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紹
全鄉地勢北高南低,最北部的波拉山口海拔45000米,色盲村3200米,自山口南下,氣候和生態環境呈現出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徵,由高山草甸逐步演變為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順江南下經瑪麻、勒鄉進入印度實際控制地區。
門巴族的民歌曲調優美,流傳久遠。其中以“薩瑪”酒歌和“加魯”情歌最為奔放、動人。著名的詩歌集《倉央嘉措情歌》為六世紀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作。門巴族主要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林業。
習俗

門巴族好客,凡有客至,全家人攜酒到村口為客人洗塵,並做好米飯、燉肉款待。宴請客人時,主婦要站立一旁,為客人斟酒,並保證客人的酒杯總是滿的。如客人酒醉主人會很高興,認為自己的真誠為客人所接受。客人離別時主家要執酒送到村外。門巴人死後多用水葬和土葬,也用火葬和天葬。
門巴族婚禮饒有風趣,婚禮前,新郎一方要帶幾竹筒酒上路迎親,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新娘進屋後,新郎家要擺酒肉和油餅款待客人,屆時新娘的舅舅要故意刁難新郎家,以考驗男方的誠意。新郎家要獻哈達、陪話,不斷增加酒肉,直到舅舅滿意後,才能開懷暢飲。婚宴上,新郎、新娘要輪流給客人敬酒,客人還要求新郎、新娘互敬對飲,並讓他們當眾比試誰喝得快,誰先喝完就預示著今後誰當家。門巴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
門巴族日食三餐,有些地區主食糌粑。門達旺地區、錯那縣、墨脫縣等地以雞爪谷加工成食品作為主食。門巴族還喜用蕎麥麵在薄石板上烤烙蕎麥餅。大米的吃法與漢族相同,玉米和雞爪谷則用來做成糊粥食用。肉類以氂牛、黃牛肉居多,也食豬肉和羊肉及獵獲的野生動;食用方法習慣燉或製成肉干。
有些地區種植蔬菜歷史悠久,品種有南瓜、黃瓜、白菜、西紅柿、洋白菜、辣椒、非菜等。門巴族善用雞爪谷、玉米、高梁等糧食釀酒。所有餐具大都是木製,門巴族食工製作的木碗,已成為傳統的手工藝品。門巴族沿用藏曆,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