中一直在做我未做完的實驗!雖然在1967-1968年時還沒有可以得到這種精確結果的儀器,但我們在布魯克黑文實驗室所作的那個實驗孕育了兩項諾貝爾獎,如果當初我們有一個功率更強的探測器,如果比約肯那時在哥倫比亞大學,如果我們更聰明一點……”
能拿到諾貝爾獎,自然是件很光彩的事。萊德曼承認,諾貝爾獎給獲得者罩上了一層神聖的光環。“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一個你從小玩到大的夥伴,一旦他獲得了諾貝爾獎,在你眼中他的形象也會有所改變。”獲此殊榮確實使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甚至還會“帶來一些有趣的副效應”,因為公眾對你的頭銜的敬畏永遠不會消失。
有一次,當萊德曼想為芝加哥的公立學校做點什麼時,諾貝爾獎的光環就起作用了。人們聆聽著他的講話,方便之門一個個也打開了,“一夜之間就有了加強城市中學科學教育的計畫”。諾貝爾獎這張不可思議的“通票”,竟使一個人可以對社會活動產生不小的影響。萊德曼感嘆:“不管你因為什麼榮獲諾貝爾獎,你都會立刻成為一個各方面都精通的專家。”想必有人問過他,他才有這番調侃:“巴西的債務?當然懂。公共安全?沒問題。‘萊德曼教授,請告訴我,婦女的裙子多長為好?’‘當然是越短越好嘍!’我在心裡這么說。不過,我確實很想憑藉這個榮譽為美國高等科學教育的發展盡一份力。為這項事業計,讓我再拿一次諾貝爾獎不好嗎?”
多少年來,科學家在人們的頭腦中似乎都已經“固化”成了一種模版式的形象。但翻一翻《上帝粒子》一書,聽一聽萊德曼的夫子自道,再瞧一瞧他的“自畫像”,相信你看到的會是一個“真實”的科學家,一個“可愛”的萊德曼。
關注國小教育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家利昂·萊德曼(Leon。Lederman)教授是國際科學理事會能力建設委員會成員。他對國小的科學教育投入了極大的關注。在召開的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能力建設委員會(CCBS)2000年例會,即“國小科學與數學教育國際會議”上,他頗感興趣地介紹了他對國小科學與數學教育的看法以及“Handson(動手做)"教育方案的具體內容。 終身從事物理學研究,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獎這一最高榮譽,卻對國小科學與數學教育如此熱衷,利昂·萊德曼教授首先對我們的疑惑做了解釋。他始終對所有的科學領域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並對人類在20世紀百年的發展有深刻認識:正是科學,使人類創造了一個嶄新的高科技世界,人們的生活與思維也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變化。作為一名曾經從事教學工作的科學家,利昂·萊德曼教授認為要把科學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孩子未來的性格更多是由他們的早期經驗所致,從小進行科學教育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影響,因此,現今教育任務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使孩子們長大以後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能對科學抱以積極的態度。這就是萊德曼教授關注國小科學教育的重要原因。
國內外國小科學與數學教育的具體方式存在一定差異,萊德曼教授認為不能說哪一種方式更好,但有一點,在從事國小教學時,應注意使用正確的工具。“Handson”的教育方案就是一種很不錯的工具。萊德曼教授在一些國家的中國小也接觸過部分強調實踐的教學方法,但他認為這些並不是他所提倡的真正意義上的“Handson”。“Handson”的創新在於要求教師和學生都圍繞一些具體的問題進行教學和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實驗、觀察,並通過親身體驗得出結果。他們必須創造性地思考問題,自己決定要進行的實驗,在師生共同的討論中,學會如何解決和處理問題。“Handson"的教育方案關鍵強調了科學教育的兩個部分:一是過程,即如何進行工作;二是內容,即對事實的認可。事實是無可爭議的,在決定如何去發現事實的前續階段,即實驗的思考準備階段也是相對容易的,這些都可以由孩子自己主動去完成。利昂·萊德曼教授從自己的體驗出發,認為孩子們探尋事實的過程與科學家們的研究過程是一樣的,他們先產生想要了解某事物的動機,然後制定方案、收集資料、組織過程,最終分析並得出結論。教師在其中的作用是鼓勵與激發學生們討論,而並不是讓學生認為自己懂得了全部知識。
很多人認為,在學生受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起著最主要的作用,但利昂·萊德曼教授卻認為,教師、家長以至科學家等社會各界人士都應在孩子的科學教育中做出努力。
