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我國傳統預算體制下,按照事業單位的收入和支出情況,國家對事業單位採取三種不同的預算資金供應管理方式:對沒有事業收入和收入不經常、不固定的事業單位實行全額預算制;對有經常性的、固定性業務收入的事業單位實行差額預算制;對提供一定產品或勞務的有固定收入的事業單位實行自收自支制。根據新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國家取消了三種預算資金供應方式的劃分,對事業單位的事業補助撥款實行統一的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餘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定額或者定項補助標準根據事業特點、事業發展計畫、事業單位收支狀況以及國家財政政策和財力可能確定。定額或定向補助可以為零。
確認與計量
財政補助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事業單位財政補助收入有財政直接支付、財政授權支付和財政實撥資金三種方式。三種支付方式業務流程不同,事業單位財政補助收入的確認與計量原則也有所差異。
1. 財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財政補助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在財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取得財政補助的程式是:事業單位在需要支付財政資金時,應根據部門預算和用款計畫向財政部門提出直接支付申請。經財政部門審核後,由財政部門通過財政零餘額賬戶直接將款項支付給收款人。因此,事業單位應在收到財政部門委託財政零餘額賬戶代理銀行轉來的財政直接支付入賬通知書時,按照財政實際支付的金額確認財政補助收入。即財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業單位在實際使用了財政資金的同時確認財政補助收入。
2. 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下財政補助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在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下,取得財政補助收入的程式是:事業單位根據部門預算和用款計畫,按照規定的時間和程式向財政部門申請財政授權支付用款額度。經過財政部門審核後,將財政授權支付額度下達到事業單位零餘額賬戶代理銀行。在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下事業單位收到的用款額度,可以用於結算和支付。因此,事業單位在收到單位的零餘額賬戶代理銀行轉來的財政授權支付到賬通知書時,按照通知書上所列的用款額度確認財政補助收入。事業單位收到的用款額度不是實際的貨幣資金,在商業銀行開設的單位零餘額賬戶不是實存資金賬戶,是一個過渡性的待結算賬戶。
3. 財政實撥資金方式下財政補助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在財政實撥資金方式下,取得財政補助收入的程式是:事業單位根據部門預算和用款計畫,按照規定的時間和程式向財政部門提出資金撥入請求。經過財政部門審核後,將財政資金直接撥入事業單位的開戶銀行。因此,事業單位在收到單位的開戶銀行轉來的收款通知書時,按照通知書上所列的收款金額確認財政補助收入。在財政實撥資金方式下,事業單位收到的是貨幣資金,在商業銀行開設的是實存資金賬戶。