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符號,所以貨幣是一種社會信息,它是作為商品交換過程中的等價交換物而問世的。但發展至今,它已遠遠超過了等價交換物的作用,當貨幣轉化為資本後便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起核心作用的信息。用資金可以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企業經濟活動的成敗;用資金可決定某項新技術是否有條件投產等等。
信息是不守恆的,貨幣是信息,所以貨幣也是不守恆的。如貨幣可以發放、可以回收,因此貨幣的總量是不守恆的。而且貨幣還可以升值和貶值,這說明了貨幣所代表的價值和價格也是不守恆的。但是由於貨幣代表了一定量的物質產品,因此決定了貨幣不能共享,只能分享。
相關詞條
-
貨幣同盟
貨幣同盟(1865年-1880年)(EconomicandMonetaryUnion;EMU)·是一個成立於19世紀的歐洲單一貨幣組織歐洲十一個國家法、...
早期的貨幣同盟 形成條件 成立 發展 意義 -
貨幣經濟學
貨幣經濟學是一門以貨幣有關的巨觀經濟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闡述了貨幣的運作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闡述了貨幣、商品和價格之間的關係。貨幣經濟學包含的內容極為廣...
簡介 封閉經濟 開放經濟 貨幣總量 經驗總結 -
新貨幣經濟學
“新貨幣經濟學”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1)在2O世紀8O年代首先提出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一種經濟分析方法,這種方法最初是...
歷史背景 “哈恩難題”與貨幣理論的微觀基礎 思想的發展 新貨幣經濟學的理論意義 -
貨幣供給量
貨幣供應量,是指一國在某一時點上為社會經濟運轉服務的貨幣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供應的存款貨幣和現金貨幣兩部分構成。2013年3月10日央行...
名詞解釋 影響介紹 層次劃分 中美對比 調控機制 -
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credit money)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屬於信用貨幣...
簡介 基礎理論 特徵 期票 制度建立 -
貨幣學派
貨幣學是研究貨幣促進經濟成長、社會發展規律的學說,貨幣發行的價值總量,不能大於商品價值總量,否則會引起物價全面上漲,又稱貨幣學派,亦稱“貨幣主義”。是西...
產生背景 基本觀點 學派理論 學派主張 理論特點 -
貨幣籃匯率
貨幣籃(currencybasket)的概念和商品籃的概念是類似的。貨幣籃是由若干種不同貨幣按照一定權重組成的,貨幣籃匯率是本幣(或者是某種貨幣)相對於...
意義 政策比較 相關問題 可能性 -
貨幣替代
貨幣替代是指一國居民因對本幣的幣值穩定失去信心,或本幣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時發生的大規模貨幣兌換,從而外幣在價值貯藏、交易媒介和計價標準等貨幣職能方面全部...
產生 含義 種類 步驟 貨幣影響 -
貨幣經濟
貨幣經濟是指商品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指在某個經濟社會中,貨幣與商品生產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交換、分配、消費等環節緊密結合,形成了一種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它有...
簡介 作用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