這次會議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就是教師培訓的問題,在“Handson”教育方案最初實施時曾失敗,原因就是忽視了對教師的培訓。現實情況是,在許多國家,很多教師並沒有接受過科學教育,但在知識爆炸的現今社會,每天都有新的事物產生,因而對教師而言每天都應不輟地學習。停止學習,即意味著思維的落後,這就要求教師也應像孩子一樣對新鮮事物始終抱有強烈的興趣。認識到這點後,“Handson”教育方案的實施者們,近年來做了大量的教師科學教育的培訓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Handson”教育方案同樣鼓勵家長來協助教師,因為教師只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個來源,但家長可以在白天或晚上任何可能的情況下教育孩子。在芝加哥,他們為家長開辦了一些周末學校,向家長們介紹“Handson”教育方案具體的過程和實施的意義,讓家長們意識到這是一場教育革命,家長們有必要與孩子們一起學習,去適應新的形勢。美國學校周圍是一個個社區,在社區中幫助家長學習是很方便,也是很有必要的。
談到科學家在科學教育中的角色,利昂·萊德曼教授認為,科學家應擔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有時教師和家長並不能回答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因此他們組織了一些科學家通過E-mail、電話等方式為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並直接回答一些學生提出的很專業的問題。科學家們雖然很忙,但他們有責任幫助孩子,因為孩子是未來,他們中的一部分今後也可能成為科學工作者。並且許多科學家本身也是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很樂意提供幫助。
利昂·萊德曼教授顯然對科學教育有著許多新的想法,他還提到了讓高年級學生幫助低年級學生的教學學習方式,他認為高年級學生在幫助學弟學妹的過程中自己也在學習,並且可以早早地開始他們的“教師生涯”,畢竟要培養一個有經驗的教師需要20年的時間。
展望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利昂·萊德曼教授反覆強調了科學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只有探尋更加合理的教育方法,教育才能跟上科學發展的步伐。
自我評價
“它過於複雜,有許多過於武斷的參數。”利昂·萊德曼說,“我們其實不明白,為了創造我們都知道的宇宙,造物主幹嗎要轉動20個門把來設定20條參數。”“我們深深地感到,這幅圖畫並不美麗。”
——利昂·萊德曼在1985年的一部電視片裡評價夸克標準模型不大優美,不大簡明。
萊德曼在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獎時,開玩笑地說:“我沒有更早得到諾貝爾獎,是因為他們不能決定為了什麼發現而授予我諾貝爾獎”。萊德曼以畢生精力從事高能物理實驗,做出了多項發現,許多工作都是開創性的,直到此時,他已經66歲了,還活躍在實驗研究的前沿上,擔任著名實驗研究基地——美國費米加速器實驗室(FNAL)所長。
相關信息
《基本粒子物理學史》派斯(A·Pais)著,楊建鄴等譯,武漢出版社2002年出版。作者是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和物理學史家。該書包含了20世紀物理學發展的巨量信息:從放射性的發現,量子物理的提出到夸克模型、楊-米爾斯場、弱電統一模型、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建立,最後還對大統一理論、超引力和超弦理論做了中肯的評述。作者作為當事者和一線的研究者,使全書呈現出詩史般的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英雄時代。
《基本粒子發現簡史》楊振寧著,原為英文著作,譯作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年出第一版,1979年第二次印刷。這本小冊子簡要地闡述了基本粒子物理學較早期的發現,強調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思想——比如對稱性的觀念是如何影響粒子物理研究的。特別是全書封面使用了荷蘭著名畫家艾舍爾的騎士圖,寓意深刻,廣為人知。
《尋覓基元:探索物質的終極結構》霍夫特(G·’tHooft)著,馮承天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該書精彩地描述了粒子物理學1965—1990年間最富創造性的進展;還對尋求比現在已知更小的結構、黑洞及大統一等課題提出獨到的看法或作出預測。
《上帝粒子》(美)利昂·萊德曼迪克·泰雷西著,米緒軍,古宏偉,趙建輝,陳宏偉譯。定價:33。50元,25開,427頁,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人物逝世
2018年10月3日,利昂·萊德曼在愛達荷州去世,終年96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